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陶勤:以美術的方式讓世界了解中國
——為“紐約會客室”電視訪談而作
中美嘉賓為開幕式剪彩
今天,非常榮幸有機會應邀到訪《紐約會客室》 ,談談“以美術的方式讓世界了解中國” ,我想這個話題需要涉及兩個詞:距離、和諧。
一、 文明的流動性不均
先說說“距離” ,雖然中美之間有直達航班,但從北京到紐約仍需飛行13個小時。中美相隔遙遠,不僅是地理意義上的遙遠,也有文化和文明上的遙遠。這個世界的基本問題是,貨幣流動性過剩,而文明的流動性不均。較之西方文明對中國的影響,中華文明在西方的影響非常有限。文化和文明的遙遠可能會加大地理距離。
一位中國常駐歐美的記者20多年前曾說:中國文化海外認知度整體偏低。西方人對中國文化的印象只有可憐的幾樣:熊貓、功夫、兵馬俑加上雜技,再有就是中國餐館,以及唐人街上成堆廉價的工藝雜品店。這些年情況有所改善,但還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其原因在于中國的“軟實力”作用發揮不足。這里所謂的“軟” ,一是指感性形象的審美力,依靠的是文學藝術的浸潤,二是指開放兼容的包容度,以展現一個民族的文化韌性與深度。
全國政協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藝術基金理事長蔡武,中國常駐聯合國大使劉結一,中國美協主席劉大為等共同參觀展覽
二、 西方對中國認識的3個階段
大家去美術館參觀,可以看到,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印度的燦爛文明今天都已經“香銷玉殞” ,只有五千年中華文明一脈相承,綿延不絕。西方對中國的認識,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 17世紀后期至18世紀,志在啟蒙的西方哲人們對具有理想氣質的中國文化多有贊賞。英國女詩人蒙泰古曾在1740年寫道:“我們已經厭倦了優雅勻稱的希臘式藝術,厭倦了豪華氣派的哥特式藝術,必須去尋找飄逸達觀、注重意境的中國藝術趣味。 ”歷史學家湯因比曾憧憬,如果可以停留在歷史上任何時候的任何地方,那么他會選擇停留在一千年前中國唐朝的絲綢之路,“因為在那個歷史點,所有的文化、宗教和種族的人民融合交匯、和平共處。 ”
蔡武、劉大為同紐約官員交流
第二階段, 19世紀至20世紀末,西方人用黑格爾式的眼光“認識”中國,認為中國文化是停止的、不發展的。在西方人的印象里,小腳、辮子、鴉片加上酷刑,這些經常出現在西方人視野中的中國繪畫里的東西,常常成為“中國象征” 。
第三階段,最近二三十年,中國的迅速發展,被西方世界認為是巨大的挑戰。一位外交官曾經有過這樣的表述,新中國頭30年是解決“挨打”問題,第二個30年是解決“挨餓”問題,今后30年要解決“挨罵”問題。在當今中國快速發展之時,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并沒有同步增長。作為一個新興的社會主義大國,中國在國際上正遭受著極為嚴苛的審視,大多數西方民眾對中國抱有片面而刻板的印象。中國要改變人們的誤讀,就亟需樹立民族進步、文明開放、有親和力和吸引力的國家形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國需要更多地了解世界,世界也需要更多地了解中國” 。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近,心相近在于文相通。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說:“好作品能讓海外讀者摘下‘眼鏡’讀到他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文化的力量,就是拉近并打動人心的力量。心相近,可以縮短地理的距離。這一點,美國做得相當出色,令世人矚目。
三、 中華民族的文化特性
中國美協代表團與邦瀚斯代表合影
