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合理用藥合理用藥
立秋后進補用點黃芪
立秋之日,我接到一個電話,是勸我喝黃芪粥的。打電話的是我數十年在鄉村行醫的大姨夫。老先生80多歲了,很關心我的健康。大姨夫在電話中說:今日立秋,立秋后還是伏天,暑氣仍然強勁,伏天最耗傷人的正氣。氣溫高,出汗多,體內正氣隨著汗水往外走,造成氣津兩虛。伏天濕氣重,也影響脾胃的運化,導致脾氣虛,消化功能減弱。所以,民間有句話說:一夏無病三分虛。虛者補之,要增強人體的正氣,就需要在三伏天進補。此時進補是緩補,不是大補。所謂貼秋膘,大吃味厚的美食佳肴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此時最適宜服用的是黃芪。明代醫學家李時珍說它是“補藥之長”;《本草求真》中,黃芪被推崇為“補氣諸藥之最”。黃芪補中氣,相對溫和,效果卻很突出,比人參的固表作用更好更強。此外,黃芪還有擴血管、降血壓、防治中風、增強抵抗力、預防感冒等作用。吃黃芪, 宜用清淡之方,而最簡便的辦法就是喝黃芪粥。用黃芪水配以薏米、綠豆、扁豆、蓮子以及紅棗、枸杞熬制的粥,補而不烈,循序漸進,益處很大。
大姨夫以為我不懂,其實,黃芪或黃芪粥,對我來說,早就不是陌生之物,許多年前我對它就有了粗淺的認識。記得那是1985年的初秋,我作為《空軍 報》的記者,去內蒙古的一個邊防雷達連采訪。連隊駐扎在戈壁沙漠深處,環境很艱苦,物質條件也很差。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連隊幾十號人身體都棒棒的,兩年 多竟沒有出過一個病號,沒有一位戰士因身體不適影響戰備訓練。我問指導員有什么經驗,指導員沒多說什么,就領著我去了野外。野外到處都是低矮的紅柳叢和一 些不知名的植物。他指著紅柳旁邊生長著的一株羽狀復葉、開著串串黃花的植物說:“野生黃芪,就是這東西幫了大忙。這地方什么都不長,但野生黃芪很多。”指 導員是江蘇人,出身于中醫世家。他說,當一名連隊的主官,保障戰士的健康是最重要的任務。他知道黃芪的滋補功能,就經常讓伙房煮些黃芪水,規定全連干部、 戰士每天至少喝一碗;有時還用黃芪水做湯、熬粥、下面條。黃芪水和用黃芪水做成的食物微甜,味道也不差,戰士們很是喜歡。
采訪結束離開雷達連時,指導員特意送給我一小把野生黃芪。他說:黃芪確實不是貴東西,但肯定是好東西,送給你做個紀念吧!
編輯:趙彥
關鍵詞:立秋進補 黃芪 黃芪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