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A股現史上最大停牌潮 專家:休市措施需謹慎使用
□市場看點
1兩市近千股停牌
A股現史上最大停牌潮,現在投資者見面打招呼都是:“你的票停牌了嗎?”對于停牌原因,上市公司多解釋為籌劃重大事項、非公開發行事項等。
>>數量
近千家停牌創紀錄
記者梳理了一下公告發現,7月6日一天,A股就有239家公司發公告停牌。昨天一早,又有70家上市公司宣布停牌,午間包括格力地產、網宿科技、華宇軟件等在內的23家公司也表示要停牌。而昨晚更是出現了一大波停牌公告。
截至記者發稿,僅昨天兩市就有超過240家公司發布了停牌公告。加上前期已經停牌的公司,滬深兩市累計有近千家上市公司停牌,占上市公司總量的35%,其中多數為創業板和中小板。這一數量已創下A股史上停牌紀錄。有網友調侃:“千股漲停偶爾見,千股跌停天天見,千股停牌馬上見。”
>>原因
多為籌劃重大事項
對于停牌原因,綜合來看,除部分公司明確了停牌緣由外,大部分公司的停牌理由以“籌劃重大事項”為主。據統計,7月7日宣布停牌的公司中,50%以上停牌原因為“重大事項未公告”,近40%為“臨時停牌”,另有5%左右公司停牌原因顯示為“未披露交易異常波動”。相比之下,昨晚公告停牌的首開股份就明確寫出“正在籌劃重大對外投資事項”;德奧通航稱停牌系因擬收購通用航空資產。
值得一提的是,與停牌可以避險相比,目前市況下復牌的風險就大了許多。此前,在A股市場人氣旺的時候,上市公司一份定增、重組等復牌公告可以引發公司股票的瘋狂上漲。然而,在當前的行情之下,除去一些停牌時間過長、需要補漲的股票外,發布諸如定增之類的復牌公告后,大多上市公司會出現股票暴跌的情形。所以,在目前的停牌大軍中,有一部分已到復牌時間的公司提出了延期復牌,如華燦光電、凱撒股份、國機汽車等。
在眾多的停牌原因中,推進員工持股計劃向市場傳遞了“正能量”。昨天,包括嘉麟杰、萬盛股份在內的多家公司公告了員工持股計劃。
>>分析
復牌前要想好對策
面對停牌股激增,市場人士戲稱:“大家都停牌了,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多家公司的停牌是“意料之中”的事。除可能避免股價非理性持續暴跌外,眾多上市公司存在借用股權質押進行融資,作為大股東常用的融資手段之一,尤其是在前期市場行情火爆的背景下,股權質押在資本市場上愈來愈頻繁。但如果股價下跌逼近預警線,將有被強制平倉的風險,為了保護大股東利益,上市公司選擇停牌是情理之中的事。另外,部分股票停牌將影響到基金的贖回,倘若基金遭遇贖回,由于部分股票處于停牌,將迫使基金公司賣出其他股票,而停牌類個股則成了避風港。不少投資者就因躲過股價下跌調侃這些公司為“良心公司”。
不過業內人士提醒投資者,停牌的上市公司提出的收購、并購方案可能會因為市場下跌而難成行,復牌后也有可能引發更大的拋售。所以,停牌期間,投資者要做足功課,在復牌之前就要想好對策。
2大股東增持積極救市
上市公司出現了大股東及高管的增持潮。據Wind數據顯示,從6月29日起至7月6日,兩市總計有147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增持自家股票,涉及金額達72億元。而昨天,兩市又有近50家上市公司發布增持或者計劃增持上市公司股份的公告。
6日晚,太平洋發布了一份重磅增持公告,公司第一大股東華信六合已于6月23日至7月2日增持676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91%,僅以昨天收盤價11.79元粗略估算,華信六合此番增持耗資已接近8億元之巨。而在此之前,萬科也加入了股市“自衛隊”,表示斥資百億回購股份。
此外,也有公司高管和股東承諾表示年內不減持。7月6日,湖南42家上市公司董事長,做出了年內不減持公司股票的承諾。包括中南傳媒、藍思科技、快樂購、華菱鋼鐵、華天酒店等。
昨天午間,博云新材也公告稱,基于對公司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為了促進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和維護股東利益,公司第一大股東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和高級管理人員承諾在2015年年內不減持公司股票,以實際行動維護上市公司信用體系,切實保護投資者利益。
□開戶數據
上周新增投資者51萬人
雖然上周A股市場跌幅慘重,但投資者開戶人數卻終止四連跌,上周首次回升。中國結算昨晚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周(6月29日至7月3日)新增投資者數量51.29萬人,環比增2.74%。前一周數據為49.92萬人。此外,新增基金賬戶63萬戶,環比增2.01%。
投資者交易活躍度方面較前一周也有所回升。數據顯示,上周參與交易A股的投資者數量為3020萬人,占已開立A股賬戶投資者數量的33.5%,前一周為32.03%。
期末持有A股的投資者為4987萬人,占已開立A股賬戶投資者數量的55.3%,環比前一周的55.5%小幅減少。
□機構行動
上市公司協會呼吁采取措施穩定股價
針對當前市場非理性大幅波動的情況,中國上市公司協會昨天向全體上市公司發出五條倡議,采取積極措施穩定股價。
