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開創合作共贏的“黃金時代”
寫在習近平主席啟程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之際
?。ㄈ?/p>
中國同英國、同歐洲的關系從歷史中走來。回望近代以來一百多年,以至過去五百多年的歲月,可以發現中國和西方的關系歷經了何等巨大的變化。
中國同英國的關系,是近代以來中國同世界關系,尤其是同西方關系的一個縮影。中國近代的恥辱是從英國艦船的隆隆炮聲中開始的。一個西方新興工業大國用堅船利炮打碎了天朝的世界中心之夢,也由此喚醒了一個古老東方國家獨立富強的現代化之夢。
然而,時代變了,中國清醒地認識到這種變化,并且牢牢把握住了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中國奮發圖強實現發展,沒有像以往的列強那樣,以自己的強大來反制那些曾經侵略、壓迫過自己的國家。中國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改變了長期主宰國際關系史的“零和游戲”規則。
一個發展起來的中國,日益成為機遇創造者。競相抓住中國帶給世界的機遇、同中國一起合作發展,正是當今世界一大潮流。一年一度的“漢語橋”世界大學生中文比賽舞臺上,中國與英國之間展開的互動頗具象征意義——英國選手連續5屆在“漢語橋”全球大賽中獲得優異成績。曾經的總決賽特等獎獲得者、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畢業生蔣思哲如今正在北京創業。在他看來,通過中文學習這把鑰匙,可以打開的不僅只有一把鎖。
2l世紀的今天,人們應該在什么樣的思考框架下審視中英關系、中歐關系?回答這一問題時,越來越多有遠見的人士開始從國際格局演變、全球治理變革等宏大視角出發,強調中英關系、中歐關系的重大全球影響力。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聯合體,中歐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兩大力量”。在要和平不要戰爭、要多邊不要單邊、要對話不要對抗等事關全球穩定的關鍵性問題上,雙方有著重要共識。作為世界上兩個重要經濟體,中歐是促進共同發展的“兩大市場”。“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為中歐乃至亞歐兩大洲深化互利合作、使中國和歐盟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兩大引擎創造了重要契機。作為東西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中歐是推動人類進步的“兩大文明”。中國主張“和而不同”,歐盟強調“多元一體”,雙方共同努力,有助于使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成為世界范圍內的新風尚,促進人類文明之花競相綻放。
歐洲外交“宿將”、歐盟前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索拉納在其文章《中國與全球治理》中提出的觀點頗具代表性——“毫無疑問,過去20多年最具有結果意義的事態發展是中國的崛起”,“中國進入多邊主義進程對于歐洲來說是好消息”。
習近平主席指出,“我們要共同努力建造和平、增長、改革、文明四座橋梁,建設更具全球影響力的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隨著中歐在各自的改革之路上砥礪前行,雙方互利共贏合作不斷增多,中歐關系必將展現出更加蓬勃的生機和活力,給全世界創造更多福祉。
?。ㄋ模?/p>
“21世紀是合作的世紀。心胸有多寬,合作舞臺就有多廣。”習近平主席2014年訪問歐洲期間作出這一論斷,對于中英關系、中歐關系迎著當前良好勢頭繼續穩步發展,有著重要啟示意義。
當然,中國與西方國家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不同,雙方關系不時也遭遇雜音、噪音,甚至是干擾、破壞。這里很重要的一個原因,在于西方一些人的“心胸”尚不能容下一個發展壯大的中國,更談不上與這樣一個中國平等合作、共謀發展。
把人們隔離開來的往往不是千山萬水,不是大海深壑,而是人們相互認知上的隔膜。意識形態的偏見、現實利益的誤判,讓一些人看不到中英、中歐相互尊重、攜手并進對于雙方乃至世界皆有裨益的事實。
尊重彼此自主選擇的社會制度,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對于任何雙邊關系發展都是一個基本條件。世界是多向度發展的,世界歷史更不是單線式前進的。中國不能全盤照搬別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中國政府和人民對此有著清醒認識和高度自覺。然而,在西方,始終有一部分人,習慣了自身在國際體系中的優勢地位,喜歡以居高臨下姿態對他國發展走向頤指氣使。在英國,有人甚至在純屬中國內政的香港事務上指手畫腳,全然不顧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對于這些做法,無論是出于情感,還是對于國家前途命運的理性思考,中國人民都斷然不能接受。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企業在全球產業鏈的位置不斷上升,而歐洲經濟因債務危機而陷入較大困難。越是在這種情況下,越不能失去理性。過去幾年中,光伏產品貿易風波一度使中歐貿易往來變得敏感復雜。事實證明,貿易保護主義純屬短視之舉。
處理中歐關系,離不了戰略定力。在歐洲遭遇困難的時候,中國沒有因為歐債危機而唱衰歐洲,而是始終致力于同歐洲同行共進,強調加強合作、優勢互補,努力實現互利共贏。隨著中歐經貿往來規模和深度不斷提升,出現一些問題是正常的,重要的是雙方要堅持通過平等對話和友好協商共同管控經貿問題。
習近平主席強調,中歐雙方要加強在改革等方面對話交流,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把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理念貫穿中歐合作始終。以這一富有遠見的思想為引領,中歐關系就一定能繼續保持穩定、實現發展。
(五)
北京與倫敦,橫跨8個時區,相距8000多公里。但山海之隔,阻擋不了中英兩國人民向對方伸出友好臂膀。和平、增長、改革、文明的橋梁,正在雙方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建造。
10年前,以中國古代著名的愛情故事《梁?!窞橹黝}的一座中式園林在英國亮相,讓絡繹不絕的英國游客領略到華夏文化獨有的優雅氣韻,在當年漢普頓皇宮園林藝術花展大賽評比中名列第一。10年后的今天,雕花窗和月亮門后的“蝶戀亭”與繁花似錦的西式園林交相輝映,成為兩國友好的象征。
7個月前,“很小時候就對中國抱有濃厚興趣”的威廉王子來到中國,去上海開啟英國創意節,去云南領略獨特文化。“此訪對我個人富有教育意義。”他告訴習近平主席,“我愿為兩國友好合作,特別是青年交流作出自己努力,使兩國青年加強相互了解,更多了解世界,推動兩國關系發展。”真誠的話語,代表了英國青年人的共同心聲。
此時此刻,涌動在英倫三島的熱切期待,再現了去年春天習近平主席訪問歐洲大陸時的熱情。人們清晰記得,習近平主席在德國科爾伯基金會論述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在比利時布魯日歐洲學院闡釋中國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在法國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暢談對人類文明的哲思……一次次高屋建瓴、推心置腹的演講,受到歐洲人民高度評價,中國和平、可親、文明的形象深入人心。
如同德國哲學家萊布尼茨所說,唯有相互交流我們各自的才能,才能共同點燃我們的智慧之燈。今天,中國人民正在穩步實現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歐洲人民則追尋著幾個世紀以來對持久和平繁榮的渴望。中歐雙方都在走前人沒有走過的路,做前人沒有做過的事。我們相信,中歐人民彼此走近,東西方兩大文明深入交流,必將碰撞出新的火花,讓人類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偉大事業綻放光彩。
金秋時節,人們共同見證中英關系開啟“黃金時代”,共同見證中歐關系歷史新的里程碑。
編輯:曾珂
關鍵詞:習近平主席訪英 開創合作共贏的“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