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景區門票價格管理體制亟須改革
原標題:景區門票價格管理體制亟須改革
隨著旅游消費的普及,近年來,景區門票價格成為輿論關注的熱點話題,幾乎每到旅游旺季,都會掀起一番熱議。近日便有媒體指出,根據國家發改委2007年關于“旅游景區門票價格調整頻次不低于3年”的要求,三年一輪的限期即將結束,不少景區已經提出或者正在醞釀門票上漲動議。消息一出,再次將景區門票價格問題推向風口浪尖。
實際上,景區門票價格,不僅是公眾和媒體關注的熱點,也是有關部門管理的焦點。除了國家發改委的“禁漲令”之外,國家旅游局也先后采取各種措施,試圖規范景區門票價格行為。以今年為例,年初在全國景區系統啟動“旅游價格信得過景區”創建活動,近日又通過中國旅游景區協會發出倡議書,要求各類旅游景區共同抑制門票過高過快上漲問題,并嚴格要求所有5A、4A級景區原則上不得上調門票價格,將景區門票價格作為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和復核的重點考核指標,實行一票否決制,同時加大對“旅游價格信得過景區”承諾單位的門票價格監督。相信這些嚴格的舉措,一定能在短期內取得明顯效果,但是否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似乎并不樂觀。
客觀分析,影響景區門票價格以及人們對其感知的因素很多。核心資源屬性、景區管理體制是其中極為重要的兩個因素。
核心資源屬性決定景區的產品屬性,是影響景區門票價格最為關鍵的因素。根據核心資源屬性,可將景區大體劃分為遺產型、社會型和商業型三種類型。遺產型包括世界遺產(世界自然遺產、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和文化雙遺產、世界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風景名勝區、國家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社會型包括城市公園、博物館、科技館、美術館、城市地標景觀、商務游憩區等;商業型包括主題公園、游樂場、度假村等。在我國近200家5A級景區中,商業型景區僅占一成左右,其余近九成都是依托于獨特的自然資源、文化遺產和城市公共設施等吸引游客、開展經營的。顯然,這些景區(遺產型和社會型)屬于準公共產品。
景區管理體制決定景區經營的資金來源和門票收入的分配方式,是影響景區門票價格的另一關鍵因素。我國旅游景區管理體制較為復雜,從行政管理和經營管理兩個角度出發,大致可分為事業單位型、地方政府主導型、非國有企業主導型和混合管理型四種類型。事業單位型景區由事業單位直接管理,其經費來源主要依賴于財政撥款;地方政府主導型景區內,一般設有政府行政管理機構,同時由國有(控股)企業負責具體經營;非國有企業主導型,包括兩種情況,一是地方政府僅負責行政事務,景區經營由非國有性質企業承包經營,二是景區由非國有企業投資經營;混合管理型景區的管理則由當地政府有關部門、國有企業、其他性質企業、當地社區等共同參與,門票收入由相關主體按比例分配。我國近150家具有準公共產品性質的5A級景區中,大多數采用地方政府主導型管理體制,其次為事業單位型管理體制。
可見,準公共產品類景區的屬地管理是我國景區管理的主體。從核心資源屬性角度看,目前我國對于具有準公共產品特征的景區尚沒有統一、明確、完善的價格管理制度,相關法律法規相對分散、含糊,針對門票定價原則、方法、依據、程序等的法律規定也不完善。因此,面對此起彼伏的景區門票漲價熱潮,有關部門只能依靠行政命令的方式施以“一刀切”、“遏制性”的管理。從景區管理體制角度看,中央政府在景區管理中主要負責行業管理和宏觀指導,具體的資源保護、景區開發、日常維護、社區管理甚至經營事務均由地方政府負責。與此相應,景區門票的定價權利也歸地方政府所有,而根據現行稅制,景區門票收入最大的收益方是地方財政。因此,地方政府在提高景區門票價格方面既有強烈的沖動,也的確面臨現實的壓力。
小小一張景區門票,看似個簡單的價格問題,實際是復雜社會經濟問題的折射。對于我國2萬余家景區而言,門票價格孰高孰低,是否合理,該漲與否,如何調整,不可一概而論。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研究并推進景區門票價格管理體制改革,以及更重要地,研究和推進其背后的景區管理體制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景區 門票 漲價 發改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