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叢斌:準確把握“四個全面”理論內涵和實踐基礎
“全面從嚴治黨”是各項工作順利推進的根本保證。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治國理政要有大視野、大思路、大戰略。尤其是在某些重要的歷史節點上,有沒有一個科學的治國理政的大思路至關緊要。思路錯了,就會把國家領錯方向,也會產生很多消極影響;而思路正確,就能夠把國家引向興旺發達的未來。歷史和現實充分證明,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永葆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是歷史的要求、人民的期盼和黨的責任所在。但是,黨的先進性和黨的執政地位都不是一勞永逸、一成不變的,過去先進不等于現在先進,現在先進不等于永遠先進;過去擁有不等于現在擁有,現在擁有不等于永遠擁有,因此要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強壯執政黨的機體,提高黨的執政能力,改進黨的領導方式,永葆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領導全國人民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發揮民主黨派獨特優勢,積極參與“四個全面”戰略實施
習近平同志在不久前召開的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強調指出,要“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為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廣泛力量支持”。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參與“四個全面”戰略實施,是參政黨義不容辭的責任。
加強理論學習。參政黨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中共中央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積極參與、推動民主黨派自身建設,深化對“四個全面”重要意義的認識,增強投身“四個全面”偉大實踐的自覺性。樹立法治理念,培育法治精神,引導民主黨派成員和所聯系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積極支持和熱情參與法治中國建設。
做好調查研究。民主黨派成員要積極參與 “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戰略”等重大課題調研,積極建言獻策。在重大改革問題上要有重要觀點與建議,在推進改善民生上要有聲音與行動。充分發揮民主黨派精英成員多、接觸群眾多,了解情況真、提出建議實的優勢,重點圍繞推動改革實踐、堅定改革勇氣、激發改革動力、釋放改革紅利等方面,從調研中了解情況,從情況中發現問題,從問題研判中選準方法路徑,從問題發生的規律上提出“以問題倒逼改革”的機制和措施。
發揮智囊作用。經過近40年的改革開放,我國各項事業已進入深水區,面臨“涉險灘”、“啃硬骨”的諸多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既要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要突破利益固化的樊籬。越是面臨矛盾和困難,越是需要堅定信心。民主黨派支持和參與改革,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作為有“智囊團”、“人才庫”之稱的民主黨派要立足新起點,高標準、高水平履職。堅持發揮黨派特色和優勢,加強交流合作,注重資源整合;堅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進諫精神,堅持大膽求索、參政為民的務實情懷,圍繞黨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發揮好“智囊團”、“人才庫”的作用,積極投身“四個全面”的偉大實踐。
工作不斷創新。“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民主黨派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要銳意改革創新,“四個全面”最本質的要求就是創新。參政黨要以創新精神加強自身建設,積極參與“四個全面”戰略的實施。創新是人的有目的的意識活動和實踐發展;是在現有的思維、物質、環境條件下對以往事物的改造、整合、創造;是對物質運動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探索和發現。因此,創新是源于理性的社會需求和思想解放、進步需要的理性活動,而不是懸在空中的異想天開;創新永無止境,它是物質世界演進的自然選擇,是社會發展進步的理性選擇,而不是對自然系統的破壞和社會正當的粉碎。民主黨派成員要在“四個全面”的實踐中,深刻認識社會的發展變化規律,解決好自身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不斷增強創新的意識,積極推進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緊跟“四個全面”的時代要求。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九三學社 叢斌 四個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