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聚識聚心聚智聚力
重慶江北區統戰工作助推轉型升級
4 海歸人才凝聚力量
今年5月19日,江北海歸人才創業園一期10余家企業已全部入駐。該項目位于華新街街道COSMO成長工場B塔15樓,占地800平方米。10名創業者分別有英國、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的留學經歷,帶來的創業團隊人數共計76人。創業項目涉及物聯網、國際物流、節能環保、健康管理、軟件開發等領域。當前,江北區已在華新街街道煌華晶萃城建設江北海歸人才創業園二期工程,預計于明年建成投用。
“江北區政府舉辦的海歸創業周活動讓我們增強了信心。”巴黎媽媽母嬰電商創辦人之一周少陽坦言,創業初期,對于創業政策和項目認可度心里沒底,做了路演后,一些園區對他們的項目很感興趣,希望他們能入駐,讓他們心里踏實不少。
最終,“巴黎媽媽”正式入駐江北海歸人才創業園,核心商圈高端寫字樓,70多平方米的辦公室,政府補貼后,租金只有外面的一半。“一下子就省了好幾萬元房租,而且園區內多功能會議室、商務洽談室等硬件設施都有,微企還可以享受租金優惠。”周少陽說。
搭上創業的東風,團隊還享受到了不少便利:接受免費創業培訓,培訓導師指導完成了一份相對成熟、可操作的創業投資計劃書;獲得3萬元的創業補助……“可以說,創業大大小小的事情,政府都幫你考慮到了。”周少陽說。
去年5月15日,渝商澳商深度合作平臺“澳門之家”在觀音橋融恒時代廣場25樓正式掛牌成立,在渝發展的澳門企業家有了“自己的家”。
作為目前澳商在重慶最大規模的投資項目,融恒時代廣場成為“澳門之家”的大本營。澳門之家董事長林增官表示:“澳門之家將發揮重要的橋梁和窗口作用,為渝商、澳商的合作共贏提供全新平臺,為兩地提供商機整合的機會,提供兩地企業互通信息、交流商機、資源共享的平臺,實現發展共贏。”
澳門貿易投資促進局主席張祖榮認為,澳門之家將推動澳門與重慶的經貿交流與合作,同時也為更多渝商走向澳門提供一個窗口。據悉,融恒時代廣場為觀音橋“太陽谷國際商務集群”的首個交房項目,融恒集團、三星電子服務中心、新加坡SILKAIR航空、中國健康安全網、海派實業、宜信普惠、瀚亞資本等已入駐。
搭起一座橋梁,為引資引智牽線搭橋。江北每年都會邀請和接待20余批港澳臺及海外僑商來投資考察,推介重點招商項目。2014年舉辦了渝臺青年創新創業座談會,引導臺灣青年精英前來考察,與江北創新創業領域的青年代表開展深入交流合作,舉辦了海歸創業周活動。在此基礎上,江北還對全區回國留學人員進行調查統計,建立回國留學人員人才數據庫,年底前將成立重慶市江北區歐美同學會,使之成為留學報國的人才庫、建言獻策的智囊團、開展民間外交的生力軍,有效服務江北經濟發展。
為了豐富歸僑僑眷生活,江北建立6個基層僑聯分會,并在富力海洋社區、桃源社區、石油社區打造了3個社區“僑之家”活動中心,首創“僑之家”品牌并全市推廣,共吸引了700多名歸僑僑眷參加活動,約占全區歸僑僑眷總人數的25%。“僑之家”采取報告會、座談會、茶話會及文體活動等形式,廣泛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展示江北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形成“社區為僑服務好、僑為社會貢獻多”的“雙向服務”機制。2011年11月,富力海洋社區被國務院僑辦授予“全國社區僑務工作明星社區”稱號,其“僑務文化建設”和“暖僑敬老”主題活動全市首創,成為全市社區僑務工作領頭羊和渝臺基層鄉鎮交流窗口。
與此同時,江北區積極引導港澳臺及僑資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組織僑務捐贈,每年均超過100萬元扶助困難群體。今年重慶煌華實業有限公司為江北區教育基金會捐款500萬元,用于提高中小學教育質量。
據介紹,港澳臺海外人士已經成為江北經濟發展的一支生力軍,江北將繼續搭建好海歸人才創業基地等平臺,為江北經濟社會發展凝聚力量。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重慶 江北區 統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