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劉庭華:以愛國主義為基礎的抗日統一戰線
軍事集團共御外侮
國民黨各政治、軍事集團及地方實力派為爭權奪利一直明爭暗斗,鬧獨立,搞分裂,上演了一幕幕軍閥混戰的丑劇。但是,隨著日軍侵占東北,侵入華北,各政治、軍事集團和地方實力派逐漸認識到只有全民族團結御侮,中國才能免遭滅亡,因而要求結束內戰,團結抗日的呼聲愈來愈高。不少軍事集團公開反對蔣介石“攘外必先安內”的內戰政策,有的甚至主張聯共抗日。以陳濟棠、李宗仁為首的西南實力派集團發動兩廣事變,要求北上抗日。張學良、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力促團結抗戰。這都有力地促使了蔣介石國民黨放棄“攘外必先安內”的錯誤政策,下定團結抗戰的決心。
到七七事變全國抗戰爆發時,各政治、軍事集團及地方實力派全部都采取歸順國民黨蔣介石政府的態度,表示服從國民政府,團結一致抗日,同仇敵愾,英勇殺敵。如淞滬會戰時,白崇禧在蔣系中央軍部隊遭受嚴重損失時,把桂系6個主力師調作反攻之用,結果失利,傷亡官兵5萬余人。又如臺兒莊戰役時,原西北軍張自忠在內戰時,與龐炳勛結下仇恨,他倆同為馮玉祥的部下,中原大戰時,龐炳勛被蔣介石收買,張自忠被龐暗中打黑槍險遭喪命,張自忠曾表示一輩子決不與龐共事。但是,當龐部在臨沂被日軍包圍,處于危難之時,張自忠奉李仁宗之命主動率部星夜增援,擊破了日軍。這種不記私仇,自覺服從全民族抗戰大局利益的凜然大義,必載于史冊而為后人所銘記。
各階級、政黨、派別、軍事集團這種舍去舊有恩恩怨怨,均能以民族國家利益至上的愛國主義精神,凝聚他們朝著驅逐日本侵略軍的共同目標走到了一起。因而,愛國主義團結了他們,愛國主義奠定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建立的政治思想基礎。
比如山西的閻錫山,面臨日軍侵入山西的危機,在1936年5月即采取“聯共抗日”的政策,于同年秋與中共建立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關系,歡迎共產黨人幫助他建立實際上由中共領導的、動員和組織山西人民抗日救亡運動的“犧盟會”。七七事變后不久,建立了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第1總隊,在山西五臺山地區進行游擊戰活動,到1938年初發展到第1、2、3、4縱隊(相當于旅),簡稱山西新軍,約3萬余人,成為山西抗戰的一支重要力量。
以徐州會戰為例,可以說,徐州會戰是全民族團結抵御外敵入侵的典范。近代中國軍閥割據,山頭林立,內戰不斷。但在中華民族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頭,這些軍隊能夠不分派系,不講山頭,捐棄前嫌,同仇敵愾,為民族生存而戰。日軍曾視中國人民為一盤散沙,視中國軍隊為草芥。而徐州會戰則體現了全階層、全民族團結抗戰的精神。于是,在滕縣保衛戰、臨沂大捷、臺兒莊大捷等戰斗中,有來自不同省份,操著不同口音,身著不同服裝的軍人,他們中有東北軍、西北軍、川軍、桂軍、滇軍……正是這些地方軍使日本磯谷、板垣兩個精銳師團潰敗而逃。而臺兒莊大捷、徐州突圍,則為李宗仁贏得了抗日英雄、抗日功臣和抗日名將的三頂桂冠。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抗日統一戰線 共產黨 國民黨 民族黨派 軍事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