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唯有制造強國才能變身世界強國

——工信部部長苗圩全面解讀《中國制造2025》路線圖

2015年11月17日 09:12 | 作者:陳建萍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苗圩

苗圩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與我國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歷史性交匯,國際產業分工格局正在重塑,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歷史機遇,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制造業,這是我國提升綜合國力、保障國家安全、建設世界強國的必由之路。”11月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受邀在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做學習講座,短短一個小時,苗圩向與會委員介紹了“世界制造業發展趨勢和我國裝備制造業狀況”,作為從事了一輩子制造業的苗圩而言,在《中國制造2025》上的這段話也是他最深刻的感受。他告訴本報記者,“18世紀中葉開啟工業文明以來,世界強國的興衰史和中華民族的奮斗史一再證明,沒有強大的制造業,就沒有國家和民族的強盛。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主體,是立國之本、興國之器、強國之基。中國制造由大變強這條路雖然艱難,但我們必須要堅持走下去,相信依靠我們的制度優勢、中國人的聰明和勤奮、全社會的關注和支持,我們有信心一定能夠實現既定目標。”


新一輪工業革命正在發生


“人類的工業生產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工業1.0,即機械制造時代,主要特征是機械化生產;第二階段是工業2.0,即電氣化與自動化時代,主要特征是大規模批量生產流水線;第三階段是工業3.0,即電子信息時代,主要特征是高度自動化、柔性化生產;第四階段是智能制造時代,也稱為工業4.0,即國際金融危機后,全球范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其中,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主線,對制造業生產方式、發展模式和產業生態等方面都帶來革命性影響,制造業重新成為全球經濟競爭制高點?!泵幺讓τ谑澜缰圃鞓I的發展趨勢熟稔于心。


苗圩介紹,從生產方式看,智能制造將成為制造業變革的重要方向,不管是美國先進制造伙伴計劃、德國工業4.0,還是新工業法國計劃等發達國家制造業發展戰略都將智能制造作為發展和變革的重要方向。智能制造包括智能化的產品、裝備、生產、管理和服務,主要載體是智能工廠和智能車間。CPS(信息物理系統)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重要手段,這一系統通過集成計算、通信與控制于一體,實現大型物理系統與信息交互系統的實時感知和動態控制,使得人、機、物真正融合在一起。利用這一系統可以實現傳統制造業無法實現的目標,最典型的就是批量化定制生產,主要是在每一個制造環節嵌入多個生產模塊,從產品下單開始,每一道工序都通過數字化管理和生產模塊的無縫切換同每一件產品的生產要求進行匹配,在生產過程不間斷的情況下實現了批量化定制?!斑^去的福特汽車采取流水線批量生產,不僅車型一樣,連顏色都只有黑色一種。而現在德國大眾打造的MQB平臺(橫置發動機模塊化平臺)在汽車生產的主要工序,可以支持超過60種車型批量化定制生產。”苗圩很感慨。


苗圩談到,從發展模式看,綠色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日漸成為制造業轉型發展新趨勢。據介紹,綠色發展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太陽能光伏、頁巖氣等新能源技術不斷進步,清潔能源應用日漸成熟,制造業進一步向低能耗、低污染方向發展。另一方面,歐美的“綠色供應鏈”、“低碳革命”、日本的“零排放”等新的產品設計和生產理念不斷興起,節能環保產業、再制造產業等產業鏈不斷完善,“增材制造”日益普及,進一步豐富了制造業綠色發展的內涵和方式。苗圩解釋,“增材制造”技術又稱“3D打印”技術,是以數字模型為基礎,將材料逐層堆積制造出實體物品的新興制造技術。“最早人類采用的是‘等材制造’,如青銅器的鑄造,不需要經過復雜加工。隨著電的發明,人類開始采用‘去除-切削’加工技術進行‘減材制造’,而現在的‘增材制造’從原來的做‘減法’改成做‘加法’,所用的材料都是耐高溫、高強度,毫無疑問節約了資源、提高了效率,是一種新的綠色發展技術和理念。”苗圩還強調,“賣產品不如賣服務”已經成為許多企業家的共識,推動企業生產從以傳統的產品制造為核心向提供具有豐富內涵的產品和服務轉變。例如,IBM已成功轉型為全球最大的硬件、網絡和軟件服務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GE(通用電氣)的“技術+管理+服務”所創造的產值已經占到公司總產值的2/3以上。


