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財經觀察:中企投資美國正在加速
新華社紐約9月20日電財經觀察:中企投資美國正在加速
新華社記者王乃水 李銘 徐靜
2014年中國首次成為資本凈輸出國。進入2015年,中資企業國際化勢頭不減,尤其在美國這一被很多國內企業視為門檻最高的市場上,中資企業已保持了連續多年的快速發展勢頭。
但總體看,中企在美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中企在美投資的規模和比重與歐洲、日本甚至韓國相還有很大差距,這與中國的經濟地位并不相稱。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在增強互信的基礎上,中美經貿合作有望躍上新臺階。
投資美國正加速 涓涓細流將成河
美國榮鼎咨詢公司7月份發布的報告顯示,近年來中企對美投資呈現加速態勢。中企對美直接投資已由2008年前的不足10億美元增至2014年的120億美元,連續第二年突破100億美元大關。預計2015年,這一趨勢仍將延續。5年前,中企在美雇傭員工人數僅為1.5萬,現在已激增至8萬。
目前,中國對美投資總額已超過460億美元。榮鼎咨詢公司聯合創辦人丹尼爾·羅森預計,到2020年,中國對美投資將達到2000億美元。
在投資方式上,兼并收購以及成立合資企業等受到較多中企青睞。根據美國中國總商會針對上百家中企的調查,有42%的企業選擇并購作為主要投資模式。
華海美國首席執行官杜軍說,通過兼并收購快速打開市場是中企進軍美國的一個很好方法。收購美國壽科健康公司,不但填補了華海美國制劑業務的空白,熟悉美國市場文化的壽科健康銷售隊伍還為華海實現自主銷售提供了堅實的平臺。
盡管已經有一批中資企業在美國市場成功發展,但中企在美投資總額所占比重與中國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還很不相稱。美國商務部下屬的經濟分析局數據顯示,2010年至2013年所有外國對美投資中,來自中國的投資占比不到1%。
美中關系全國委員會主席斯蒂芬·歐倫斯說,投資是中美雙方增強交流互信的重要橋梁。相對于兩國的經濟規模,目前中國對美國的投資還只能算是涓涓細流,但未來有望匯成一條奔騰的大河。
民企成為主力軍 雙向互補特征顯
在這一波中企投資美國的浪潮中,民營企業擔當了主力軍。美國中國總商會的報告顯示,美國相對成熟的行業結構和運作規則為中國私營企業提供了更大的機遇。目前,私營企業對美投資已占據到中企在美投資總額的80%以上。
自1994年進軍美國以來,作為汽車零部件供應企業,萬向集團美國公司通過實施“市場營銷本土化、管理體系本土化、資本本土化”等戰略,成功進入美國主流市場,目前已在美國設立28家工廠,成長為美國中西部最大的中資企業。
萬向集團美國公司總裁倪頻說,中美經濟結構和發展階段有很大差異,經濟具有很強的互補性。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這種互補性帶來的資源整合效應將在企業運營中轉化為獨特的比較競爭優勢。
如果說早期中國對美投資更多地體現在產業鏈低端對高端的補充上,那么現在,中企與美企、高端與低端之間均已顯示出雙向互補的特征。
美國是科技強國,但并非在所有領域都擁有領先技術。用比亞迪董事長兼總裁王傳福的話來講,比亞迪對美國電動大巴領域的投資就“填補了美國的技術空白”。
王傳福說,在電動大巴領域,比亞迪在美國市場上沒有競爭對手,目前比亞迪的電池技術領先全球同行業其他企業3至5年。
在近期廣受關注的中美高鐵合作中,中方無疑也是占有技術優勢的一方。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苗頭是,成本管理也已成為目前一些中企決定赴美投資的關鍵因素。作為全球第二大汽車玻璃生產商,福耀玻璃在美啟動了逾4億美元的投資項目。該公司董事長曹德旺解釋說,受美國石油、電力等資源成本低于中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即便美國的人力成本明顯高于中國,目前福耀玻璃仍可實現在美生產成本低于中國。
交流互信需加強 投資合作惠雙方
不可否認的是,由于一些美國政客的偏見,中企對美投資之路并非一帆風順。美國中國總商會的調查顯示,有11%的受訪中國企業曾因擔心“政府審查”而放棄投資項目。
而這種擔憂并非空穴來風。僅在2013年,就有21起中企在美并購投資案被由美國財政部牽頭的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調查,使中國連續兩年成為全球接受CFIUS審查最多的國家。
美國史帶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莫里斯·格林伯格說,中企在美投資帶來了資金,促進了就業,這對美國是好事。但目前中美兩國在對方國家投資包括科技在內的某些行業時,仍會受到一些法規限制。格林伯格希望,大部分的限制能夠被取消。中美雙方相互投資越多,越有利于兩國經濟。
彭博有限合伙企業創始人、美國紐約前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表示,中美經濟合作不是零和游戲,雙方可以通過良好的交流與合作實現雙贏。
事實上,在當前全球經濟形勢十分不明朗的情況下,作為全球前兩大經濟體,中美對全球經濟影響日益廣泛深入。中美雙方摒棄成見、加強交流、深化經貿合作,不僅有利于兩國經濟,也必將惠及全球。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企投資美國正在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