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GDP出官”仍是病,注水GDP是并發癥

2015年11月18日 15:11 |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光明網評論員:今日(11月18日),媒體送上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5年前三季度GDP。國家層面核算,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487774億元,而31個省份前三季度GDP總和卻為507256.2億元,超出全國總量多達1.9萬億。

新聞的跟帖中有人調侃,“誤差很小啊,才1.9萬億而已。” “而已”二字頗有點慣見波瀾而不驚的意思。的確,自1985年國家和地方層面分別核算GDP數據以來,地方統計總和一直高于全國的GDP總量——2009年31省區市GDP之和超出全國總量2.6萬億元,2010超出3.5萬億元,2011年超出4.6萬億元,2012年超出5.7萬億元,2013年超出總量逾6.1萬億元。因為6.1萬億太過離譜,2014年年初統計數據公布之后輿論就曾掀起過批判“注水GDP”的小高潮,從數據造假、重復統計的肇因,一直說到摧毀政府公信力、動搖經濟信心的后果,已經把各種常識都說盡。相比起來,1.9萬億反倒有點“不過如此”的意思了。

唯GDP和“數字出官”本來就是中國社會的一種病,注水GDP不過是它的眾多并發癥之一,和土地財政、房地產泡沫、盲目基礎設施投資、地方保護主義等等一起高燒不退。兩年前,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一項研究曾分析過中國283個中小城市的市長和市委書記十年的政績和升遷情況。結果顯示,中國的綠色官員升遷很難。如果市委書記和市長任期內的GDP增速比上一任提高0.3%的話,升職概率將高于8%,如果任期內長期把錢花在民生和環保,那么升官的幾率則是負值。經濟數據儼然成為了這個時代官員們要放的“衛星”,豈有不盡量夸大的道理?

關鍵是,這種注水,不是某一地方主官的問題,而是官僚體制內的每個構成部分都有的一種慣性,一種微觀的卻成規模的行為。每個部門領導都與GDP有所捆綁、每個層級的職能部門都對“成績”進行些許注水,層層匯總起來,就會形成明顯的數據偏差和誤導。所以,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出現了:2010年國家統計局就曾聯合監察部、司法部在全國范圍內執法檢查“GDP統計作假現象”,但2010年到2013年GDP注水情況反而愈演愈烈。倒是在干部整風、吏治整頓的背景下,各省GDP總和超出全國總量的數據降下來了。

或許可以這樣推論,當腐敗的定義變得廣義,當地方政府在GDP、工業產值、招商引資、就業、環保、能耗等數據上的粉飾與夸大,在信訪數字、征地補償、政府債務等問題上的虛、瞞、偽、篡,都成為了整風的潛在對象,都有可能毀掉主政者的仕途,注水就開始變得小心翼翼了。或者說,當反腐改變了“數字”與“升遷”之間的正相關性,建立了“數字造假影響仕途”的心理預期,經濟數據的客觀性也會改觀。

當然,注水GDP數字的變化并不能用單一原因解釋,其下降,也有干部政績考核標準革新的原因,也可能受正在形成的環保政績觀的影響,但其和反腐的相關性仍然值得注意。前兩年,論者傾向于催促主管部門,找到哪些省、哪些部門注水了GDP,以便發現元兇、對癥下藥。但實際上,在夸張造假已經成為一種微觀卻成規模行為的情況下,這種檢查以一敵萬,大抵會事倍功半。把數據上的虛、瞞、偽、篡納入整風和反腐,或許能最有效地應對“注水GDP”這個并發癥。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GDP出官” 注水GDP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人成视频欧美 | 亚洲综合在线女女 | 亚洲第一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亚洲欧美在线中文理论 | 日韩精品一级一区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