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國內乳企慘淡下滑 去國外找出路

2015年09月06日 15:14 | 來源:經濟觀察報
分享到: 

  國內乳業增速放緩期來了。近日公布半年報的多家乳企中,接近半數企業上半年同期都呈現增速放緩趨勢,連蒙牛、貝因美、三元都未能幸免。

  關于放緩因素,一個業內普遍的認同點是中國現代奶業發展滯后。

  一邊是巨大的用奶需求,一邊是奶業發展跟不上時代,這其中的矛盾體現為企業生產成本越來越高,奶牛的養殖效益降低,一些企業效益下滑。而解開這些癥結的最好方式或許只能是乳企加快轉型升級。

  增速放緩

  乳業市場一直有著激烈的競爭,競爭必然導致企業利潤格局的變化。

  截至到9月1日,在已經公布半年報的14家乳企中,接近8家乳業的營收及凈利潤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據貝因美上半年報公告顯示,其凈利潤虧損達1.02億元。去年貝因美的業績同樣出現下滑,而今年的形勢更加明顯,同比下滑高達195.51%。澳優乳業的半年報同樣顯示,公司上半年業績出現下滑。雖然今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9.12億元,但同比下降達2.6%;凈利潤為4050萬元,同比下滑24.3%。合生元的半年報也顯示,營收同比減少達10.3%;凈利潤約為2.05億,同比下滑34.4%。

  其中三元乳業的業績下滑,或許是在眾多乳企中最超出市場想象的。據三元半年報示,公司上半年營收22.3億元,同比下降0.85%;凈利潤為4957.75萬元,同比下降達72.31%。

  而在這些業績增速下降的氛圍中,蒙牛、光明的業績卻顯得較為“詭異”。上半年蒙牛乳業營業額255.64億元,同比下降1.1%;但凈利潤達13.39億元,同比增長27.7%。光明乳業營收100億,同比增幅接近2%;凈利潤達2億,但凈利潤同比卻下降接近4%。

  對于多數企業營收及利潤下降這一趨勢。部分乳業界人士認為,或許國內乳企增速放緩的時代來了。

  有消息顯示,三元的下滑部分因素源于北京市場的變化。如上半年北京市場營收同比下降7.96%。部分業內人士認為,這源于宏觀消費環境低迷,這也使得從2014年開始,國內原奶的價格持續下滑。同時,北京液態奶市場競爭格局空前激烈,在各大奶企角逐北京這個大市場的同時,現代牧業也將工廠放在了三元的重要領帶內張家口。此后,北京地區重要的常溫奶和低溫巴氏奶的競爭異常激烈。雖然三元不斷加大推廣力度,但其面臨的壓力一直未減輕。

  而貝因美對于凈利潤大幅下降的解釋為,公司業務轉型尚未完成,國內電商、“海淘”搶占市場份額,使大賣場、超市等傳統零售渠道市場份額面臨挑戰。

  澳優乳業的下滑因素官方解釋同樣為內部結構調整所致,據其介紹,主要是因公司改變策略,將業務重心由利潤率相對較低的貼牌業務及合約制造業務,轉移至利潤率較高的自家品牌業務。在這更替中,業績暫時出現下滑。

  上半年奶粉企業業績都在明顯下降,而毛利相對低的乳品卻給蒙牛帶來穩定的增長業績。據了解,上半年蒙牛自身本部營業額達244.03億元,同比增長0.5%。這一業績增長主要來自特侖蘇、優益C、冠益乳及純甄等品牌的增長拉動。而銷售額的下滑則主要受雅士利拖累,據業績報表顯示,雅士利銷售額較上年同期下降24.86%。在乳企超過半數的下降的格局下,業內人士分析,或許乳業增速放緩的時代來了。

  奶業大環境

  業內人士認為,縱觀上半年乳企的走勢,在激烈競爭的背后則是企業格局重構的迫切發展訴求。

  事實上,在上半年乳企的發展結構中可以看出,雖然常規奶的利潤已較薄,但仍然是企業業務格局中的主力。雖然放緩各有各的問題,但行業大背景仍然是影響的主動力。

  日前召開的乳業D20峰會上,乳企人士透露,目前中國奶牛達1400萬頭,牛奶產量在3500萬至3800萬噸的水平上,位居世界第三。人均奶類占有量,從1978年不足1公斤,提高到2014年的33.8公斤。而雖然乳品消費人均上升到了33公斤,但只是發展中國家人平均乳品的二分之一。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品的需求仍有較大空間。

  這一矛盾首要的體現點為,國內消費者對乳品的信心不足。或許這是三聚氰胺事件的后遺癥,自三鹿奶粉含三聚氰胺嚴重超標事件發生后,雖然農業部連續多年不斷提高質量要求,但這一隱憂仍存在于老百姓心中。