首先,要充分發揮支持和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支持和促進資本市場建設,防范市場系統風險,穩定市場健康發展的積極作用,為維護和促進我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良好發展態勢做出貢獻。
此外,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積極采取公司回購,大股東、高管增持,員工持股等措施,穩定公司股價,加強公司對市值管理,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切實維護全體股東的利益。
第三,進一步加強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及時、完整地披露公司信息,及時澄清不實的傳言。
第四,進一步深化創新發展,專注公司經營,優化投資者回報,增加長期價值投資的吸引力。
最后,進一步加強投資者的關系管理,堅定投資者的信心。
上市公司協會表示,目前,許多公司已經積極主動地采取了相關措施。
中信證券提救市七法
眼下,有的券商忙著做內部安撫,有的則為管理層獻計獻策。昨天中信證券的救市七法在圈里流傳,中信證券表示,提升市場對證券公司的信心,保持證券公司經營穩定,避免出現系統性流動風險,是當務之急。
具體來看,七項建議包括:首先,建議提請國務院成立協調領導小組,央行、三會、財政部、國資委等形成合力,盡快釋放明確的政策信號,建議降息降準,尤其大比例降準,提升市場對中國經濟和資本市場的信心,提升對股票市場的預期。
此外,鼓勵上市公司回購、增持股票,實施員工持股計劃。建議財政部、國資委盡快發布上市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有關實施辦法,提升市場信心;對回購股票的上市公司給予再融資綠色通道;支持21家聯合公告中的上市證券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
第三,建議中投、匯金、外管局增持或購買香港中資概念股,提振投資者信心。
第四,允許基金公司啟用風險準備金,用于投資藍籌股ETF及偏股型基金。
第五,建議保險公司及時申購流動性面臨枯竭的公募基金。
六是要堅定保持上證指數的穩定,全力穩定藍籌股,增強市場信心。
最后,保障證券公司的流動性安全。要保持證券公司已有的短期融資券等資格的有效性和及時性,央行資金投放渠道向21家證券公司開放;證監會對21家證券公司的監管指標實行傾斜。
□資金動向
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兩日凈申購168億
自21家券商宣布斥資千億投資藍籌ETF以來,資金動向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數據顯示,藍籌ETF的代表——華泰柏瑞滬深300ETF兩日來持續獲得凈申購,6日、7日兩天累計獲得凈申購42.57億份,約168億元,兩天成交金額達330億元;較6月26日規模激增352億元,最新規模超過了5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流砥柱。
華泰柏瑞指數投資部認為,當前藍籌股估值合理,滬深300指數市盈率在14.3左右,在經濟和市場底部買入持有藍籌標桿指數,具有較好的安全邊際和投資價值。
滬市現239.85億凈流入
根據益盟操盤手統計,周二滬市資金呈現凈流入狀態,總計凈流入239.85億。深市則出現了184.45億資金凈流出狀態。
具體來看,滬市主力資金凈買入前五名的板塊,銀行仍占首位,凈買入資金達161.17億。此外,工程建筑、保險、煤炭和港口分別有83.99億、79.70億、16.54億、9.78億資金凈買入。
個股方面,滬市主力資金凈流入前五名的股票分別是:中國平安61.31億、中國銀行42.46億、XD民生銀33.14億、建設銀行24.81億、招商銀行24.21億。
深市主力資金凈流入前五名的股票分別是:平安銀行9.14億、康弘藥業7.36億、普路通6.21億、海康威視5.86億、申萬宏源3.60億。
□專家釋疑
休市措施需謹慎使用
援軍已到,但通過兩天救市的效果來看,遠未達到市場預期。對此,民生證券研究院執行院長管清友等市場人士認為,救市還需國家拿出真金白銀,必要時不排除休市的可能。
對此,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張遠忠表示,從法律層面來講,如果市場遇到一些突發狀況或不可抗力的因素等,交易所可以采取停牌或休市。因為《證券法》當中有明確規定,因突發性事件而影響證券交易的正常進行時,證券交易所可以采取技術性停牌的措施;因不可抗力的突發性事件或者為維護證券交易的正常秩序,證券交易所可以決定臨時停市。證券交易所采取技術性停牌或者決定臨時停市,必須及時報告國務院證券監督管理機構。
但從目前A股的實際情況來看,并不是僅僅靠休市能夠解決的問題,如果休市后,市場存在的問題沒能徹底解決,反而會加速市場下跌的步伐。因此,根本問題是管理層未來還要通過一系列制度改革、拿出更多措施,慢慢恢復市場的信心。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表示,目前的A股市場無論從技術上,還是政策面都應該迎來大級別的反彈。未來市場的表現還要取決于中國經濟的發展情況,只要基本面好,市場信心重新恢復,健康慢牛還可以期盼。
編輯:羅韋
關鍵詞:停牌 市場 上市公司 資金 A股現史上最大停牌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