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馬志太:應對教育信息化,保守并不意味著拒絕
近日,在芥末堆主辦的“2015教育科技大會”上,北京交通大學附屬中學黨委書記馬志太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有次,前面一輛豪車開得很急且常急剎車,他趕忙轉到旁邊車道,后面一輛普通車隨之補了位。突然,豪車再次急剎車,普通車司機來不及剎車就猛打方向盤直接撞向自己的車。
馬志太
“這個經歷里包含了很多學校教育者對于‘信息化技術應用于學校教育’的基本態(tài)度。”馬志太解釋,自己選擇換道是謹慎,司機選擇撞向自己的車是權衡,而他雖躲過撞豪車仍被后面車撞是因為沒有選擇最優(yōu)方案,應該再躲遠點?!爸斏?、權衡、最優(yōu),這就是我們的態(tài)度?!庇腥苏f這太過保守,馬志太同意,卻覺得不得不這樣做。因為教育和生產商品不一樣,后者出現瑕疵,頂多是次品,銷毀就成;可若教育過程不當會影響一批學生的未來,這個過錯教育者承擔不起?!氨J夭⒉灰馕吨芙^,學生已是互聯網原住民,在各行各業(yè)都在談互聯網、信息化技術的今天,學校需要去擁抱,不過要選擇最優(yōu)方案?!?/p>
馬志太認為,在這個過程中學校需要形成信息文化,在固化好已有文化的同時,還需要考慮:哪些領域還沒有被真正地內化為行為,有哪些工具還是因為某種功利性的目的被強加到教育過程中,有哪些已有的軟件或平臺還沒有被利用好、開發(fā)好甚至是控制好……“以手機為例,學校擔心學生注意力被手機屏幕吸引而影響學業(yè),為此一味管控手機,可是管控得了嗎?”不得不承認,手機屏幕已經是學生隨時隨地學習的平臺,不能杜絕,而應充分利用,即想辦法把學生注意力引到老師想讓它匯聚的地方,“這就是選擇最優(yōu)的方案”。為此,他建議可以把課程打在屏幕上,可以是學科的翻轉課堂,也可以是輔導課程等,它強相互性、強體驗性、游戲化等優(yōu)勢將帶來更好的教學效果。“我們要利用信息化技術帶來的這類線上課程,當然前提是定好位:它應該是線下課程和在校課程的補充和輔助?!?/p>
隨著北京即將全面進入課程改革和高考制度改革,教育工作者將面臨更大的挑戰(zhàn),而信息化的建設也將迎來一個更廣闊的空間。馬志太提醒大家,不可盲目,對此,他提出三方面的思考。
首先是學校消費觀。過去,學校能不能被評價為現代化學校常常以擁有多少科技產品為重要指標,這使得很多學校作為消費者大量購買這樣的產品,不斷更新換代,教育經費也因此不斷被重復消耗?!霸俸玫能浖紩蚶蠋熜枨蟮脑黾佣惶蕴?。為此,我們應該轉換思維,用消費的觀點購買第三方服務,不在乎硬件數量,而是關注對方提供的服務?!贝送?,對于現有的產品,學校應利用重混的觀點讓其增值,即通過把科技產品與新技術結合,重新混合產生新功能,這也是向第三方購買服務的一種。
何為好的信息技術?在馬志太看來,軟件或硬件的生命力就在于其操作簡單。教師工作繁忙,完成本職工作外哪還有精力學習新的信息技術,哪怕操作不是那么復雜?所以,對老師而言,最合理的信息技術使用方法就是拿過來就能用,拿起來就上手。針對此,他建議一些信息技術研發(fā)公司從近處著眼,如通過大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去記錄每個老師的備課、教學習慣及搜索資料時的個人偏好、技術喜好,在后臺形成數據分析,當老師要完成教案或教學行為時,系統(tǒng)可以在后臺自動推送最優(yōu)方案。“所以,技術再先進,首先得著眼于教育?!?/p>
“我們進行學校信息化建設時,經常堅持‘教育為體、技術為用’的原則,難道不能技術本身為體?”馬志太認為,高考改革的目的是培養(yǎng)多樣化、個性化的特殊人才,如學生從小對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感興趣而且有天賦,這就是特殊人才的苗子,但這并非高中上計算機課可以實現的。在教學過程中,他發(fā)現,課本上的知識根本滿足不了學生的需求。為此,他建議在學校進行正常信息化建設或開發(fā)應用軟件時,學校可以讓第三方在完成工程的同時,帶著一些有天賦的學生參與到需求調研、設計、開發(fā)、調試及應用等過程中。這樣,學生將自己的天賦、興趣變成一種社會價值,第三方提供的產品也隨之變成學校需要的一種培養(yǎng)特殊人才的課程,從而實現更大的效益。
“現在的學生已經與過去不同,如果教育工作者不改變看法,不去適應現在的互聯網思維,那便會離學生越來越遠?!卑l(fā)言最后,馬志太提醒大家。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馬志太 信息化 教育者 最優(yōu) 謹慎 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