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關于青蒿和黃花蒿的文獻故事
青蒿素,并非廣為人知。但伴隨著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屠呦呦教授獲得諾貝爾醫學獎,其迅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而有些戲劇性的是,提取青蒿素的原植物是植物學上的黃花蒿,而非人們常言的青蒿。屠呦呦教授能夠成功提取青蒿素,還得益于古代醫學文獻的啟迪。為更好地了解古文獻對青蒿醫用價值的記述,本報記者專訪了中藥品種及藥學史研究大家——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郝近大教授,并請他為我們講述青蒿素抗瘧的文獻故事。
“成書于西漢末年至東漢初年的《神農本草經》,被公認為后世一切本草書的源頭和基礎,其中已經記載了‘青蒿’之名。不過,明確記載了青蒿抗瘧功能的醫書,最早還是見于晉代葛洪所著的《肘后備急方》。”郝近大教授開門見山地向記者表示。
有些戲劇性的是,提取抗瘧青蒿素的原植物是植物學上的黃花蒿,而非人們常言的青蒿。常被醫書記載的青蒿,其實并不含有青蒿素。只不過古代醫書的編著者,限于當時的考證條件,很多時候無法給出可靠的分類和命名,最終造成了植物名稱和藥物名稱并不統一的現象。
只有黃花蒿含有抗瘧青蒿素
“《肘后備急方》是醫學方書,其中列舉了各類成方,但對于成方的功效并沒有具體記載。相比而言,詳細而明確地記載了青蒿藥用價值的醫學文獻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其首次將青蒿和黃花蒿分開來記述。但遺憾的是,也是這本醫學名著,將黃花蒿的醫用功效錯誤地歸功于‘青蒿’,這也成為醫學界的一個‘大麻煩’,但李時珍明確了青蒿與黃花蒿正式獨立成兩‘種’植物、兩味藥,這比起前人來說是極大的進步。”郝近大這樣肯定了李時珍的功績。
原來,《本草綱目》在青蒿名錄下列舉了“草蒿、香蒿、方潰、菣、d蒿”等別名,認為這就是歷代本草書中的青蒿,其性味和功能自然也與歷代本草書記載相同,“苦寒無毒……治虛勞寒熱、骨蒸、煩熱、虛勞盜汗、瘧疾寒熱、赤白痢下、衄血……”
不過,在青蒿之后,李時珍又新立了“黃花蒿”的名目,只是介紹很簡略,僅有“(又名)臭蒿……此蒿與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綠帶淡黃,氣辛臭不可食”等寥寥數句,又說香蒿(青蒿)和臭蒿(黃花蒿)“通可名草蒿”。
“其實,黃花蒿和青蒿僅從植物外形來說,其相似度較高,因而特別容易讓人混淆。但是,在不同地域和季節生長,其形態和藥效差別很大。就青蒿
和黃花蒿的生長而言,也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北方地區,味道芳香、可做菜食的青蒿比較常見,而具有抗瘧功效的臭味黃花蒿,則主要生長于南方,尤以重慶豐產。”郝近大解釋。
也就是說,黃花蒿才是青蒿素能夠成功提取的第一個關鍵。被人們誤以為可以抗瘧的“青蒿”,實際上只是一種可做菜食的植物。
“其實,在青蒿素被成功提取之后,醫學家們也曾經希望將其定名為黃花蒿素,但限于《本草綱目》的巨大影響,最終未能實現。這也就造成了‘青蒿’這一植物學名稱和藥用名稱并不統一的結果。”郝近大說。
低溫提取的秘密
不過,要成功提取青蒿素,并不只是確定其提取原植物為黃花蒿這么簡單,因為草藥天生具有藥效不穩定且成分復雜的特點,其提取過程的艱辛程度也就可想而知。
“屠呦呦并非首位發現黃花蒿能治療瘧疾的人,她的最重要貢獻在于最早成功地從復雜的化學成分中,提取了青蒿素這一穩定的化學成分。根據這個確定的化學成分,其他人分析出它的分子式,實現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及工廠化生產,進而為抗擊瘧疾的大規模暴發立下汗馬功勞。”郝近大表示。
屠呦呦的成功,還得益于《肘后備急方》所給予的靈感。據郝近大教授介紹,在《肘后備急方》卷三治寒熱諸瘧方中,收有一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漬,絞取之,盡服之。意思是說,取一把青蒿,用水浸泡,然后搗碎絞取汁,盡量一次服用完畢。
“也就是說,此方中,青蒿的煎藥方式不是最常見的煮,而是為‘浸(泡)’,然后搗碎絞汁服用,說明該方是冷提取。正是因為領悟到該方為冷提方式,屠呦呦才改用乙醚提取青蒿素的方式(乙醚的沸點較低),并最終成功地將青蒿的化學成分———青蒿素穩定提取出來。”
在郝近大看來,“青蒿素的提取過程,也從另外一個層面上說明,中國古典醫書看似只是簡單的敘述,卻飽含了博大精深的文化,其中的含義需要研習者慢慢領悟。”
編輯:趙彥
關鍵詞:神農本草經 肘后備急方 青蒿素 屠呦呦 黃花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