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北大清華搶狀元 教師:在優秀學生眼中都是備胎
砸出分數線保住自己地位
知情人士透露,從內部原因分析,北大清華如此爭搶,原因無外乎保住自己的地位。該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從學校到老師和學生,其實都處于一種“被綁架”的狀態,即誰也不愿意承認自己比對方遜色。如何保證自己在搶人大戰中取勝呢?“一是狀元數量,二是分數線高低。”該業內人士解釋稱,在“被綁架”的環境下,招到的狀元數量和分數線的高低,就成了衡量輸贏的重要指標。雖然狀元不一定是最好的學生,但狀元是社會的焦點。“**狀元選擇了北大”,這樣的新聞標題就是輿論的導向,輸了狀元,輸了分數線,這場戰役也就輸了一半。
另外有知情人士透露,唯狀元和唯分數線的邏輯,使得北大清華兩校在錄取中經常出現一些怪現象,比如一些分數排名相對靠后的學生,竟然被錄取到了北大元培學院、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清華經管學院等高分專業。這并不是因為這名學生有多優秀,而是因為如果他報考了并被錄取,他的分數就成了所謂的“錄取分數線”,而如果這名同學被對方錄取,自己的分數線將面臨失守。因此,為了保住分數線,就不惜拋出各種橄欖枝,其中就包括拿出最好的專業。
北大清華做法有點“low”
然而,兩校的戰火硝煙還遠不止于此,甚至還延伸到了中學。記者從某中學了解到,雖然今年兩校自主招生取消了校長實名推薦制,也不再進行名額分配,但其實“換湯不換藥”,北大的“博雅計劃”和清華的“領軍計劃”依然會對不同的中學有所側重。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學生在報考志愿時還會受到中學方面的壓力,中學也會擔心因為考生的志愿選擇導致學校來年的優惠名額減少。也就是說,狀元們或者高分
考生填志愿絕對不能“跟隨自己的內心”,而是承載了太多太多。
今年北大“博雅計劃”面試中,一名考生家長就告訴記者,孩子只報考了北大“博雅計劃”,問及為何沒有報清華增加錄取幾率,考生家長便面露難色,稱是“校長讓報的”、“學校只有這一個名額”。
對于許多中學老師而言,北大清華的“罵戰”根本就是笑談。一位老師表示,北大清華之爭早就存在,只是之前沒有被如此“放大”而已,在微
博這樣的公開平臺對罵,不僅風度蕩然無存,也讓更多的考生和家長看到了北大清華的“low”(低級)。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有不同看法。在他看來,北大清華搶奪狀元其實也是媒體和公眾過分關注的結果。“事實上,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搶’,因為在做招生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對目標考生進行摸底兒。比如清華在某個省份招50人,如果招生人員能把前100名甚至前150名的志愿意向都有所掌握,那對于150名以后的考生肯定是福利,因為他就能比較從容地填報志愿了。”該業內人士表示,招生組老師主動聯系接觸的學生,肯定是根據自己學校的錄取情況有希望能上的,所以其實還是一個服務考生的過程,“北大清華的招生工作都是獨立進行,而招生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是類似的,所以時間點上碰到一起也非常正常。但更多時候被媒體一報道,或者通過微博截圖一傳播,味道就變了。”
“暗戰”十年前就已發生
談及北大清華的微博“罵戰”,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的第一反應就是:討論來討論去還是“一地雞毛”、“來年還是一樣”。熊丙奇表示,北大清華等大學在招生時不擇手段、互相指責的現象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了,十年前這樣的招生現象已經存在,如今更是不斷升級。兩個學校各地招生組在出成績那一刻,就爭先按照分數高低對考生進行逐一登記、拜訪,以往的這種現象,多為明爭暗斗,不在臺面上進行。
歸根結底,熊丙奇認為,導致這一切畸形現象發生的原因就是中國現行的高考制度。中國現在的高考制度完全和國外不同,是“分數”在選拔學生,而不是“高校”在選拔學生,大學沒有招生自主權,沒有多元評價體系。
“唯分數論”的政績觀是搶狀元主因
熊丙奇認為,在這樣的高考制度下,整個社會輿論關注的是分數,大學也建立了“唯分數論”的招生政績觀,將招到高分考生尤其是狀元作為招生一線人員的政績,甚至作為大學的政績。此外,在許多大學的排行榜中,錄取分數線和錄取的狀元人數已經作為評價高校的其中一個要素,在一些教育評估體系中,錄取分數線也是評價指標。在這樣的整體背景之下,北大清華追逐狀元,追求錄取分數線保持第一也是必然選擇。同時,學校的評價體系、校招選拔的權力都由政府掌握,并且政府用行政指標對大學的政績進行考核,大學在一定程度上沒有自主權,不能對學生進行多元評價。在行政力量的管理下,大學都追求表面的政績,關注狀元報考率,錄取分數線,而不是真正關注育人選才。此外,我們整個社會對大學的評價也是功利的。我們評價大學的優劣很大程度上也是看它的錄取分數線。媒體、一些專業機構的“狀元排行榜”、“錄取分數線排行榜”也時時刻刻在推動輿論關注分數。可以說,我們整個社會的公民都參與制造了這一畸形的現象。
北大清華搶生源實屬“無奈之舉”
熊丙奇說,一所大學當年的錄取分數線要按照招生計劃數和考生的報考情況來確定。比如,北大的招生人員要確定前幾十名考生中有多少報考了北大,以此來確定分數線是多少。但如果其中有一些考生被其他學校挖走,那么北大要達到招生計劃數,錄取分數線可能就要降低,因此學校要確保考生的報考志愿,防止其他學校對已填報自己學校的考生進行“策反”。
熊丙奇認為,北大清華不擇手段搶生源的現象暴露出中國教育體系的功利與高考制度、招生制度的不完善,同時也體現了中國大學沒有開放的胸懷,政府辦學行政化以及社會和輿論評價大學的功利化傾向是北大清華搶生源現象的根本原因。
“都認為高考需要改革,但到了改革的時候又都退縮,認為高考制度是最公平的,都出來捍衛高考制度,在這種制度下,北大清華搶奪生源的不堪也是無奈之舉。”熊丙奇說,“唯分數論”導致現在的高招非常畸形,追求高分說高校搶奪生源過分看重分數和狀元,高校通過自主招生招了分數較低的學生,又會有輿論說“他分數那么低怎么進的北大清華”,指責他們暗箱操作,這種自相矛盾就是現狀。如果制度不改,討論這些都是空談,沒有意義,這種畸形現象還會愈演愈烈。
預錄取重金許諾涉違規
“中國大學招生沒有制度的改革,現在還是學生填報志愿然后投檔,學校按照投檔線的分數逐個錄取,現有的高考制度和招生制度沒有給學校和學生充分的自由選擇權。在美國,學生可以申請若干大學,可以接收若干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大學。實際上,美國的一些大學并不是按照分數來評價學生,而是有自己的標準,根據學校的定位自由選擇學生。中國正是因為沒有完善的高考制度、招生制度才有了搶生源的現象。”
熊丙奇還坦言,如果北大清華在招生中存在重金許諾、超越政策等行為,還涉嫌違規。熊丙奇指出,為了遏制這種現象,教育部今年年初的時候就已經頒布了26條招生禁令,其中一條就是高校在招生過程中,不得承諾預錄取,或者跟新生承諾高額獎金的方式,來吸引學生。
京華時報記者張曉鴿京華時報制圖謝瑤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北大清華搶狀元 備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