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城鎮孩子半數“小眼鏡” 原為戶外活動少
“近視現在就像是瘟疫,有越來越多的人被傳染。近年來我國近視眼患病率迅猛攀升,且低齡化現象嚴重。”北京大學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玲10月12日在北京表示,在現有的視覺健康政策環境下,預計到2020年,中國的近視人口將接近7.04~7.11億,這些人口如果組成一個國家,將成為世界第三人口大國,人口數量是美國的兩倍。根據今年6月公布的《國民視覺健康報告》顯示,中國視覺健康惡化形勢嚴峻,視力缺陷已經成為中國重大的公共衛生議題。
世界衛生組織和國家防盲組織自2000年起,把每年10月第二個星期四定為“世界視覺日”,目的是到2020年消滅可避免的盲癥。10月5日~11日是亞太眼保健周,本次眼保健周的主題是“每天加強戶外活動1小時,減少近視”。
中國青少年近視率遠高于歐美,低齡化現象嚴重
近視目前已成為全球問題。半世紀前,近視比例不到25%,如今近一半的美國和歐洲的青少年都受到它的困擾,比例是其祖父輩同樣年齡時的兩倍。有人預測,到2020年,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也就是25億人,都會有近視問題。以東亞地區為例,60年前,只有10%到20%的中國人患近視眼,如今90%的青少年都有近視問題。在首爾,19歲男孩中有96.5%都是近視。
我國中小學生近視率居高不下。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中心屈光??聘敝魅沃苋A躍介紹說,目前我國青少年人群的近視發病率數字驚人,我國5歲以上人群中近視發病數有4.5億,在中學和大學的近視發病率也達到了70%以上,其中高度近視眼已經是3000萬,這個數字在全世界都特別高。
1970年,我國16~18歲青少年的近視率不到1/3,而現在已將近4/5,一些城鎮地區比例更高。僅以北京市為例,調查顯示,自覺視力下降學生的比率分別為:小學68.75%,初中72.94%,高中80.28%,并且視力下降從9歲開始明顯增加,學生平均戴眼鏡年齡為11歲。近視增加最快的是小學生,逾40%的小學生近視,是2000年的兩倍。相比之下,在美國或德國,該年齡人群近視率不到10%。
城區學生近視率要高于農村。據衛生部統計,中國農村地區有1/3的小學生近視,相比之下,城鎮地區的孩子有將近一半近視。根據北京同仁醫院眼科研究所的調查,北京市城區學生的近視率要遠遠高于農村學生。被抽檢的4所城區學校中,學生近視檢出率達到69.7%;被抽檢的4所農村學校中,學生近視率為31.3%,城市學生近視率約為農村學生的兩倍。
李玲說,近視的低齡化絕非“多戴一副眼鏡”這么簡單,近視的發生與危害都是不可逆的,近視大大增加了視網膜脫落、白內障、青光眼,甚至是失明的風險,不僅危害當代也影響中國未來的人口素質。視覺健康問題還會造成巨大的社會經濟損失,李玲指出,在可貨幣化的社會經濟成本中,視力健康問題最大的危害是輕中度視力缺陷患者的勞動參與損失,高達3900億元人民幣。
戶外活動時間少已是引發青少年近視主因
盡管造成近視的原因很多,如飲食不當、用眼過度、遺傳等,近年來有許多科學家提出,沒有充足的戶外活動時間,是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說,一種特定的環境因素——一個人長大過程中待在戶外的時間,對近視的形成影響巨大。
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眼科副主任劉桂香介紹說,《自然》雜志就世界范圍內近視的大流行進行了分析,特別提出中國等東亞國家的情況尤其惡劣,認為導致目前近視爆發的根本原因是孩子缺乏足夠的戶外運動。 而2012年對北京地區1.5萬名孩子的調查研究也發現,視力差主要跟學習、閱讀或使用電子產品時間長以及戶外活動時間少有關。
一項針對6歲學齡兒童近視患病率的試驗顯示:每日在戶外活動累計3小時的孩子近視率僅0.8%,戶外活動1小時的孩子近視率則為3%,而每日戶外活動僅半小時的孩子近視率為24%。因此,試驗證明,每日戶外活動3小時,可使學齡兒童幾乎不近視。
周華躍表示,造成近視的最大因素是戶外活動時間少。眼軸長度增加是引起近視的最常見因素,而日光照射有助于視網膜釋放一種可延緩眼軸長度增加的化學物質,從而抑制近視的發生和發展。
此外,調查還顯示,超過三成以上的受調查兒童平均每天在熒光屏前花費1到3個小時,一半以上的中小學生中平均每周關注熒光屏時間超過12個小時以上,大學生則超過了40個小時。過分依賴電子產品,也成為青少年近視的主要原因之一。
兒童每天增加40分鐘戶外活動,可顯著降低近視發病率
近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報告稱,孩子每天在戶外多待40分鐘,近視幾率就會大大降低。
該項研究的對象是中國廣州市多所中小學校的1903名青少年。其中一半的學校增加了40分鐘的戶外活動時間,家長們也被鼓勵在放學后和周末多帶孩子去戶外。剩下的學校則作為對照組仍執行學校原本的安排。
由廣州中山大學眼科中心的何明光教授牽頭進行的該項研究發現,經過3年時間,前一組學生近視率為30.4%,后一組為39.5%。也就是說近視率降低了23%。不過該項研究的成果還不像研究人員想象的那么顯著。根據以前更小規模的研究,他們本來認為近視率應該降低50%。這可能是因為此次研究的戶外活動時間只增加了40分鐘,而以前的研究是增加80分鐘。
早在2007年,穆蒂和他在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團隊就開始了這項研究,研究開展5年后,1/5的孩子成了近視眼。他們發現即便把父母近視的因素也考慮在內,花更多時間待在戶外的孩子,與經常閉門不出的孩子相比,更不容易患近視。2008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伊恩·摩根和悉尼大學的凱瑟琳·羅斯的研究也進一步證實了近視與戶外活動存在相關性。
戶外活動與預防近視究竟有什么關聯?周華躍指出,戶外活動能防止近視。首先,科學家通過對動物的實驗發現一種能解釋亮光如何阻止近視發生的機制,即明亮光線可以刺激動物視網膜中多巴胺的分泌,這種神經遞質能夠控制眼球的生長,防止出現異常;在昏暗的(通常是室內)光照下,多巴胺的分泌周期會被擾亂,從而影響到眼球發育。其次,戶外運動時光照強度高使瞳孔縮小,景深加深從而增加視物清晰度,延緩近視發生;第三,戶外活動時人們會不自覺地眺望遠方,這恰恰也是保護視力的最好辦法之一。
基于流行病學研究,摩根認為,為防止近視,兒童每天需要在至少1萬勒克斯的光線水平下待上約3個小時,這同燦爛的夏日一個人在有綠蔭的樹下戴著太陽鏡所經歷的光線水平差不多。而研究顯示,那些學習嚴格的國家孩子花在室內的時間更多。一份對悉尼華人兒童和對新加坡華人兒童的調查顯示,前者出現近視兒童的比率是3%,后者為29%;前者的戶外活動是每周13個小時,而后者是每周3個小時。調查還顯示中國、美國、歐洲和東亞在內的全球很多地方,兒童通常每天只在室外待一個小時。
編輯:趙彥
關鍵詞:青少年近視 低齡化 世界視覺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