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人民幣“入籃”后中資銀行應做哪些準備?
隨著人民幣納入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SDR),人民幣國際化將迎來一個嶄新的篇章,中國銀行業也面臨國際化發展的重要機遇。人民幣“入籃”后,中資銀行如何突出自身優勢,又應在哪些方面做足準備,成為時下不少銀行從業者思考的問題。
近日,中核集團與阿根廷核電公司正式簽署了重水堆核電商務合同及壓水堆核電站框架合同,帶動中國核電裝備首次商業出口。針對此項目,阿根廷經濟部特別委托中國工商銀行安排近300億元人民幣貸款融資。
“這是近年來工行達成的最大一筆海外人民幣貸款安排。”工行專項融資部總經理閆峻表示,人民幣業務是中資銀行在海外的競爭優勢之一,但目前海外人民幣融資業務總量并不大。“隨著人民幣加入SDR,人民幣在海外的接受程度將越來越高,這為中資銀行參與海外競爭提供了機遇,也提出了挑戰。”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副所長宗良認為,當前中國企業走出去無論是融資還是并購,多依賴于境外金融機構。“人民幣‘入籃’的積極意義顯而易見,但如何將其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紅利’,還需要中資機構下一番工夫。”
此前多家機構預測,加入SDR后人民幣在國際支付中的占比將會上升,中國銀行業在全球人民幣清算和結算以及人民幣貿易融資業務量將會增加。因此,中資銀行迫切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搭建較為完善的全球清算和結算網絡。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中國業務主管安思崇認為,人民幣納入貨幣籃子后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中資銀行的海外競爭壓力并未減輕多少。
為此,中國政府一直在積極擴大金融業雙向開放,截至9月末,中國人民銀行已與18個國家和地區的央行建立了人民幣清算安排,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一期也已正式上線運行。
日前,央行決定授權中國建設銀行蘇黎世分行擔任瑞士人民幣業務清算行,這是建行繼倫敦、智利之后再次獲任人民幣清算行資格。像建行一樣,工行、中行、交行等中資銀行也加速全球人民幣清算網絡的布局。
業內人士指出,人民幣納入SDR后,企業、金融機構和投資者將逐漸增加人民幣使用量,這為中資銀行海外發展留有充分的準備時間。
另外,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向國際,人民幣加入SDR將拉動離岸人民幣投融資需求也在上升,這亟待中資銀行推出更多人民幣投融資產品滿足今后需求。
截至2015年11月離岸市場的人民幣債券總市值約為4210億元人民幣,仍有可觀的增長空間。
“在服務優勢產能‘走出去’的過程中,企業和金融機構都能感受到使用人民幣的好處日益凸顯。”閆峻表示,人民幣“入籃”后,在進一步擴大人民幣海外融資規模的同時,中資銀行應順應投資者的跨境投融資需求,創新更豐富的對沖和套期保值產品,提升風險管理能力。
此外,業內人士表示,在應對人民幣“入籃”所帶來的市場波動的同時,中資銀行要進一步完善境外融資風控機制,加大對國別政治、法律環保、勞工稅收等因素的考量。
渣打銀行(中國)有限公司行長張曉蕾表示,在納入SDR后,國際投資者和儲備管理人將逐步調整投資組合,匯率和資金流向難免會出現波動。“市場需要時間就新的儲備貨幣重新部署,金融機構需要就此作出充分準備。”
“人民幣納入SDR后,中資銀行的海外項目應更注重精細化。”閆峻透露,目前工行已經對197個經濟體實行國別風險限額管理。下一步工行將通過構建區域性、特色化的境外專業風控中心,提升境外風險預警和專業研判能力。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人民幣 入籃 SDR 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