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找準保護方言的定位和力度
今年,教育部、國家語委啟動中國語言資源保護工程,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以語言資源調查、保存、展示和開發利用等為核心的各項工作,針對急需開展記錄保存的漢語方言和少數民族語言,在山西、浙江、福建、重慶4個省市啟動首批漢語方言調查。近日,一項在線調查結果顯示,離開家鄉后,23.6%的受訪者經常講方言,50.7%的受訪者只是偶爾講,22.1%的受訪者幾乎不講。
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是漢語言文化的一部分,是漢語多樣性的標志。方言從歷史中走來,不僅是人們生活中的交流工具,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也反哺出各個時期的“雅言”“正音”或“通話”。比如,“尷尬”就是由吳語輸入普通話的,已經全國通用的“打的”則來自粵語,而“忽悠”也由東北話變成了普通話。筆者以為,方言確有存在發展的價值,保護方言是必要的,但保護方言應更多順其自然,尊重方言發展傳播規律,不可過分依賴強制手段。
任何一種方言的產生、傳播、發展乃至消亡都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關,有其內在的規律,這種規律很難被人的意志所左右。普通話是官方語言,盡管有政府推廣示范的作用,但本質上是其更易于交流、順應了社會發展的需要,但方言就不同了。首先,方言是動態的,不是一成不變的,比如現在的上海話和明清時期、民國時期的當地方言已經有了很大不同。其次,方言本身也不是統一的。俗話說,十里不同音,一種方言往往存在著很多種版本,每種版本都有差別。此外,方言還有很強的包容性,會不斷受到外來語的影響,比如上海話就吸收了普通話、移民方言甚至國外語言中的元素。方言的以上發展規律決定了其保護應該與時俱進,不能思想僵化,刻意追求方言的“純正性”,把方言與普通話、把此方言與彼方言割裂開來。我們應該尊重和順應語言傳播的自然規律,找準保護方言的定位和力度,讓方言在語言的大河中自然流淌。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方言 保護方言 中國語言資源 地方文化 漢語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