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爭硝煙戰爭硝煙
宋乃德修堤款項公開透明
在海堤修筑提上議事日程后,由于過去國民黨官吏假借修堤而偷工減料、貪污掠奪,導致有些地方士紳議員對抗日民主政府是否真心修堤、能否修好海堤,抱懷疑態度。1941年2月,在田厚齋、計雨亭、鄧松三等人聯合提出修堤建議后,宋乃德把修堤議案提交阜寧縣參議會討論決定,但發現不少議員提出反對意見,更多的人則不愿出錢。
參政會經過反復辯論,達8小時,雖經宋乃德多番勸說解釋,反對的仍占大多數。他們所持的理由有兩點:一為海嘯地區系局部,淮災則遍及全縣,修堤不如修淮;二為修堤結果,受益僅濱海農民和鹽民,負擔乃屬全縣。
宋乃德認為,反對修堤并不是議員們不關心沿海地區百姓的疾苦,而是長期國民黨統治下人們形成了凡事先想想本位利益而不是地區利益的思維定勢。而新政府當然不能置民眾的根本利益于不顧,于是在休會后,又繼續發動討論。直到第二天上午,宋乃德告知參議會,全部費用不由人民負擔,以鹽稅做抵,發行公債,由政府償還,和修堤后再發動修淮兩個附則,修堤方案終于在會議中通過了全案,最后決定組織以宋縣長為主席的修堤委員會,發行筑堤公債100萬元。抗日民主政府的決心和誠信得到大部分參議會成員的認同,以宋乃德為主任的“修堤委員會”宣告成立。
為了破壞修堤,日、偽、頑派人造謠說,抗日政府發行100萬元公債,實際上用不了那么多,新四軍是想借此撈上一筆。而宋乃德在僅得到公債10多萬元的情況下就宣布開工,徹底粉碎了日、偽、頑的謠言。北堤建成后,日、偽、頑又造謠說,北堤修筑所費不到20萬元,新四軍用修南堤來做號召,是想收足百萬,仍可撈到幾十萬。宋乃德針對這個謠言,在南堤開工時,公布已經收得公債60萬元,并說明此款項修筑南堤已經有余,其余公債不再發行。在事實面前,日、偽、頑的謠言不攻自破。
在堤防工程結束時,宋乃德又向參議會及民眾公布了整個修堤的費用。比如海堤的工程圖紙,延用了韓德勤的“韓小堤”圖紙,韓德勤政府為修一個“袖珍”堤撥款20萬元,換算成新政府發行的新幣為200萬元。而新政府完全按照圖紙不折不扣施工,整個工程花費為516986.85元,行政費用不到1/10。宋乃德還列出各款項明細,如韓德勤在修海堤時堵一決口花費3萬元,而新堤共堵了7個缺口,僅花費100元。而為修海堤而發售的公債60萬元,在宋乃德的領導下,也于第二年由抗日政府全數還清。
在施工中,宋乃德將款項努力做到公開透明,以減少中間的剝削。所有民工都是抗日政府直接征來。對于工資,則按所做的土方數給價,每土方兩角七分,較之韓德勤當時修堤防時的工資高出七倍。工資在分發過程時,先由工程師、民運長、鄉保長,會同驗收土方,核算工作量,然后把數字公告于每鄉工棚前面的公告牌上,使每一組民工知道他們所做的土方數量,以及所得的工資數目。同時,由于工程師、民運隊連章開具領單,由辦事處發給各鄉保長,由他們直接向會計領取分配。民工得到工資后,即可與公告牌上的數目相核,查看有無克扣情形。至于工段分配,宋乃德等依照強者做難處,弱者做易處的原則,盡量做到合理化。而整個修堤經費,也完全向他們公開。這都是民工以前連做夢也不能想到的事。
在施工過程中,宋乃德在節約成本上下了很大功夫。如在修建南堤時,費用規定是3萬元。但在宋乃德帶領下,大家開動腦筋,結果時間沒有超過期限,而經費也只用去規定的1/10———3000元。
編輯:曾珂
關鍵詞:宋乃德 宋乃德修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