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探索孫中山文化的當代價值
——紀念孫中山誕辰149周年“孫中山文化”專題研討會在京召開
紀念孫中山誕辰149周年“孫中山文化”專題研討會
■11月11日,由民革中央孫中山研究會、人民政協報社與政協中山市委員會聯合主辦的紀念孫中山誕辰149周年“孫中山文化”專題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原主席周鐵農出席會議,并與參會專家、學者一道,圍繞孫中山文化進行了廣泛而深入的探討。本期學術周刊特擷取了部分精彩發言,以饗讀者。
翠亨村孫中山故居
周鐵農(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原主席):
“孫中山文化研究應為民族振興服務”
“孫中山文化”的提出是有道理的,也是有根據的。從字面上來講,所謂孫中山文化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孫中山思想、理念、精神、活動給予文化上的解讀;另一方面是用文化的視角去觀察、評價、研究孫中山其人、其事、其所處的時代和其所從事的革命活動。孫中山先生所處的時代內憂外患、積貧積弱、民不聊生,從文化視角來看,也是一個文化沖突非常激烈的時代。這種文化沖突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沖突,當時正好是新文化運動初期,新舊文化沖突非常激烈;一是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沖突,即舊學與新學、中學與西學之間的沖突。作為一位愛國者,作為一個革命家,如何來審視、理解、處理、解決這種文化沖突,一定是他經常思考的問題。對于這種文化沖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不同的解決辦法,也有不同的處理態度,這本身就是一種文化。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應納入孫中山文化的研究范疇。因此,我覺得研究孫中山文化是非常有道理的,可以深化以往對孫中山的各種研究。同時,文化視角是一種獨特的、有必要的也非常有意義的視角,希望能對“孫中山文化”這一提法、概念做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孫中山文化研究,應為一定的目標服務。當前有兩大任務擺在了中華兒女面前,一是振興中華,一是祖國統一,這都是孫中山先生當年的理想。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實現這個目標。”11月7日,兩岸領導人在新加坡進行了歷史性會面,兩岸關系在和平發展理念的指引下,到目前為止,是按著一個正確方向在推進。孫中山文化是我們實現中華民族振興的目標,推動兩岸和平發展,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一個非常有利的可依靠的載體。所以我認為,孫中山文化研究,要緊扣當前中華民族的這兩大任務,要為此服務。
在當今學術研究領域,存在一種我不太贊成的現象,即往往提出大概念,但實際的東西不多,或者在大概念的框子里隨意裝東西。希望孫中山文化的研究者,要持有一種科學、嚴謹的研究態度,真真實實地做一些工作,來推動這項研究沿著正確的方向向前發展。
卞晉平(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
將孫中山文化研究融入時代大潮中
什么是孫中山文化?文化的概念可以大而廣之,但我認為這里所講的是孫中山的精神財富,主要是他的理念和主張。我們為什么要紀念孫中山,為什么要研究他的文化?就是為了更好地弘揚孫中山的精神,以孫中山文化作為連接兩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紐帶,進一步推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和最終實現祖國統一的歷史進程。
古代哲人王陽明說,“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他還說,“真知即所以為行,不行不足謂之知”,都是在談知與行的關系。我們召開孫中山文化專題研討會,就是要在“真知”的基礎上去運用孫中山文化,更好地推動兩岸文化交流,做好促進祖國和平統一與振興中華的工作。
孫中山是中華民族的一代偉人,是海峽兩岸共同尊崇的偉大人物。他作為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第一個喊出“振興中華”的口號,首先舉起反封建的旗幟,“起共和而終帝制”。他主張世界大同理想,希望通過政治現代化與經濟現代化的追求,進而達到中華民族的復興,表明了對中國和平崛起融入世界的向往。近百年前,為使中國強盛起來,孫中山親手描繪的建國藍圖,使國人大開眼界。他臨終前還留下兩句傳世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時至今日,海峽兩岸中華兒女在經濟建設方面都取得了驕人的成就,但孫中山一生為之奮斗的爭取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祖國完全統一的兩項使命尚未完全達成。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體學習講話、在莫斯科國際學院的演講中,兩次引用了孫中山的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既是孫中山的遺愿,也是當今海峽兩岸兒女的共同心愿,更是歷史發展不可抗拒的浩蕩潮流。海峽兩岸同胞以及海外僑胞,理應奮起努力,肩負起21世紀全體中華兒女共同的偉大使命。
在深化兩岸交流合作、最大范圍地凝聚兩岸同胞和海外僑胞方面,在促進祖國和平統一、厚植中華民族共同文化根基方面,孫中山文化無疑具有十分重要、特殊而又無可替代的地位。明年,適逢孫中山誕辰150周年,剛剛閉幕的全國政協十二屆第十三次常委會議作出了隆重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的決定,這是一件意義重大的紀念活動。希望學界能夠深入挖掘孫中山文化的內涵,取得更多的研究成果,把研究孫中山文化、弘揚孫中山精神匯入到更加波瀾壯闊的中華民族崛起振興的時代大潮之中!