下面該說“和諧”了。認識中華民族的文化特性,可首推一個“和”文化。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耕讀文化使我們的先人普遍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我們追求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和諧。天時、地利、人和,是中國人認識自然、理解社會之基本規律,也被認為是成就偉業之必備條件。如果說哲學是民族之魂,那么文化藝術就是一個民族的臉面,是塑造國家形象的主要方式。哲學和藝術是人的精神存在的標志。自古以來,每一個藝術家都以一種世界觀,或一種哲學,指導自己的藝術實踐。中國畫家正是以“天人合一”等“和”文化思想指導著自己的藝術實踐。
四、 中國美術對各國傳播的切身體會
劉大為、陶勤等同紐約前州長大衛·彼德林(David Paterson)在金獎作品前合影
2007年,中國美協代表團在挪威舉辦主題為“中國藝術與傳播”的講座時,有聽眾問:“藝術對我們了解信奉共產主義的中國有什么作用? ”我們用生動圖像作答,藝術的功能不是向受眾灌輸某種理論和道德說教,而是通過感人的細節讓人們有所觸動,逐步縮小認知和心理的鴻溝,實現春風化雨的浸潤。哥倫比亞著名作家馬爾克斯有句名言:“你想了解一個民族嗎?那就去讀它的文學吧。 ”更何況美術不用翻譯,一圖千言,以圖像言說的方式,形象直接進入受眾的眼簾,它不需要任何中介,它本身就是中介。在這個讀圖時代,打開了解中國社會的視覺通途,用藝術的語匯傳達友好和諧的理念,以美術的方式讓世界了解中國,具有首當其沖的重要性。藝術作品是人性的畫像,是民族性格的形象注解,通過一些傳世的藝術品,外國觀眾可以直觀地了解中華民族。從《清明上河圖》和楊柳青年畫的歡樂、喜慶,可以看到中國人對平安和諧、富足生活的強烈愿望;從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國人無論是在太平歲月,還是在苦難年代,都能保持平和、從容的態度;從萬里長城,可以看出中國人對和平的永恒祈求;從繪畫中撫琴、對弈、飲酒、品茗時的詩意氛圍,可以看到中國人崇尚柔和優雅的生活品味;從20世紀老上海的月份牌年畫,可以看到中國文化對外來文化的包容親和。總之,傳統藝術可以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由來已久的精神世界和審美趣味,而出品原作的當代藝術家以畫筆或黏土,描繪塑造出一個當下的中國,很自然會引起外國觀眾對中國的探究之心。中國歷代文人都在夢想協和萬邦的理想社會,而共產主義追求物質豐富、社會公正,其實宗旨就是“人類大同”的共同目標,只不過還需要許多代人的努力。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充滿天人合一的和諧理念,正是當今世界最需要的東西。在場的挪威外交官感慨:“文化人能比政治家得到更多的聽眾。 ”
外交部文物藝術品調研團蒞臨開幕式現場以示祝賀
日本畫家加山又造稱:“水墨是人類歷史上所創造的最高繪畫藝術。 ”對看慣了逼真寫實的油畫的西方人來說,一看到中國的傳統寫意水墨風景——在水墨蒼茫的煙靄中呈現出來的一片朦朦朧朧像抒情詩一樣的東西,這種表述生命感悟的畫中詩情的寫意特點,總是能讓他們耳目一新。比利時畫家、詩人米肖曾道出水墨畫風格的畫作特點:“欲露還掩,筆斷意連的線條描繪出遐思的漫游和躍動。有時,畫面中會營造中國城鎮鄉村的節日氣氛,充滿象征意味的內容,詼諧、輕松且不乏智慧。 ”中國美協在國外辦展致力于用“以畫游華”的感覺拉近與觀眾的距離。閑適的生活場景、濃郁的民族風情、灑脫的人生境界,在一氣呵成的線描中,在起承轉合的筆尖下,構成一幅幅天人合一、沉靜怡然的世間美景。一種寧靜和悠閑之感透過點染和皴擦,從畫面中流露出來,在展廳里彌漫,輕柔地按摩著受眾的心靈,讓觀者隨畫家一道,游走于中國大地,感受著遼闊與秀美。也許是中國水墨空靈、深邃、幽靜的審美意境契合了人們在喧囂都市中渴望靜觀自在的精神追求——于是,有不少觀眾表示,參觀了你們的展覽,我想去中國看看。于是,外國藝術家登上黃山,看到“中國山水”的經典景象時,感嘆“終于明白傳統中國山水所表現的意境了” ,仿佛以靈魂的筆墨訪問美學的山水;于是,來華參加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的各國畫家目睹大展的多元包容,對中國的“和”文化有了親身感受,他們說,百聞不如一見,以“和”為藝術靈魂的國度是不會威脅世界的。