剛剛結束的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創新發展列為五大理念之首,苗圩表示,“制造業的創新呈現新的發展趨勢,即隨著信息技術尤其是互聯網技術的持續發展和應用,跨領域、協同化、網絡化的創新平臺正在重組傳統的制造業創新體系。”苗圩介紹,傳統的創新活動中,新技術新產品的推出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單個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等活動,如第一部商用手機的研究開發和生產基本上由摩托羅拉公司獨家完成。隨著產業分工日益細化,產品復雜程度不斷提升,單個企業難以也無法覆蓋全部創新活動,需要與不同創新主體聯合,實現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如網絡化的眾包、眾創、眾籌、線上到線下(O2O)等新型創新方式密集涌現都體現了時代的要求。這方面不乏成功的例子,如小米公司利用互聯網作為創新交流平臺,建立與客戶互動的開放式產品開發模式,全面運營第一年,收入就達到10億美元。


面對當下“互聯網+”的熱潮,苗圩認為,“互聯網+”是一個很好的手段,如果運用得好,可以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正是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內部組織扁平化和資源配置全球化日益成為制造企業培育競爭優勢的新途徑。苗圩介紹,一方面,從企業內部管理來看,很多企業運用互聯網開放、協作與分享的特點,減少了企業管理的內部層級結構,在產業分工中更加注重專業化與精細化,企業的生產組織更富有柔性和創造性。例如,海爾將8萬多員工變成2000多個自主經營的“小海爾”,最小的自主經營體僅有7人,形成了以銷定產的敏捷供應鏈。從企業外部資源配置來看,制造業全球化步伐加快,生產、流通以及全球貿易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企業通過網絡將價值鏈與生產過程分解到不同國家和地區,技術研發、生產以及銷售的多地區協作日趨加強。如寶馬集團在全球建設了35個大型采購倉儲中心,并由1900家供應商為其提供零部件和相關服務,從而形成了相互協作、相互依存的利益共同體。


中國制造面臨“雙向擠壓”


讓苗圩倍感壓力的是,正是因為制造業出現上述新的發展趨勢,世界主要經濟體紛紛將制造業作為經濟振興的重中之重,發達國家紛紛制定“再工業化”戰略,推動中高端制造業回流,并進一步加強全球產業布局調整,力圖保持全球制造業領先地位。同時,發展中國家利用低成本競爭優勢,積極吸引勞動密集型產業和低附加值環節轉移,一些跨國企業直接到新興國家投資設廠,有的則考慮將中國工廠遷至其他新興國家,全球制造業格局將發生顯著變化?!鞍l達國家高端制造回流與新興經濟體爭奪中低端制造轉移同時發生,對我國形成‘雙向擠壓’。面對技術和產業變革及全球制造業競爭格局的重大調整,我國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重大挑戰?!泵幺缀苡形C感。


目前,全球制造業已基本形成四級梯隊發展格局。第一梯隊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第二梯隊是高端制造領域,包括歐盟、日本。第三梯隊是中低端制造領域,主要是一些新興國家。第四梯隊主要是資源輸出國,包括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非洲、拉美等國?!昂翢o疑問,世界各國都在爭相介入新一輪國際分工爭奪戰中,隨著比較優勢逐步轉化,全球制造業版圖將被重塑。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美國在制造業基礎及最前沿科技創新方面仍將處于領先地位。第二梯隊中,德國、日本等國家地位將進一步鞏固,一些后發國家有望通過技術、資本和人才積累,通過產業升級進入這一梯隊。第三梯隊中,大量的新興經濟體通過要素成本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分工,也將逐步納入到全球制造業體系?!泵幺妆硎?,中國現在處于第三梯隊,目前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面對技術和產業變革及全球制造業競爭格局的重大調整,我國既面臨重大機遇也面臨重大挑戰,當然機遇大于挑戰,經過若干階段的努力,提升位次完全有可能,希望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把我國建設成為引領世界制造業發展的制造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打下堅實基礎。