金堅范(中華文化促進會原副主席、主席團咨詢委員):
培養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
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統治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開辟了共和、民主新時代,將中華民族由沉淪引向振興,描繪了中國的建設藍圖。他的行為、思想、精神和崇高人格不僅鼓舞了當代中國人,而且在振興中華的大業中有著繼承和啟示的作用。因此,孫中山研究在中國近代史和近代人物研究中可謂最具特色并且成果豐碩,孫中山文化思想資源則是一座復合型的富礦,進一步挖掘開采是大有可為的。
孫中山之所以成為走在時代前列的思想家,與其家鄉的文化滋養、影響密不可分。香山瀕臨大海,處于中國與西方交往的前沿,較早與中西文化交流聯系在一起。同時,孫中山負笈香港、行醫澳門、留學檀香山,后來足跡遍及歐美和東南亞諸國的經歷,也使他獲得了世界視野和全球參照系統。多元文化的滋養,使孫中山見多識廣、銳意創新,他所領導的辛亥革命結束了幾千年的君主專制制度,提出的建國方略洋溢著敢為天下先的創新精神。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新理念,這些新理念是切合中國實際的,也是深入民心的。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研究孫中山文化,研究不同文化的因緣互動,對今天如何培養創新習慣,使更多人變得更加富有創造性和創新性,是大有裨益的。
吳先寧(全國政協委員、民革中央宣傳部部長、民革中央孫中山研究會秘書長):
“孫中山文化應以孫中山的精神為內核”
“孫中山文化”的提出,對于推動孫中山研究,從一個特定角度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因此,有必要明確孫中山文化這一概念的內涵和外延,以促進孫中山文化的研究、宣傳和建設,使其有更為清晰的思路和實際針對性的舉措,免于“文化是個筐,什么都往里裝”的流弊,慎守邊界、以防濫用。
關于文化的定義有一二百種之多,人們從不同的角度、不同方式來為文化下定義,最廣義的定義是,文化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所有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綜合。狹義的定義是指人類所創造的精神財富,包括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這就意味著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于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等,它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由此可以明確,理解和界定孫中山文化概念,要從狹義文化的角度來進行。
首先從外延方面來看哪些事物屬于孫中山文化現象。我認為孫中山文化包含孫中山關于文化的理論;孫中山一生奮斗所體現的精神層面內容;孫中山一生的思想、事業和生活影響于社會歷史,在社會歷史上留下的所有痕跡的總和。在物質方面,包括孫中山的有關遺址、中山陵、中山紀念堂、中山公園、中山路等;在形式方面,包括對孫中山的各種紀念活動、紀念儀式,以孫中山為題材的文學藝術作品,如傳記、影視、音樂、雕塑、繪畫等。
按照上面的范圍加以概括,可以說,孫中山文化是以孫中山的精神為內核,以孫中山關于文化的理論,以及孫中山思想、事業和生活影響于社會歷史,在社會歷史上留下的所有文化載體為兩翼的具有特定內容的意識形態。
研究、宣傳和弘揚孫中山文化,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加強對孫中山思想的研究;不斷提高對孫中山文化宣傳的質量和水平,要有專門的宣傳載體;注重學術團體的橫向聯合,形成研究、宣傳和弘揚孫中山文化的專業力量;設立孫中山文化基金,為研究、宣傳和弘揚孫中山文化提供物質支撐。
王曉秋(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
傳承中西融合的文化觀
孫中山雖然離開我們已經近一個世紀了,但他的思想、精神仍然深深影響著當代中國人。他的許多思想包括文化觀,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遺產和寶貴精神財富,至今仍具有啟迪和借鑒的價值,值得我們加以深入研究、繼承和發揚。
