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民革中央:志愿服務 亟待法律“護航”
“全國性立法缺失阻礙了志愿服務的專業化和規范化”
調研中民革中央調研組也了解到,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參與志愿服務的人數日益增多,專業化程度不斷提高,志愿服務工作呈現出從感性向理性、從物質向精神、從臨時向常態、從個體向團隊、從業余向專業化科學化、從自發向規范化法制化等六方面轉變。然在此過程中,志愿服務還普遍存在五個問題:
全國性立法缺失。部分省市相繼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規來規范和指導志愿服務工作,但全國性的志愿服務法律持續多年“難產”。地方性法規的法律位階較低,對基本概念、基本法律關系、權利義務、責任承擔和分配等無法進行權威性界定,對涉外的志愿服務也無法規范,各地立法水平參差不齊,還可能會出現沖突和不一致。
社會認同度較低。志愿服務理念不彰,社會參與志愿服務的程度不高。我國只有大約5%的人口注冊參與志愿服務,其中還存在小部分重復統計現象,與發達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管理體制不順。對政府的角色和定位缺乏法律規范,直接導致體制機制較難理順。中央層面雖已明確志愿服務由中央文明辦牽頭、民政部負主體責任,但各省市普遍缺乏順暢的管理體制和有效的協調機制。
平臺建設不夠完善。全社會對志愿者在個人信用等級、就業、就醫、大城市落戶、升學等方面的表彰激勵機制還亟須完善。此外,較專業的志愿服務的短板往往是針對專業知識的教育培訓,直接影響了志愿服務的效果。
經費保障不足。財政資金和社會捐助支持志愿服務組織運作的保障機制不夠健全,經費不足直接導致志愿者在健康、工作、生活、事后等方面權益保障不到位,同時政府采購志愿服務還有待探索。
“以法律形式確立志愿服務的領導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在國家層面對志愿服務專門立法是根本性的解決方案。”
志愿服務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加快志愿服務法制化建設是推進志愿服務的迫切需要。建議:
盡快出臺國家層面立法。為促進志愿服務在法制軌道上健康發展,以法律形式確立志愿服務的領導體制和工作運行機制,在國家層面對志愿服務專門立法是根本性解決方案。目前,全國約2/3的省和副省級城市已有地方立法實踐,建議在部分條件較為成熟的省市先行先試,及時修訂地方立法,使之與當前形勢、政策體系、組織體系相適應,并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權益。
加大志愿服務經費保障。建議多管齊下,構建財政經費、彩票收入、捐贈資金共同組成的經費保障網絡。一是明確將志愿服務經費納入各級政府一般財政預算,具體操作方法可由各級政府或其派出機構直接安排必要財政資金,或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鼓勵民間組織和社會機構參與專門化的志愿服務工作。二是在制定《慈善事業法》及修訂《稅法》時完善對志愿服務捐助資金的鼓勵措施,形成政府資助為主、企業個人捐助為輔的資金支持網,使志愿服務可持續發展。
健全志愿服務表彰激勵機制。建議將志愿服務納入國家誠信體系和個人信用評估體系建設,適當參照國外有益經驗,讓我國志愿者在升學、就業、就醫、貸款、養老、晉升等方面享受優惠或優待,加大對志愿者的正向激勵,形成回報志愿者奉獻精神的社會環境。
建立全國性的志愿服務保險制度。保險制度能有效保障志愿者、志愿服務組織和志愿服務對象三方的利益。建議探索建立全國性的志愿服務保險制度,為志愿者提供基本保費補貼,使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和公共責任保險得到“全覆蓋”,保障志愿者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落實教育培訓主體責任。志愿服務組織有能力、有力量開展的教育和培訓,政府應予以鼓勵;對于專業性較強、需要較高能力或風險較大的志愿服務項目,應落實政府相關業務部門的教育培訓主體責任,細化保障措施,以提高志愿服務水平質量、降低服務過程中的風險。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民革中央 志愿服務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