苗圩還談到,我國已成為制造業大國,但還不是制造業強國,與先進國家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以裝備制造業為例,主要的不足表現在:一是自主創新能力薄弱。大多數裝備研發設計水平較低,試驗檢測手段不足,關鍵共性技術缺失。企業技術創新仍處于跟隨模仿階段,底層技術的“黑匣子”尚未突破,一些關鍵產品也很難通過逆向工程實現自主設計、研發和創新。二是基礎配套能力不足。關鍵材料、核心零部件嚴重依賴進口,先進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等基礎能力依然薄弱,嚴重制約了整機和系統的集成能力。如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華龍一號”核電機組,雖然大部分設備實現了國產化,但是15%的關鍵零部件還依靠進口。三是部分領域產品質量可靠性有待提升。基礎能力跟不上,制約了產品的質量和可靠性,突出體現在產品質量安全性、質量穩定性和質量一致性等方面。部分產品和技術標準不完善、實用性差,跟不上新產品研發速度。另外,品牌建設滯后,缺少一批能與國外知名品牌相抗衡、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自主品牌。據不完全統計,世界裝備制造業中90%的知名商標所有權掌握在發達國家手中。四是產業結構不合理。低端產能過剩、高端產能不足,產業同質化競爭問題仍很突出。而真正體現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高精尖產品和重大技術裝備生產不足,遠不能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


躋身一流方陣尚需時日


在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不斷加大的今天,許多人為服務業超越制造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二大產業而歡呼,甚至認為中國可以逾越工業化發展階段,直接進入以服務業為主導的經濟結構。對此,苗圩認為,不管是從歷史經驗還是現實情況來看,這都是脫離實際的一種觀點。“從世界工業化300年進程看,工業化是現代化的核心內容,也是實現現代化不可逾越的歷史階段;制造業是技術創新的最主要承擔者,是國家競爭力不斷提升的根本保障,美、德、日、英、法等經濟強國都是從制造大國和強國發展起來的。從新中國建設和改革開放實踐看,制造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和支柱地位長期不會改變。沒有高度發達的制造業,服務業發展就缺乏強有力的支撐;沒有堅實的實體經濟,服務業發展將成為無本之木,對于一個大國而言,就很難實現現代化,就很難在全球競爭格局中脫穎而出。苗圩強調,制造業的興衰印證著世界強國的興衰,裝備制造業的崛起已經成為國家間博弈最重要的砝碼。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裝備制造業已經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中國夢的頂梁柱,也已經到了爬坡過坎、由大變強的重要關口。


黨中央、國務院對于加快推動新型工業化,把制造業搞上去,把實體經濟抓上去有著堅強決心,今年5月國務院制定印發了《中國制造2025》,這是我國實施制造強國戰略第一個十年的行動綱領。苗圩告訴記者,建設制造強國的任務艱巨而緊迫,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至少30年的不懈努力:第一步,力爭用10年時間,邁入制造強國行列;第二步,到2035年,我國制造業整體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陣營中等水平;第三步,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制造業大國地位更加鞏固,綜合實力進入世界制造強國前列。


