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10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4.6% 連續5個月負增長
國家統計局27日發布,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595.2億元,同比下降4.6%,連續5個月負增長,且降幅比9月擴大4.5個百分點。專家認為,當前工業增長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企業利潤短期內難以形成筑底企穩態勢,不過產業結構已經開始出現積極變化。
國家統計局工業司何平博士解讀,10月份工業企業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有三個:從銷售看,產品銷售進一步下降。由于生產增長放緩、產品價格下降,10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4%,降幅比9月擴大0.9個百分點,連續2個月負增長。從成本看,單位成本和費用有所上升。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上升0.04元;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費用合計上升0.18元。從行業看,石油開采、鋼鐵、煤炭等采礦和原材料行業利潤下降明顯。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實現利潤同比共減少488.8億元,為全部規模以上企業利潤減少額的1.8倍。
“1至10月工業企業產成品庫存增速再創近5年來新低,整體工業仍在去庫存的過程中。10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在穩增長政策之下仍低于預期,可見經濟轉型之痛。”華創證券宏觀策略研究主管牛播坤表示,10月整體利潤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營收衰退,9月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0.5%,是多年來首次下降;10月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4%,降幅比9月份擴大0.9個百分點。但10月匯兌損失以及投資收益對工業企業利潤的影響大幅降低,企業生產成本也有所降低。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工業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董溫彥認為,當前工業利潤總體處于底部震蕩調整階段。從行業看,利潤分化仍然持續,采礦業利潤大幅下降成為一種常態。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業利潤呈現出趨勢性下滑的態勢,近期呈現出上游利潤惡化向下游傳導影響特征,通用設備、專用設備、汽車等機械行業利潤情況不佳。工業生產領域價格收縮長期化,對企業生產、利潤和投資等均造成不利影響,持續下去的累積效應將會進一步影響企業預期和信心,對經濟運行將帶來內生收縮效應,企業利潤短期內難以形成筑底企穩態勢。
光大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經濟延續弱勢,工業品通縮壓力持續環境下,企業盈利能力難以出現明顯改善。他說,受實體經濟投資意愿不足影響,工業品需求持續疲弱。雖然穩增長政策持續加碼,但受制于實體經濟投資意愿有限,投資需求并未出現明顯回升,工業品需求延續疲弱態勢。近期高頻發電量和產能利用數據顯示工業生產活動依然較為疲弱,經濟下行壓力持續。未來疲弱的需求將繼續對工業企業利潤形成抑制。10月企業產成品庫存同比增長4.5%,增速較9月下降0.4個百分點。需求疲弱態勢下企業主動去庫存反映對未來經濟前景預期偏悲觀,生產活動可能受到更為明顯的抑制。而需求跌幅加深背景下,應收賬款增速持平,顯示金融風險或有所攀升。
不過一個積極的變化在于,當前工業經濟的產業結構已經有所優化。“當前工業增速較去年同期出現了明顯的下滑,但如果分部門來看,制造業仍維持了較高增速,而采礦業,以及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卻面臨著低增長,甚至負增長。當前的工業經濟增速下滑,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采礦業和電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的下滑造成的,而這兩大類別產業的下滑,主要是因為中國工業化階段的變化,以及全球大宗商品供求關系變化造成的。制造業所創造的經濟復雜性是經濟活力和經濟增長的最重要來源,對于中國工業來講,只要制造業能夠維持較高增速,不斷轉型升級和提高企業國際競爭力,就能夠繼續健康發展,繼續對國民經濟增長發揮基礎引擎作用。”中國社科院工經所工業運行室主任原磊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說。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工業 企業 利潤 負增長 國家統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