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中國決意爭做全球減排“模范生”
巴黎時間12日19點26分,被國際輿論形容為“拯救人類最后一次機會”的《巴黎協定》終于獲得通過。在此前的十幾天中,195個《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國,為各自該承擔多大的減排義務和責任,經歷了足以令人窒息的討價還價,《巴黎協定》方得出世。
《巴黎協定》涵蓋了全球一致減排的目標、措施、資金補償、技術援助、透明減排、減排核查等29大類內容。相較于1997年達成的《京都議定書》、2007年通過的《巴厘島路線圖》,以及2009年誕生的《哥本哈根議定書》的有名無實,這一回的《巴黎協定》的確有不少干貨。
其中,最大干貨集中體現在三個層面:一是發達國家(主要指美國與歐盟)承諾從2020年始,每年為欠發達國家提供1000億美元的減排撥款支持;二是從2025年起該筆年度撥款的數量還將有所增加;三是從2023年起每五年對各國落實全球減排行動的成果進行一次審核。正因為這些都被寫進了《巴黎協定》,各國普遍對《巴黎協定》持歡迎態度,聯合國及法國則將《巴黎協定》的最終通過,視為各自今年最能拿出手的政績加以宣揚。
然而,指望發達國家掏錢用于欠發達國家減排著實不易。減排對于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旨在明顯節制其國民奢侈而高能耗的生活劣習。而對于廣大欠發達國家而言,則重在幫助它們改變落后的生產與生活方式。發達國家不肯對后者提供真金白銀,恰恰是過去20余年全球一致減排行動一拖再拖的根本癥結之所在,也是《巴黎協定》最值得期待之處。只是,美歐在《巴黎協定》中所承諾的每年1000億美元的資金無償“轉移支付”,真能得到兌現嗎? 過往的事實令世界的擔心并非多余。
然而,在最多只可謹慎樂觀的全球減排氛圍下,一向言必行、行必果的中國,卻已鐵了心要做全球減排的“模范生”。全球一致減排固然最好,但對中國而言,就算沒有《巴黎協定》之約束,中國的減排步伐也不會減速而只會越走越快,越走越扎實。這得益于兩大“中國新特質”:其一,“十二五”減排實績已令中國信心大增。“十二五”之初,中國宣布5年單位產值減排降17%,非但國外無人相信,連國內亦是噓聲四起。可是,截至今年上半年,5年減排目標還真被提前實現。巴黎氣候大會,中國由以往的被“譴責對象”翻身為被“贊譽對象”,那是靠實績說話的必然結果。其二,在政府與市場、官方與民間,保護大氣環境已形成空前共識。換個角度講,過去是世界逼中國減排,如今是中國主動實施減排。今年6月底,李克強總理在巴黎宣布,中國已主動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提交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自主貢獻文件》,承諾在2016年至2030年間,平均每年投入2.6萬億元人民幣用于主動減排,以確保2030年時單位產值碳排放比2005年削減65%。
15年累計投入40萬億元人民幣用于減排,政府會否放空炮?這要看具體的減排乃至廣義的環境治理,是受單一目標還是復合目標牽引。上世紀九十年代蘇州河上海市區段治理,屬單打一的污水治理,費時費力收效甚微。進入新世紀后,蘇州河河與岸搞捆綁型的開發式治理,不到5年“河岸經濟”就成了蘇州河新名片。此番,國家平均每年安排2.6萬億元人民幣用作減排投入,亦不是直接用來減排,而是絕大部分用于綠色能源、建材、建筑、汽車及各類綠色生產設備和生活用品的開發與生產,應用與推廣。
眼下及未來數十年間,無論狹義的環保產業還是廣義的綠色產業,都系市場利潤較高的朝陽產業,每年2.6萬億元之投入,財政資金最多只需搭塊跳板作個引領,市場自會充分發揮籌融資功能,攜各路資本向“綠色”奔去。可見,減排對于中國,與其說是最終目的,不如說是踐行綠色發展必然伴生的邊際收益。一言以蔽之,中國的減排,已不是消耗性投入而是產出型投入。所以,決意爭當減排“模范生”,可不是只為了彰顯大國之責任。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巴黎協定》 全球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