從近代以來直到當代,如何對待傳統文化與外來文化,始終是中國人文化觀的一個核心問題,也是歷來文化論證的一個焦點。回顧近現代歷史,清朝閉關鎖國的“華夷之辨”文化觀曾導致中國落后于西方;晚清洋務派提出“中體西用”文化觀,也未能解決民族危機與近代化道路;甚至后來有人主張“復古主義”和“全盤西化”文化觀,更不能引導中國實現民族獨立和國家富強。實際上,早在100多年前,孫中山就旗幟鮮明地批判過“復古主義”和“全盤西化”的文化觀,而且摒棄了當時流行的機械割裂體用關系的所謂“中體西用”或“西體中用”的文化模式,他主張對傳統文化要珍惜、繼承、揚棄或超越,對外來文化則要吸收、選擇、借鑒、融合,形成一種中外文化有機交融貫通創新的文化取向。
孫中山文化觀中還有許多對我們當代有啟迪、借鑒的內容,如他主張“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必須同步進行”、“人文精神與科學態度的結合”等。還有他關于“王道文化”與“霸道文化”的論述。孫中山1924年在日本神戶的演說中,曾運用這種文化觀尖銳責問日本政府:“從今以后對于世界文化的前途,究竟是做西方霸道的鷹犬,或是做東方王道的干城?!”這些鏗鏘有力的話至今還是很有現實意義的。
陳漱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魯迅博物館研究員):
“永遠的革命者”
大家都知道,文化的定義有幾百種,誰也說不周全,但文化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以文化人,這要落實于人的價值觀,落實于人的精神。我是以魯迅研究為職業的人,知道魯迅一生當中批評過不少人,但在魯迅大力肯定、熱情贊揚的為數不多的人當中,首推孫中山。魯迅說:“他是一個全體,永遠的革命者。無論所做的哪一件,全都是革命。無論后人如何吹求他,冷落他,他終于全都是革命。”孫中山革誰的命呢?就是革封建專制的命。在中國歷史上,孫中山是終結封建政體、創建民主共和的第一人。
孫中山的開天辟地之才,來源于他淵博的學識。他對友人說:“我一生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夠生活。”孫中山在香港就讀的中央書院的辦學宗旨是“溝通中西文化”,孫中山的故鄉香山跟香港僅距50公里,但當時的發達程度卻存在巨大差別,這使孫中山真切認識到學習西方文明的重要性與迫切性,但他同時也重視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尤好三代兩漢文。
孫中山學習中西文化不是囫圇吞棗、全盤照搬,而是圍繞著“振興中華,富國強兵”這八個字。1906年11月,孫中山《在東京〈民報〉創刊周年慶祝大會的演說》中提出了一個重要的文化擇取觀:“文明有善果,也有惡果,須要取那善果,避那惡果。歐美各國,善果被富人享盡,貧民反食惡果,總由少數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我們這回革命,不但要做國民的國家,而且要做社會的國家,這決是歐美派不能及的。”
作為一個理想主義者,孫中山當然有其歷史局限性,但對于一位成長型的革命領袖,孫中山從來沒有故步自封,而是不斷求索。所以魯迅在雜文《戰士和蒼蠅》中把孫中山比喻為“不完美的戰士”,把惡意攻擊他的人比喻為“完美的蒼蠅”。“然而,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宋余慶(全國政協委員、江蘇大學副校長):
深挖孫中山文化資源
在過去,關于孫中山研究更多的是做史學研究,而孫中山文化的提出,則拓展了孫中山研究的領域。我認為,第一,孫中山文化要在一個大文化的概念下做一些研究,比如孫中山天下為公的理念與精神、他的博愛情懷等。這都是孫中山文化的重要部分,如果研究得好,對中華民族乃至世界的發展都是有貢獻的。第二,孫中山在文化方面,尤其中西文化交融結合方面,做得非常多、非常好,也非常早。從他自己的房屋建筑、思想理念,乃至建國方略,都是中西文化融合的體現。第三,孫中山從領導辛亥革命到建立中華民國,雖然歷史很短,但文化內涵非常豐富,對這一時間段的文化現象做深入研究,對中華民族現代發展與將來走向都有很深遠的指導意義。
盛永華(中國文物研究所研究員):
“既是革命者,也是建設者”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化的偉大先行者。他畢生為改造中國,建立一個獨立、民主、富強的中國,為人民的自由、富足、幸福而奮斗,直至臨終時念念不忘的都是“和平、奮斗、救中國”。他的愛國、奉獻、奮斗、與時俱進的精神至今仍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思想文化遺產。
