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主導南南合作引領全球發展
原標題:國平:主導南南合作引領全球發展
主導南南合作引領全球發展
——習近平主席訪美并出席聯合國系列活動成果評述九
9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發展峰會上宣布,中國將設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同各國一道研究和交流適合各自國情的發展理論和發展實踐。9月27日,在與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共同主持的南南合作圓桌會上,習主席宣布中國將設立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一個中心和一個學院的設立,體現了中國對外援助和國際合作方式的新思路和新舉措,也預示著中國在爭取國際話語權和設置國際議程方面的某種突破。
聯合國發展峰會通過的2030年發展議程及其設立的17個目標,為未來15年的國際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習主席提出“走出一條公平、開放、全面、創新的發展之路,努力實現各國共同發展”的主張,以及國際社會加強國際合作,共同落實2015年后發展議程,努力實現合作共贏的四點倡議,包括增強各國發展能力、改善國際發展環境、優化發展伙伴關系、健全發展協調機制。南南合作圓桌會(和全球婦女峰會)由中國倡議舉行,由中國和聯合國共同舉辦,由習主席和潘基文秘書長一起主持,是中國在國際話語權和議程設置上的一種能力體現。習主席就新時期南南合作提出四點建議,包括探索多元發展道路、促進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實現務實發展成效、完善全球發展架構。
可持續發展議程為南南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機,南南合作則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益的路徑。發展是聯合國的三大支柱之一,是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目標。發展也是中國的最大優勢。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以及30多年持續快速增長積累的發展經驗和發展能力,中國在推動可持續發展和南南合作中具有獨特的優勢和資源。習主席提出的上述倡議和建議為中國主導南南合作和引領全球發展提供了愿景和指導。而國際發展知識中心和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的設立就是落實這些倡議和建議,重視、支持和貢獻發展議程和南南合作的具體行動和措施。
習主席在出席聯合國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動期間,除了宣布援助、捐款、免債等一系列行動和措施外,成立一個中心和一個學院的意義可能更為重大和深遠。這里將是一個總結中國的發展理念和發展經驗、研究中國的發展道路和發展模式、分析中國的發展戰略和發展政策、提出發展的中國倡議和中國方案的地方,也就是為中國主導南南合作和引領全球發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因此,在中心和學院的建設中,有幾點非常重要:
第一,在發展問題上做文章。首先需要認真研究什么是共同發展、什么是可持續發展,也就是哪些是真發展、好發展,如何實現真發展、好發展;研究中國發展與周邊發展、地區發展和世界發展的關系;研究中國和世界發展面臨的主要威脅;研究發展與安全、發展與人權、發展與環境和社會的關系。
第二,在核心競爭力上下功夫。一方面比較研究各國在發展和南南合作實踐中的特點和做法,發現和推廣高效實用的發展經驗和項目,另一方面聚集和培育中國在南南合作和發展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和優勢,如培育可供南南合作的高質量旗艦項目和示范工程,通過技術產權交易、南南發展博覽會等途徑和方式加以推廣。
第三,在國際化和網絡化上花力氣。把中心和學院建設成一個國際機構和國際智庫,通過新型和靈活的機制廣攬人才,深入研究各國的國情和發展實踐,并在此基礎上提升為理念、理論和戰略。與國際發展機構和南南合作機構,如聯合國發展系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聯合國南南合作辦公室、南方中心、七十七國集團等建立緊密的戰略合作,與現有比較成熟的類似國際合作項目,如世界銀行-中國發展實踐知識中心、中國-經合組織發展中心,與有待推動的南南合作民間機構等建立良性互動,形成南南合作和發展網絡。
第四,在解決方案上找亮點。中心和學院主要不是一個學術研究機構,而是要通過研究、交流、培訓為南南合作和國際發展合作提出解決方案。通過研究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戰略,找到實現發展戰略對接的可行方案,包括中國的“一帶一路”如何與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戰略對接,如何與南南合作和2030年發展議程進行對接。重點是為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和小島嶼發展中國提供具有針對性和借鑒意義的解決方案。 (作者:國平)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習近平訪美 南南合作 聯合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