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深圳兩會專題報道>要聞 要聞
聊創客談經濟問民生謀發展 深圳政協大會發言摘登
▲▲▲九三學社深圳市委會·傅新江委員
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強化基本醫療保障
用好經濟杠桿,完善分級診療引導機制。一是建立價格引導機制:全面開展醫療價格體系改革,提高大醫院門診診療費價格,特別是專科門診診療費價格,進一步增大大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診療價格的差距,實現更加明顯的價格梯度,引導市民到基層醫療機構就醫。二是建立醫保支付引導機制:實行醫療保險不同層級醫療機構的梯度付費,形成差異化保障,引導參保人合理選擇就醫。差別化設置不同等級醫療機構和跨統籌區域醫療機構就診的報銷比例,提高經轉診患者的報銷比例。加大差別支付政策向基層傾斜,進一步拉大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與高等級醫院在報銷比例上的差距,適度提高參保人在社康就醫時的醫療保險基金支付比例,降低參保人自付比例,進一步提升社康就醫吸引力。
各級醫院、社康中心的均衡發展是分級診療及雙向轉診的基礎,整個醫療網絡體系中若出現薄弱的一環,將導致分級診療及雙向轉診很難真正落實,不利于深圳市醫療衛生改革的推進。
▲▲▲致公黨深圳市委·楊浩勃委員
全面拓寬跨境資金流動渠道
以前海為支點撬動深圳金融業多元發展
深圳作為國家創新型城市,金融業就如同這個城市的血液,能夠為深圳各行各業的發展提供所必需的“養分”。金融業強勁有序的發展是深圳經濟快速增長的基本保證。
金融業作為深圳的支柱產業之一,為深圳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是今天,我們正面臨著一個外部競爭加劇,傳統金融業務發展動力不足的客觀事實,深圳金融業現在最急需的就是一個新的推動力。著名物理學家阿基米德曾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可以撬動地球”。深圳今天金融業的發展也同樣需要一個支點,這個支點就是:前海。更具體地說,就是要在前海推動擴寬跨境資金的流動渠道,與香港一起,在跨境資金的使用中實現金融創新。
為什么可以把跨境人民幣作為突破口呢?最重要的是:跨境人民幣的使用有利于在不影響通脹的情況下加快經濟的發展,有利于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這也符合我國“一帶一路”戰略部署的需要。截至2014年底,全球人民幣離岸存款已經超過1.5萬億元,而通過資本項目回流的總額僅為數千億,這之間的差額非常大。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原因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時間短,允許境外投資者進行資本項目投資的時間僅為兩年多,人民幣資本回流從無到有,規模的擴大和成熟是需要一個過程的。二是限制多,在資本不能自由流動的情況下,雖然央行等管理部門開放了一些海外資金回流的渠道,但是管理部門在投資者資格、額度等多方面嚴格的審批制度,客觀上又限制了資本賬戶下人民幣資金回流的規模和速度。前海是跨境人民幣回流的一個重要平臺,但是目前因為受到資金用途的限制,跨境人民幣的使用情況并沒有達到為深圳發展加速的效果。
▲▲▲社會科學界·郭萬達委員
“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實施,深圳怎么辦?
既要服務好“一路”,也要服務好“一帶”。從地理上看,深圳重點服務好“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這個沒錯,但實際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并不是和深圳就沒有關系。“一帶一路”作為國家戰略,是一個整體,很多的規劃、合作、交流都連在一起,現在全球化的世界、互聯網的世界,地理空間的隔斷已經不是什么問題。既要“引進來”,更要“走出去”。通過前海蛇口自貿區這個平臺,可以吸引沿線國家的機構、企業到深圳來投資,來分享中國經濟新常態增長的成果,這是“引進來”。但更重要的是要“走出去”,可以推動更多的企業,特別是民營科技型企業、民營資源開發型企業到沿線國家去投資,實現深圳在國際上“外溢性”發展。既要展示“硬實力”,也要輸出“軟實力”。深圳經濟無論在規模、質量上都具有“硬實力”,深圳城市建設中的機場、港口中、地鐵、摩天大樓等硬件已經很“現代化”了,但不要對“軟實力”看輕。深圳特區的“經驗”就是“軟實力”,很多發展中國家很看重深圳的發展模式,深圳在園區、開發區上經過了幾代,從1.0版本、2.0版本,現在是4.0版本了,也是“軟實力”。既要發揮政府的作用,也要發揮民間的作用。“一帶一路”要促進實現“五通”,即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有些是靠政府來“通”,有些是要民間來“通”,這個“民間”是廣義的,既包括企業,也包括大學、智庫、NGO、華人華僑等等。深圳恰恰是一個政府“弱”、民間“強”的城市,市場的力量大,可以多發揮民間在民心相通中的作用。
▲▲▲民盟深圳市委會·張晗委員
加強基礎研究力度助力深圳自主創新
經過多年發展,深圳市已逐漸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在創新體系和創新環境建設方面具有很強的特色。為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后勁,促進產業升級轉型,深圳市近年通過設立基礎研究計劃和重點實驗室資助計劃、推動深港合作、推動大學和研究機構建設等措施,大力推動基礎研究發展,以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為深圳未來發展贏得機會。然而,深圳市基礎研究的水平仍然與深圳市作為一線城市的地位極其不相稱,主要體現在重大研究發現、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自然科學獎、頂尖人才(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杰出青年、優秀青年獲得者等)和頂尖期刊論文及篇均引用率等各項指標在國內一、二線大城市中仍處于中下水平,深圳市在基礎研究的各項指標總和甚至不如內地一所985高校的水平,更別說產生諾貝爾獎得主,形勢極其嚴峻。深圳市雖然在科技領域已經投入了很大財力、精力和人力,但大部分集中在應用研究,集中在能夠比較快看見產出或看見應用前景的研究上。深圳有著名的“90%”現象,即90%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的研發人員在企業、90%的科研投入用于企業、90%的專利生產于企業、90%的研發機構建在企業、90%以上的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來源于龍頭企業。但是,目前大部分原創性重大發現和諾貝爾獎得主的研究都是非常基礎的,這種基礎研究在很長一段時間是看不到應用的。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深圳市政協 六屆一次會議 創客 經濟 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