中美藝術家、學者出席座談會
水墨畫這一具有代表性的國粹形式,正在引起西方主流社會的關注和認同。卒于1940年的瑞士畫家克利喜歡研究中國藝術,在其創作的一系列風景畫中,樹木、山石看起來如同中國繪畫一樣。當下有一些瑞士人也喜歡研習中國書法、繪畫, 2011年專門成立了以瑞士前總統庫什潘為名譽會長的水墨基金會,他們表示,中國畫反映出的“天人合一”的藝術理念,以及水墨獨有的藝術效果,會得到越來越多歐洲藝術愛好者的青睞。2011年,在歐洲規模最大的專門介紹東方文化的葡萄牙東方博物館,“水墨中國”大展找到了知音。葡萄牙東方基金會主席稱:“無論是傳統的冊頁還是畫軸,作品都明確地表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這乃是這些21世紀畫家的藝術理想。 ”“水墨中國”大展請榮寶齋資深畫師現場示范木版水印制作,由于觀眾興趣盎然,原定晚上6點閉館的東方博物館延長開放到晚上8點。
記者們在新聞發布會上爭相提問
藝術作品不僅是承載美學思辨的載體,更是反映社會變革和發展趨勢的一面鏡子。2012年,中國美協在柏林舉辦美展,主題聚焦中國西部少數民族,作品有表現藏族人民在行使民主權利時的喜悅與神圣,有描述維吾爾族同胞對和諧幸福生活的贊美。中國駐德國大使史明德對此評價說,歐洲人經常問及:“中國經濟發展令人瞠目結舌,中國文化的精神財富在哪里? ”這個展覽就是對此問題令人信服的回答。柏林美協主席蒙德里說,這是中德兩國的一次藝術對話,有助于德國觀眾了解中國社會,尤其是西部少數民族地區的現狀,可以消除盲點甚至偏見。
觀眾傾聽開幕式嘉賓致辭
中國畫親和自然,本是人文交往的情感載體,傳遞對美的感悟,心儀的就是一種高山流水式的應和與共鳴。記述異國風情、描繪域外掠影,是水墨畫走向世界的新視角。美人之美有助于美美與共。去年,促成中美建交的前總統卡特親臨“中國美術家眼中的美國”展覽現場,當看到畫面中的北美大陸融匯了中國山水寫意的意境時,他激動地說:“美妙畫作讓我意識到,美術對推進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相互了解是多么重要。美跨越了宗教、政治和種族,而通過對美的共同欣賞,人們凝聚在了一起。美術擁有一種幾乎稱得上獨一無二的能力,能象征人們之間的信任與友誼。感謝中國美協讓中美建交35周年這一重要時間節點如此令人難忘。 ”
展覽現場的中國傳統民樂演奏
中國第十屆全國美展赴韓巡展時,韓方制作了20余條大型廣告橫幅懸掛在首都的醒目地段,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不少美術院校的教授帶著學生集體參觀,把美術課移到美術館來上。韓國美術評論家金潤洙稱此展“超越了意識形態障礙,這些作品與西歐陳腐的學院派及難解的現代派不同,給我們以清新和寧靜的感動” 。2011年3月,第十一屆全國美展赴日巡展,剛經歷了強震的日本觀眾在表現汶川大地震的中國畫前看得熱淚盈眶,久久不愿離去,那一刻,清晰可見作品已經拉近人心。第十二屆全國美展剛剛結束在新西蘭的巡展,有觀眾稱“羨慕中國美術的發展” 。這次紐約巡展,我們期待著中華清風雅韻潤澤美國觀眾的心靈,拉近彼此的距離。無論是對歷史問題的叩問,還是對生態環境的憂慮;無論是承擔國際維和的使命,還是面對心中的山水;無論是體現多元文化的紐約印象,還是描繪中國各民族的多彩生活,件件展品都有值得品味的深意。我們相信,藝術中人性的溫暖是相通的,心靈與心靈之間的呼應也是可以期待的,心相近,則道不遠。
但愿有一天,中國和美國不再遙遠。
為作品“點贊”
(陶勤 中國美協副秘書長)
編輯:陳佳
關鍵詞:美術 了解中國 “紐約會客室” 電視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