孫中山既是革命者,也是建設者。他要求推翻黑暗反動的封建專制制度,建立合乎世界潮流的共和制度,使人民成為國家的主人。他還希望將中國從自給自足的落后農業國改造成為近代化強盛的工業國,其《實業計劃》正是他為建設富強國家而繪制的藍圖,在今天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偉大事業中,仍有著現實意義。《實業計劃》是一個以實現工業化為中心推進中國經濟全面近代化發展的方案,內容包括發展交通、鋼鐵冶煉、機器制造、采礦、電力、通訊等方方面面。根據中國國情,孫中山認為最首要的是發展現代交通,尤以鐵路建設為重中之重,因此,他雄心勃勃,擬專辦鐵路事業,并擬于10年之內修筑全國20萬里鐵路。他還風塵仆仆地到全國各地實地調查研究鐵路建設情況,取得第一手資料,親自籌建開辦了中國鐵路總公司,繪制了《中國鐵路總公司干線圖》。他還主張在維護國家主權的原則下,采取“開放政策”,引進西方的剩余資本和先進的科學技術來實現《實業計劃》,這體現了孫中山與時俱進的世界眼光。
周桂鈿(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
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孫中山曾經說:孝道是中華民族的特點,也是優點。我覺得很有感觸。在盡孝的問題上,我們要尊重自己的傳統,遵循自身情感和理性的指引。中國為什么有孝道?中國人講究禮尚往來,父母給子女以生命,這是最重要的禮物;作為子女要報答父母養育之恩,這是天經地義的。在那個很多人都在批判孝道的時代,孫中山能說出“孝道是中華民族的特點,也是優點”的看法,可見其高深的思想境界。
馬克思把社會分為五個階段: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和共產主義。根據孔子的觀點則將中國歷史分為兩個階段,堯舜之前天下為公,即公天下;夏禹之后人人為家,即家天下。家天下一直延續到清朝末年,共4500多年歷史。孫中山先生領導的革命的貢獻就是結束了家天下4500多年的歷史。天下為公,實際上就是共產主義為公的過渡階段。由此可以說,孫中山是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
丘樹宏(中山市政協主席):
從“大文化”角度活化中山資源
關于孫中山文化的形成過程,早在2007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就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孫中山研究和資源利用的意見》,并將紀念孫中山誕辰活動首次確定為孫中山紀念周,這是孫中山文化概念提出的前奏;2008年,中山市委、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推進文化名城建設的意見》,正式提出孫中山文化的概念,并將孫中山紀念周更名為孫中山文化周,孫中山文化從概念進入到實踐和研究層面;2010年,孫中山文化工程和孫中山文化節列入廣東省建設文化強省綱要,孫中山文化上升為廣東省命題;2011年,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首屆孫中山文化節相繼舉辦,標志著孫中山文化工程建設的制度化發展;2012年,大型交響組歌《孫中山》在第二屆海峽兩岸中山論壇公演,標志著孫中山文化列入兩岸高層交往的正式議程。
“孫中山文化”的提出,走出了原有的紀念、研究的局限,豐富了孫中山研究的內涵,是一種極具意義和價值的深化和提升。它的提出,從“大文化”的角度活化對中山資源的挖掘利用,即從政治紀念、學術研究、文藝創作、文化引導、產業利用等方面全方位地開展工作。如在學術理論方面,組織了一系列課題調研,撰寫了一系列專題論文,舉辦了一系列學術理論研討活動,出版了一系列著作;基地建設方面,以孫中山名義規劃建設翠亨新區,在翠亨村建設孫中山研究基地;在文學藝術方面,已經成功舉辦三屆“中山杯”華僑華人文學獎,主創編導了大型交響組歌《孫中山》,協助拍攝了電影《辛亥革命》等;文化產品方面則籌劃建設了孫中山全球足跡行等重大項目和孫中山紀念茶等紀念品。
(本文由張麗記錄整理,題目為編者加)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孫中山文化 紀念孫中山誕辰149周年 專題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