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李克強近期常務會點出哪些穩增長“壓艙石”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制圖:陳晨
最新統計顯示,8月中國進出口總值2.04萬億元,同比下降9.7%。其中,出口下降6.1%,與7月相比降幅收窄2.8個百分點,形勢有所改善。但進口大幅下降14.3%,降幅比上月加深近6個百分點。
與此同時,8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同比、環比分別下降5.9%和0.8%,降幅均繼續擴大。截至8月,PPI同比連續42個月下降,環比連續20個月負增長。邁入2015年最后一季,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全年7%的增長目標仍需努力。
1. 擴投資:突出“精準調控”
【數據】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披露的信息統計,截至9月27日,國家發改委共批復重大基建項目1.23萬億元,發布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1.97萬億元,下達重點流域水污染治理投資計劃46.25億元,首次安排專項資金支持東北振興重大項目前期工作5000萬元。
當前,經濟回穩動力和下行壓力仍在相持,新增長動力孕育和傳統增長動力減弱繼續并存,影響經濟平穩運行的不確定因素較多。前8個月,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0.9%,增幅比上半年回落0.5個百分點。穩投資,成為穩增長的關鍵。
從前三季度看,中央預算內投資的下達進度明顯加快——今年4776億元中央預算內投資上半年已基本下達完畢,帶動各類資金加大對“三農”、保障性安居工程、重大基礎設施、生態環保和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的投入。新增的中央投資半個月內就下達到地方。
從9月7日至15日,短短9天時間里,國家發改委集中批復19個項目,合計投資近3200億元,單個項目平均規模168.42億元。公路、城市軌道交通等基礎設施項目占據大頭。
9月1日,擴投資的重磅政策發布——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關系國計民生的港口、沿海及內河航運、機場等領域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最低資本金比例由30%降為25%,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由25%降為20%。
9月14日,十大舉措打出“穩投資”組合拳——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在全國促投資穩增長電視電話會議上強調“精準調控擴投資,積極作為穩增長”,通過迅速投放專項建設基金、促進重大工程開工建設、發揮企業債券積極作用等十條新舉措把穩增長、促投資落到實處。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今年前8個月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8.4%,對整體投資的貢獻率達27.7%,比去年同期上升5.7個百分點,是制造業、房地產、基礎設施三大投資領域中唯一貢獻率上升的領域,起到了“穩定器”的關鍵作用。在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張勇看來,此輪投資更加注重定向精準、彌補經濟社會發展的“短板”,區別于“強刺激”,“在整個經濟增長中,投資的貢獻不可磨滅。但是,我們堅決杜絕盲目投資”。
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壓艙石”。據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預測,下一步,促投資政策持續加力有助于投資回穩,特別是加大地方存量債務置換力度、增加資產抵押貸款、加快專項建設債券下達、下調部分行業固定資產投資資本金比例等,將促進在建項目建設和新項目開工,房地產銷售回暖也將向開發投資傳導,整體投資有望逐步企穩。
2. 促改革:釋放“制度紅利”
【數據】截至目前,國家已取消和下放586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取消非行政許可審批,提前完成取消和下放1/3以上審批事項的預定目標。投融資體制改革走向深入,中央層面核準項目累計減少了76%。政府定價范圍大幅縮減,新的中央定價目錄中,定價項目將減少到20項。新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限制類條目由79條減少到38條。
9月2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壓減中央定價目錄,以改革舉措推動市場發揮更大作用。
簡政放權、投融資體制改革、財稅金融價格改革、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國有企業改革——今年以來一大批帶有頂層設計性質的綜合性改革方案相繼出臺,改革攻堅力度不斷加大,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性作用進一步發揮,結構調整取得了來之不易的進展。
需求結構繼續改善,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上半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已達60%,同比提高5.7個百分點;網絡零售等新型消費模式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已接近10%,旅游、信息、文化、健康等服務消費持續升溫。
產業結構調整扎實推進,工業主導向服務業主導轉型趨勢明顯。上半年服務業增長8.3%,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上升到52.5%。新登記企業中第三產業為160.7萬戶,占比80.3%。工業結構加快調整,傳統產業中缺乏競爭力的企業逐步退出市場,高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保持較快增長,新能源汽車、工業機器人、智能電視、軌道交通設備等產量實現兩位數甚至成倍增長。
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統籌推進,一批新的增長極、增長帶逐步形成。經濟體量較大的東部地區以及大部分中西部地區運行總體平穩,結構調整起步早、力度大的地方發展態勢普遍較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加快從藍圖變為現實。
“改革創造了中國發展最大的紅利,也將創造帶動未來中國經濟增長的最大紅利。”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郭春麗說,從金融改革看,全面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和一年期以上存款利率上限、《存款保險條例》正式實施,顯著強化了金融資源配置中的市場作用。
此外,從財稅改革看,允許地方政府發行債券融資,在十省市開展地方政府自主發債試點,2015年地方政府債券規模增加到5000億元,都促進了經濟結構調整和防范化解宏觀經濟風險。郭春麗指出,未來財稅領域還將在理順中央與地方財政關系、出臺環境稅、完善預算體制等方面進一步推進改革,有望通過建立起現代財政制度,激發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釋放新的“制度紅利”。
3. 重創新:打造增長“新引擎”
【數據】前7個月,國內發明專利授權量同比增長56.7%;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收入和利潤保持較快增長。前8個月,全國新登記注冊企業日均新增超過1.1萬家,注冊資本增長40%以上。
今年6月,國務院出臺《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從體制機制、財稅政策、金融支持、創業服務、構建平臺、激發活力、拓展渠道等方面,提出了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一系列具體措施,創業創新環境將進一步優化,這將對經濟結構調整、增長動力轉換產生更大的推動作用。
從需求方面看,內需將繼續發揮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作用。從消費看,前8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0.5%,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8月份增長10.8%。雖然汽車銷量有所減少,但住房銷售增加持續帶動家具、家電、家裝等相關領域消費回升。后幾個月消費處于旺季,隨著“金九銀十”及“雙十一”電商促銷高峰的到來,吃穿用等商品消費以及旅游、信息、文化等服務消費需求將持續較旺。從投資看,今年以來投資增速持續放緩,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總體處于高位,下一步,促投資政策持續加力有助于投資回穩。
從供給方面看,三次產業發展將總體保持平穩。秋糧長勢良好,預計產量繼續增加,全年糧食有望再獲豐收。服務業整體發展勢頭較好。8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2.6%,持續處于擴張區間,特別是與居民消費相關的航空運輸、郵政、住宿餐飲、電信和互聯網等行業市場發展向好。從下一步走勢看,金融業受股票市場成交下滑等影響可能有所放緩,但房地產業有望保持回升勢頭,會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金融業增速回落的影響,服務業總體有望保持較快增長。工業增速可能大致維持在目前水平。工業結構調整的陣痛還在持續,新興產業發展短期內還難以抵消傳統產業收縮的影響,特別是一些產能過剩行業還會面臨較多困難。
分析看待中國經濟形勢,既要縱向比較,也要橫向對比;既要看增速變化,又要看結構變動和動力轉換;既要觀察運行狀況,更要把握發展走勢。在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看來,下半年,股市成交大幅縮水使得金融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顯著減弱。但隨著連續降息降準、擴大財政支出和清費降稅,以及實施重大投資項目工程包和消費工程等一系列穩增長政策逐步見效,改革紅利不斷釋放,加之基數較低等因素,中國經濟有望保持小幅回穩態勢,可以實現全年GDP增長7%左右的預期目標。(記者 馮蕾)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穩增長 壓艙石 李克強常務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