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張炯論我國反法西斯戰爭文藝的偉大精神:銘記歷史 全民奮起

2015年08月24日 08:10 | 作者:張炯 |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銘記那戰火紛飛、全民奮起的年代

  ——論我國反法西斯戰爭文藝的偉大精神

  演講人:張炯

 

1

 

▲張炯

  ■演講人簡介:

  張炯先生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作家協會名譽副主席,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理論批評委員會主任。著有專著和評論集《創作思想導向》、《毛澤東與新中國文學》、《文學多維度》、《論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文學透視學》等20余種。主編有《中國文學通史》12卷、《新中國文學史》上下卷、《臺港澳暨海外華文文學書系》12卷等。出版有《張炯文存》10卷。

  編者按:

  在中國人民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偉大斗爭中,文學、戲劇、音樂、舞蹈、美術、電影等文藝作品發揮了巨大的鼓舞激勵作用。時光荏苒,這些文藝作品依然有廣泛的影響力,許多經典更是成為我們銘記歷史、紀念思考的象征,而這段歷史歲月今天仍然為文藝家們所書寫……本期講壇邀請著名評論家張炯先生講述反法西斯文藝所蘊含的精神與品格。

  ■精彩閱讀:

  □反法西斯戰爭文學把中國文藝的戰斗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使文學在動員全民抗戰上起了極大的精神鼓舞的作用。

  □就像堅固的磐石在任何打擊下不但不變形,而且會發出耀眼的火花一樣,人民英雄也在非凡的斗爭中迸射火星,茁壯成長。這樣的英雄形象在文藝作品中得到熱情的描寫和表現,理所必然。

  引言:世界反法西斯戰爭雖然已過去70年,但那戰火紛飛、全民奮起的年代,它的歷史歲月和文學藝術表現,仍然活在我國各族人民的心中,也會永遠被世界進步人類所銘記。這場由德意日法西斯軸心挑起的戰爭,激起全世界人民的憤怒和反抗,并且最終以侵略者的失敗和反法西斯各國聯合戰線的勝利而結束。這場戰爭給我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也帶來空前的考驗和鍛煉。河山淪陷,民族危亡,使百年來不斷蒙受侵略的中國人民驚醒起來,走向團結戰斗。我國文藝家也奮起投身其中,并使這場戰爭悲慘而壯烈的畫卷以及中華民族抗擊侵略者的英勇氣概和業績,都深深地留存在半個多世紀來的中國文藝作品中,特別是留存在《世界反法西斯文學書系》50卷和《大后方文學書系》、《解放區文學書系》等大型叢書和大量戲劇、音樂、舞蹈、美術、電影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特別是我國的抗日戰爭,是中國20世紀文學藝術所描寫的最重要的題材之一。這方面的作品不僅燃燒著血與火,也燃燒著中華民族反抗侵略、保衛和平、爭取民族獨立與自由的偉大精神,非但當年鼓舞全國軍民去浴血奮戰,而且激勵一代又一代中華民族的子孫去為反對邪惡的黑暗勢力,追求美好光明的未來而斗爭。

  充滿戰斗性的文學藝術

  只有奮起抗擊,才是對侵略者的最好答復。反法西斯戰爭使中國文藝空前地加強了自己的戰斗性,成為時代的戰鼓和號角。

  我國有過各種各樣的文藝作品,但憂國憂民、抒發豪情壯志的作品卻總如長虹一樣貫穿于國家漫長的文藝史中。反法西斯戰爭使中國人民和文藝家在慘烈的經歷中痛感必須團結起來,必須以筆當刀槍。這場戰爭中文藝戰斗性的加強與我國文藝家當時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實現大團結分不開。抗日戰爭使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實現了第二次合作,1938年3月27日,經共產黨員作家陽翰笙等的多方協商籌備,在漢口成立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由國民黨員邵力子擔任主席,500多位文藝家出席會議,并選出郭沫若、丁玲、老舍、胡風、巴金、朱自清、田漢、郁達夫、胡秋原、陳西瀅、張恨水、茅盾、夏衍、張道藩、王平陵等45人為理事,周恩來出席講話。由于文藝界走向大團結,就有可能同仇敵愾,共同把筆鋒對準日本侵略者,針對侵略成性的法西斯主義。

  詩歌、短劇、戰地通訊和報告文學成為當時文藝的輕騎兵。詩歌中像田間的《給戰斗者》、艾青的《向太陽》;短劇中像崔巍、張瑞芳演出的《放下你的鞭子》;還有報告文學中眾多作家的作品,都以充沛而昂揚的戰斗激情,或控訴敵人,或歌頌抗戰。各戰場的情況成為報告文學報道的重要內容,當時許多作家參加戰地服務團,許多藝術家參加抗日演出隊。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抗戰文藝運動如火如荼,成為當時吸引廣大文藝工作者的史無前例的最為波瀾壯闊的景觀。在延安、晉冀魯豫各人民抗日根據地有廣泛的反法西斯文藝創作,丁玲、周立波、沙汀、何其芳、孫犁、劉白羽、魏巍等著名革命作家都寫過戰斗的篇什。在大后方,國民黨統治區也有大量愛國作家用自己的筆去戰斗。巴金曾以《火》命名自己的長篇“抗戰三部曲”,老舍的長篇小說《四世同堂》也是抗戰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的篇章。在日本侵略者占領的淪陷區,抗戰文學在侵略者的高壓下不斷破土而出。19世紀末即被日本占領的臺灣,不但反抗侵略者的斗爭屢起屢伏,抗爭的文藝也絡繹不絕,如賴和的《斗鬧熱》、《一桿“稱仔”》,楊逵的《送報夫》、《模范村》和吳濁流的長篇小說《亞細亞孤兒》等都是揭露日本侵略者暴虐統治和喚起抗爭的代表作。“九一八”事變后,東三省相繼淪陷,抗爭的文學立即崛起,羅烽、舒群、山丁等作家都有許多創作。在魯迅幫助下出版的蕭軍的《八月的鄉村》和蕭紅的《生死場》更是這方面著名的長篇。上海被占領后的“孤島文學”在太平洋戰爭爆發之前更以眾多作品構成我國反法西斯戰爭文學的重要一翼。當時留在上海租界的知名作家鄭振鐸、李健吾、許杰、柯靈、于伶、陸蠡等都堅持民族氣節,為孤島抗爭的文學作出自己的貢獻。隨著戰事的發展,茅盾、夏衍、胡風、宋之的、蕭紅等大批作家還從大陸先后來到香港,使香港與內地的桂林、重慶一樣,一時文化人云集,成為抗戰文藝勃興的營地之一。

  反法西斯戰爭文學把中國文藝的戰斗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使文學在動員全民抗戰上起了極大的精神鼓舞的作用。毛澤東在1942年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文學藝術可以作為“團結人民、教育人民、打擊敵人、消滅敵人的有力武器”。這個論斷正是對當時文藝實際情況的生動概括。

編輯:玄燕鳳

01 02 03

關鍵詞:張炯 反法西斯戰爭 文藝 文學作品 精神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五月天视频网站在线视频 | 亚洲综合久久夜AV | 中文字幕在线观看第一页 | 亚洲日韩日本一区二区 | 亚洲精品视频中文字 | 亚洲午夜尤物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