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一代巨匠吳大羽被遺忘,到底誰錯了
吳大羽畫展
吳大羽是誰?這個問題恐怕只有長期關注中國美術史的專業學者才能講得明白。那么吳冠中呢?只要稍稍了解近現代繪畫的人卻都能說出一二。隱忍斗室,自落低微的吳大羽正是大名鼎鼎的吳冠中的恩師,除了吳冠中,他的學生還有胡一川、王式廓、祝大年、丁天缺、趙無極、朱德群這些近現代畫壇響當當的人物。
近期發生了三件事,讓這個生前沒有舉辦過一次個展、沒有賣過一幅作品,也沒有出版過一本畫冊的大師走進了人們的視野。5月,吳大羽文獻展在中國油畫院舉辦,打開了一個塵封數十年的藝術寶庫;2015年嘉德春拍,吳大羽的油畫作品《譜韻-63》以1150萬元落槌;由吳大羽女兒吳崇力、兒子壽崇寧主編的《吳大羽作品集》畫冊日前由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并舉辦了包括美術界、評論界、文化界、作家、詩人和媒體人參與的研討會。
這位留下149幅油畫、2000多幅小幅紙本作品、50多萬字文字資料的大師,直到去世27年后才為世人所關注,而他的學生吳冠中、朱德群、趙無極的作品卻早已在拍賣市場屢獲天價。
是什么讓吳大羽被遺忘,又是誰冷落了這位推動現代油畫發展,對中國抽象油畫的早期探索具有開創性貢獻的一代巨匠?
《無題-100》
“特定時代”深埋了吳大羽?
故宮博物院原副院長李文儒說:“吳大羽是位有力量的大師,力量包括基本功、創作觀念、哲學思考、富有詩意。”而這位被美術界、學術界高度評價的大師卻鮮為人知,在介紹吳大羽時不得不先冠以“吳冠中老師”的頭銜,甚至在他離世27年后才出版了真正全面的作品集,并剛剛在藝術品市場引發關注。事實上,沒有吳大羽,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這批杰出畫家的藝術脈絡是無法打通的。
上海延安中路百花巷,民國時期稱為福煦路,吳大羽一家自1940年就居住在這里。1950年,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以“教員吳大羽,藝術表現趨向形式主義,不合學校新教學方針之要求,亦未排課;吳且經常留居上海,不返校參加教職員學習生活,絕無求取進步之意愿”為由解聘了吳大羽的教職。
吳大羽從此在百花巷慎獨隱居。吳家的住房情況從1966年開始有了變化,有關單位先后安排三家工人家庭擠占了吳家的住房,吳大羽一家只能居住在一間臥室,畫室被挪到只有10平方米的狹小閣樓,從此也沒有外人再進入過吳大羽的畫室。然而就是在那樣狹小的閣樓里,吳大羽為后人留下了2500余幅作品,留下了50余萬字的文稿。這些文稿在被沉埋已久后,終于為后人所知。
是什么讓大師被遺忘?人民美術出版社社長汪家明說:“吳大羽的藝術遭遇是與時代緊密結合的典型代表,由于意識形態的原因,像吳大羽這樣的抽象藝術一直不受歡迎,吳大羽的遭遇和整個趨勢有關,這其中包括整個國立藝術院校一大批藝術家,吳大羽是最典型的代表。他的藝術水平很高,所以他的遭遇也最為特別。”
策展人方振寧對于吳大羽被冷落的原因表達得非常直接:“吳大羽的畫展無論是在上海還是在北京舉辦,市場見不到他的畫都沒有用,美術史不記錄、大學不教授就不存在。”
《無題-342》
性格孤寂讓他遠離塵世?
吳大羽曾說:“我不如淵明,卻與淵明有著牽連。”表達了一代大師內心的孤傲與淡然。只是與“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歸隱生活不同,吳大羽只能隱于斗室。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張祖英曾經去過吳大羽的家,“他的門上有一個小門,當你敲門后,他會問你‘有沒有事’,你說‘沒有事’,他就會把門關了,他不太愿意和生人打交道,因為在那個年代他不知道會面臨什么樣的遭遇。他對周圍事情無追求,反而獲得創作心靈的自由,完全心里怎么想就怎么畫。他一大批小畫都是在那一段時間畫的”。
吳大羽的作品上沒有簽名,這在中外美術史上都是特殊的個例。對此,吳大羽的解釋是:“為什么必須簽名,我認為重要的是讓畫自身去表達。見畫就是我,簽名就成多余了。畫是心靈感應的自然流露,感受的瞬間迸發,自由自在,任何人也無法去再現,連自己也不行。我是畫了就算,從不計其命運。”
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中心副主任、輔仁書苑學術總監李大鈞是《吳大羽作品集》的執行主編之一,常年默默推動吳大羽藝術成就的研究工作,他講了這樣一個故事,旅美作家吳崇蘭是吳大羽大哥吳子政的女兒,1949年前出國,后定居美國。吳崇蘭曾寫過一篇《無畫的畫家——我的小叔吳大羽》的文章,起因是吳子政想向吳大羽要幾幅畫留作家族紀念,但幾年下來,吳大羽都沒有給他畫。后來他了解到吳大羽拮據的環境,聯想到吳大羽早年揮灑大筆創作巨幅作品的場景,發出了對畫家沒有條件發揮才華的感慨,所以稱吳大羽為無畫的畫家。1985年,暮年的吳大羽贈送了吳崇蘭一家四幅油畫,這一舉動除了表達對大哥一家的懷念,也表明吳大羽拒絕承認藝術作為商品和工具,堅持藝術就是藝術,不能實用,不能授命。這種態度也使其與中國美術界的交游熱鬧疏離。
“最好的時代”將成就吳大羽?
在特定時代被冷落,而在當下吳大羽又成了現象級人物。
中國抽象繪畫市場一直非常混亂,因為炒作的因素,品質不高的畫價格卻很高。在2015年嘉德春拍中,吳大羽的《譜韻-63》以1150萬元成交,在市場評價藝術品質的氛圍下,這一成交價格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吳大羽的藝術成就。“吳大羽的標桿立起來,其他人就得看自己的水平怎么樣。如果沒有吳大羽,可能還覺得自己不錯,這也是有的人不承認吳大羽水平的原因,因為承認了吳大羽就等于否定了自己。”方振寧說:“在我心里吳大羽是中國抽象教父級人物,吳大羽的畫很小,跟當時居住環境、狀態都有關系。吳大羽今天出現在大家面前,而且被很多陌生人所認知,最大原因是我們趕上了好時代,畫冊的出版和被很多年輕人喜歡,也都是因為今天是傳播的時代。
隨著時代的變遷、傳播手段的發達,吳大羽正在被一步步認知。“無論從中國20世紀藝術教育來說,還是20世紀中國藝術發展來看,吳大羽都是不能被埋沒的人,他應該成為中國藝術非常重要的人物。”美術評論家賈方舟說。
詩人樹才說,讓吳大羽處于這樣一種生命境況,到底是誰錯了?也許很難回答。不管怎樣,特定的時代已經結束,如果今天我們仍錯失吳大羽這樣一位巨匠,錯的也許是我們每個人。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吳大羽 中國美術史 油畫 近現代畫壇 吳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