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圖說 圖說
甲午海戰沉船“致遠艦”黃海被發現 證據是啥?
>>鏈接
“丹東一號”身份之謎
鴨綠江口西南約50公里丹東黃海海域,曾為1894年中日甲午海戰時的交戰海區。121年前,清北洋水師有4艘戰艦沉沒在甲午海戰交戰區,它們是致遠、經遠、超勇和揚威艦。在甲午海戰中,鄧世昌所率的“致遠”艦為掩護受到猛烈攻擊的旗艦“定遠”,毅然沖向敵軍戰艦,全艦官兵除7人獲救外,全部壯烈殉國。
2013年11月、2014年4月,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在該海域進行水下考古調查,重點是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大東溝海戰沉沒戰艦。2014年,考古人員發現了一艘疑似中日甲午海戰沉沒戰艦,由于對其具體身份尚不十分明確,故將其暫命名為“丹東一號”。
2014年8月至10月,兩機構再次啟動對“丹東一號”沉船的水下考古調查工作。運用科技手段,推測出沉艦體量約為1500噸,埋深3米左右。鐵質殘片所用的鐵(鋼)板材料為炒鋼。通過大量的抽沙與測繪,已陸續確認沉艦兩側弦邊、艉部、桅桿及部分沉船遺物。在沉船現場還陸續發現鋼炮(主炮)、子彈、炮彈、10管格林機關炮等。
水下測繪圖顯示,艦體絕大部分深埋于沙下,探明長度從桅桿至艉部約50米,寬約9米至10米,船體外殼為鐵板構造。鐵板以鉚釘連接,兩側舷邊多因崩塌而平攤沙層中。船體外輪廓形態尚可,但船艙受戰火及其他因素影響受損較大。抽沙后,填土中多見碎木板、彎曲移位的鐵板,并有多處火燒跡象,這些均與史料吻合。
根據此前掌握的證據,有關專家傾向于“丹東一號”就是“致遠”艦。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發現致遠艦 甲午海戰沉船 丹東一號 瓷器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