  據了解,農業部已連續七年實施生鮮乳質量監測計劃,均大幅高于國家藥準,三聚氰氨等違禁添加素保持在百分之百監控范圍內。雖然近年來,國內多個乳品企業的多款產品在國際乳制品質量評比中獲獎,或者通過國際權威機構的認證,但國產乳品的質量問題依舊讓老百姓懷疑。

  其次,乳企的生產成本居高不下,奶牛養殖效益低,效益下滑。眼下市場上原奶價格浮動頻繁,奶牛的養殖效益逐漸降低,部分地區甚至出現倒奶和殺奶牛的現象。

  而在這些矛盾的背后,隱藏的促導因素則是奶業發展中面臨的轉型升級之痛。

  據了解,2014年全國100頭以上奶牛規模達到了45%,機械化達到90%,分別比2008年提高了25%和35%,年產9噸以上的高產奶牛超過130萬噸,養殖小、散、低的局面得到改變。全國有1.3萬個奶牛專業合作社,乳品企業自建和奶源基地超過20%。

  雖然大環境有了較大改變,但在質量安全和生產水平上距離國外的先進奶業還有不小的差距。乳業專家宋亮認為,戰勝這些困難和挑戰,首先要把好質量關,同時加強行業自律,建立和諧奶業,企業應該勇于承擔社會責任,引領行業發展,積極創建一流品牌,帶動奶農共同致富。特別是當前賣奶難,希望乳品企業按照合同,保證收購,善待奶農,不再發生企業拒收鮮奶,奶農倒奶殺牛的事件。

  事實上,在乳企市場競爭格局重構的同時,乳企、奶農等鏈條中的參與者們也同樣進行著利益的博弈。對于乳企、奶農這對利益體,宋亮建議形成利益風險共同體。

  宋亮稱,養殖與加工構建“利益共享、風險分擔”合作模式,將是實現農業與食品加工業利益有效分配的基礎,從而推動種植、養殖、加工互補發展,一個包含種植、養殖、加工的全產業鏈良性運行的產業組織模式將極大提升中國農牧業的質量水平,極大降低生產、運行成本。

  同時,國內企業也應重視對國內奶源質量的提升。中國作為世界第三大乳品消費市場,如果國內奶源萎縮,未來中國乳企在國際市場的資源控制也不會穩定。“就目前市場來說,企業們應該加快推進低溫產業的快速發展。長期來看,國內乳資源與國際乳資源存在分工趨勢,這點從日本等國發展歷史可以看清楚,為保護本國乳業發展,大力推進低溫產業是勢在必行,同時期望政府加快國內相關產業標準升級,推動乳資源盡快分工。”宋亮稱。

  向外學習

  或許,在國內競爭慘烈的背景下,國際化不失為一條出路。國際化就是中國乳企直接采用國外純天然的優質乳品,并在當地落地深加工,隨后乳企即可在當地直接銷售,也可以引入國內市場。

  據了解,伊利、蒙牛、光明企業率先帶頭,已經開始在大洋洲、歐洲、美洲布局奶源基地。

  據了解,今年以來光明食品海外業務的毛利率優于整個集團的平均毛利率,高出6個百分點以上。據內部人士羅列,今年3月份光明收購以色列食品企業特魯瓦 Tnu-va77%股權完成交割;6月,簽署全資收購西班牙食品分銷商米蓋爾MIQUEL公司100%股權;光明乳業圍繞集團牧業資產重組、通過定向增發擬將特魯瓦裝入光明乳業;光明食品集團在德國與德意志銀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收購西班牙食品分銷企業米蓋爾等等。

  而蒙牛也在加快國際化的布局。2014年初,蒙牛就利用伙伴,特別在歐洲和美國的養殖業的伙伴,以及全球行業專家為牧場提供專業、系統的培訓,希望向行業輸送一批技術與管理并重的人才,提升牛奶的品質與產量。直到去年已經有100多名牧場主順利畢業。

  此外,蒙牛還建設了國際化示范牧場,引進新西蘭乳業公司把牧場的管理當作制造工廠的管理,進行質量的審核,對上游牧場按照制造業的體系來進行整個質量審核。

  而在資本運作與奶源資源的擴張中,蒙牛、伊利的舉動也較為大手筆,去年伊利的大洋洲乳業基地已經揭牌。據業內人士透露,后續的資本擴張仍在布局中。而蒙牛也不甘落后,在今年旗下雅士利品牌收購外資乳品品牌多美滋后,據業內傳,后半年還有大手筆。

  業內人士認為,更多的乳企應該走出國門向國外企業學習,只有加速轉型升級才能增強競爭力。而中國乳企在國際上的歷練或許有助于提升它們在整個乳品市場的競爭力。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乳制品 三元 蒙牛 貝因美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五月综合网 | 亚洲欧美中文第一页 | 女同女同精品一区二区 | 中国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香蕉国产精品网站 | 在线精品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