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雙11” 遭遇7年之癢 網購消費將何去何從
比物流、玩預售、拼價格,今年“雙11”的火爆氣氛比往年來得更早、更猛烈一些。國家郵政局預計,去年單日最高處理量1億件的世界紀錄,今年有望突破,達到1.4億件。這讓很多人開始擔心,實行快遞實名制后的首個“雙11”,會影響快遞在攬收、轉運過程中的效率,對“快遞小哥”無疑是又一次大考。(11月10日《新華每日電訊》)
表面看上去,七年前由國內電商一手打造的“雙11”網絡購物節一如既往地熱鬧火爆,但實際上不管是參與其中的商家,還是普通的消費者,都感覺到了某種力不從心,疲態盡顯。
已經進入“七年之癢”的“雙11”,將何去何從呢?這已經成了一個擺在所有電商平臺、網絡商家和網購消費者面前的一道難題。“七年之癢”首先是從電商平臺體現出來的。“雙11”之前,先是阿里方面“控告”京東的客服人員在北京某區的工商局冒充工商人員“辦公”,打了京東一個措手不及;隨后京東方面指責阿里逼迫商家“二選一”,有壟斷市場之嫌。電商平臺之間的這種互相攻訐,既可以看做是市場競爭激烈的表現,但同時也從一個側面說明彼此在市場、利潤等方面的壓力已逐步增大,所以火藥味才越來越濃。
其次,有“七年之癢”之感的是各路網絡商家,他們對是否參加當年的“雙11”大戰已經越來越糾結,越來越猶豫。正如一家經營兒童安全座椅的廠家負責人所說的那樣,不能光看“雙11”當天的銷售額,還要算上流量廣告費、又要讓出足夠低的折扣,七七八八成本加起來,毛利率已經變得越來越薄,參加也基本上是賠本賺吆喝。
最后,消費者對待“雙11”的態度,也間接認證了商家的感覺。網絡消費最大的優勢在于低價,但是低價的背后,卻往往是以犧牲質量和服務為代價的,“雙11”消費狂歡結束后的退貨、維權,更是讓人筋疲力盡。與此同時,更多的消費者慢慢發現,以低價贏得天下的網絡商品,現在和線下同類商品的價格已經相差無幾,很多時候甚至比線下的商品價格還要高。于是,越來越多的“剁手黨”開始變成貨比三家的“精明黨”,從非理性消費中走了出來。
走進“七年之癢”的“雙11”已經到了一個發展的節點,如果電商平臺不能在打擊假冒偽劣商品、提高服務質量、降低經營成本等方面做出改進,實現突破,而僅僅依靠“雙11”“雙12”這種方式、強度和頻率相同的方式來刺激消費,前方的路將注定越走越艱難。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雙11 淘寶 馬云 阿里 電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