面對中國制造存在的“短板”,《中國制造2025》給出了解決方案,即進一步鞏固現有的發展優勢,堅持創新驅動、智能轉型、強化基礎,在關鍵產業取得突破,通過做優做強中國裝備,不斷提高制造業國際競爭力。針對創新驅動,苗圩重點介紹了制造業創新中心,“在科技成果與產業化發展之間存在一個斷層,也被稱為‘死亡之谷’,為了破解這一難題,發達國家紛紛加快建設制造業創新中心,即通過建設創新平臺和‘中試’系統,實現實驗室技術向產品技術轉移。按照計劃,我國到2020年將建立15個左右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痹诩涌熘悄苻D型方面,苗圩談到,發展自主安全可控的裝備是實現智能制造的關鍵。近年來,通過實施智能制造裝備發展專項,促進了智能制造技術、智能測控裝置、智能成套裝備、數字化車間等的發展,有的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打破了西方國家的技術壟斷。下一步,要組織論證智能制造工程,研究確定工程目標和路線圖,從智能制造裝備和產品的安全可控、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建設等方面提出未來5-10年發展重點、目標和實施路徑。至于強化基礎支撐,苗圩表示,要解決重點產業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從2014年開始,我們就圍繞重點裝備和重大工程需求,組織實施了工業強基工程,支持了航空航天關鍵基礎材料、輸電設備基礎零部件等。除了做到基礎強能力,還要集成上水平?!薄吨袊圃?025》明確了產業發展的十大重點領域,苗圩認為,打基礎是為了避免建成空中樓閣,但并不妨礙在局部領域實現突破,“下一步,我們要突出高端引領,加強分類指導,實現重點突破。實施高端裝備創新工程,組織實施大型飛機、航空發動機和燃氣輪機、高檔數控機床等一批創新和產業化專項、重大工程。開發一批標志性、帶動性強的重點產品和重大裝備,提升自主設計和系統集成能力,突破關鍵共性技術與工程化、產業化瓶頸,提高裝備制造業創新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為了做好上述工作,苗圩還提出了四條建議,分別是不斷營造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環境;著力緩解制造業融資困難;健全多層次的人才培養體系;加快寬帶網絡基礎設施建設。苗圩表示,如何將規劃變計劃,計劃變行動,行動變效果,需要選擇有限領域設定有限目標,積小勝為大勝,一步步扎實往前走,同時也希望廣大政協委員繼續關注和支持我國制造業發展,更多依靠中國裝備、依托中國品牌,實現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的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的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完成中國制造由大變強的戰略任務。


相關鏈接

中國裝備制造業的“成績單”


裝備制造業是制造業的核心和脊梁,是為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技術裝備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是建設制造強國的重中之重。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裝備制造業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裝備制造業大國。


一是產業規模和綜合實力大幅提升。我國是世界上唯一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2014年,我國裝備制造業產值規模突破22萬億元,占全球裝備制造業的比重超過1/3,連續5年居世界首位。我國多數裝備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發電設備產量1.5億千瓦,約占全球總量的60%;造船完工量3905萬載重噸,占全球比重的41.7%;汽車產量2372.3萬輛,占全球比重的26.3%。


二是重大技術裝備自主化實現重大突破。2010年我國研制出世界上最高時速380公里CRH380A型高速動車組;2013年濟南二機床大型全自動沖壓裝備成功獲得福特美國工廠6條生產線訂單;2014年底ARJ21支線飛機取得型號合格證,大型客機(C919)已于今年11月2日正式下線,為下一步首飛奠定了堅實基礎。載人航天與探月工程、“蛟龍”載人深潛器取得重大突破。百萬千瓦級超超臨界火電機組、百萬千瓦級核電機組、百萬千瓦級水電機組、百萬伏級特高壓交流輸電設備和±80萬伏級高壓直流輸電設備等大型成套電力裝備已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百萬噸級乙烯裝置關鍵設備、年產百萬噸級煤直接液化裝置、高速龍門五軸加工中心、4000噸級履帶起重機等一大批大型重大技術裝備研制取得重大突破并投入使用。


三是部分行業國際競爭優勢顯著增強。軌道交通裝備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系列產品,并已在土耳其、委內瑞拉、巴西、阿根廷等國家登陸,今年9月,中美成功簽訂西部快線高鐵項目。電力設備產品技術水平已經國際領先,核電裝備順利進入英國、羅馬尼亞等國家,110兆瓦風電設備打開瑞典市場。在2014年全球工程機械制造商50強中,中國企業入榜11家,與日本并列數量第一;17萬方級大型LNG船、萬箱級以上集裝箱船、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等已批量進入國際市場。一批優勢裝備制造企業國際化經營打開新局面,中聯重科成功收購意大利CIFA,三一重工在美國、德國、巴西設立研發機構,華為在全球電信設備制造領域已經處于領先地位,海外業務收入比重超過60%。


四是新興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增材制造裝備、智能制造裝備等新興產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大型承力構件金屬增材制造和生物增材制造已達國際先進水平。民用無人機發展迅速,大疆創新研制的民用無人機已廣泛應用于航拍領域,市場份額占全球的70%。新型傳感器、智能化儀器儀表、機器人等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發展速度明顯加快。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苗圩 制造強國 《中國制造2025》 解讀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二区性爱视频大全 | 亚洲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 亚洲色精品V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日本a视频 | 亚洲国产日韩一级视频网站 | 日本野花视频在线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