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無黨派人士“政治課”是怎么上的
“你進村看見一個種田的老大爺,問‘您是中共黨員嗎?’他說不是,‘那您是民主黨派嗎?’也不是,好,那您就是無黨派人士,這么理解不對。”什么是“無黨派人士”,與黨外知識分子的區別,相關理論、政策和要求,在陳部長鮮活風趣的講述中傳遞到位。當他告訴學員無黨派人士是一種政治身份,并溫馨提示,“在座各位應該都是無黨派人士了,今后單位再讓填表,政治面貌就不要填‘革命群眾’了”,現場發出一陣會心的笑聲和由衷的掌聲。
這就是“模塊式組課”中對“量身定制”的運用。因為學員都是知識精英,信息化時代也讓他們的理論基礎不斷變化,不知道的越來越少,不透徹的成為培訓的主要目標。每次開班前,學員需求和“問題導向”就成為主辦方最花心思研究、設計的部分。
“模塊式組課”就是將“政治培訓、“能力培養”與“社會實踐”設計為三大模塊,并根據學員需求定制課業內容,調整結構,創新方法。
政治培訓是研究班的主要內容,主要采取課堂講授、交流座談和自我總結三種方式;能力培養主要是參政議政實踐知識和宏觀經濟、社會知識的學習,采取名家講壇和學員講座兩種模式,邀請經濟、外交、國防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和高級干部給學員做專題報告,現場互動,同時鼓勵學員自行組織講座,由班委會出面,就學員普遍感興趣的問題,請學員中領域研究專家做報告;社會實踐主要是強化知識的應用,采取學習考察和現場教學兩種模式。
“共識教育”讓“他覺”成“自覺”
在此次為期十天的培訓中,“政治培訓”模塊包括中央統戰工作會議與《條例》精神的解讀、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的形成與發展;“能力培養”模塊,既有合作共事與參政議政經驗交流,也有國防現代化建設、國際形勢與“一帶一路”、經濟發展新形態、深化司法體制改革、中國傳統文化、語言藝術表達等延展內容;社會實踐模塊安排了參觀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觀看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主題展覽,參觀首都博物館和北京市規劃展覽館,考察京津冀歷史文化與城鎮協調發展。
如果說課堂講授、交流座談、現場教學是“學”和“練”的過程,學員的自我總結就是調動“聽、說、感、悟”功能。課堂講授之余,通常都會安排一次交流座談,加深印象。在此次培訓中就穿插了一場學員論壇,兩次小組討論和一次班級總結。
來自教育部的張東燕說,“以前總羨慕單位里的其他同事可以去黨校學習,現在好了,我們作為黨外人士也能有機會到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習,提高認識、拓寬視野、鍛煉能力了。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無黨派人士 學員 培訓 政治課 理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