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人才國際化 僑界優勢明顯
“十三五”規劃建議全文發布后,“創新創業”、“金融改革”等成為海外僑界的關注熱點,多位學者及僑界人士將“十三五”的關鍵詞放在了“人才”這個落腳點上。
僑務專家、長江師范學院教授李未醉說,當前的中國,引智的需求遠遠大于引資,中國的外匯儲備近4萬億美元,并不缺錢,關鍵在于如何從過去30年的招商引資,轉到招才引智。“十三五”規劃將為華僑華人來華參與中國的建設提供了政策指引,同時也給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來華發展帶來了新的歷史機遇。
對此,國務院參事、中國與全球化智庫理事長王輝耀說,創新的根本是依靠人才,中國需要建立屬于自己的國際人才制度優勢。
“以中關村為例,目前美國硅谷與中關村的人才大約都保持在100萬人,但硅谷的國際人才比例是70%以上,而中關村卻只有1%。”王輝耀指出,目前,人才環流已經逐漸成為人才跨國流動的主要形式,中國需要學習發達國家人才競爭的有效經驗,實施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開展創新創業國際合作,構建人才環流共享網絡。
數據顯示,2007年,中國留美理工科博士留在美國的是92%,2009年為89%,2011年為85%,“千人計劃”推出后留在美國的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保持85%的高比例。
王輝耀建議,可以考慮打造人才特區,鼓勵高科技的技術移民,探索建立中國的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法律體系,完善人才綠卡制度,開放頂尖人才入籍,完善國際人才薪酬激勵體系。
李未醉提醒,從現實角度出發,“十三五”規劃的出臺將對海外僑界中的新興人才提供極大發展空間,也是中國對外釋放的誠意,因為今后國內將出現一批熱門的行業,如節能環保、生物技術、信息技術、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這些領域正是具備國際視野和先進技術的僑界精英的優勢所在。
美國華人銀行家詠崗自2012年來華創建互聯網金融平臺“螞蟻白領”后,看到中國上層的推力,也看到了底層社會的動力。
“可以說,前幾年中國企業的創新氛圍并不十分濃厚。”詠崗直言,對習慣了低成本高收益的中國企業來說,創新是很難的。但“十三五”規劃的出臺,來自稅務、資本、知識產權等領域的細化政策將很快跟上,創新氛圍會濃厚起來。
金融改革也是詠崗關注“十三五”規劃的焦點之一。在金融領域深耕多年的他表達了吸引海外人才的建議。他說,中國本土金融與國際金融相比有極大差距,可以說還是萌芽階段,金融人才的培養與科技人才完全不同,所需的周期太長,而眼下中國要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人才吸引是不二法門。
“隨著現階段中國發展的需求,人民幣要走向國際市場,成為國際支付工具、投資工具,沒有人才斷不可行。”詠崗最后表示,要加快吸引海外精英的步伐,讓更多國際人才參與進來,把向外吸引與對內培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中國 僑界 優勢 國際化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