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專題 專題
為“十三五”規劃建言獻策(二)
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報道
徹底扭轉“部門一張嘴,群眾跑斷腿”局面
“部門一張嘴,群眾跑斷腿”。深化行政制度改革是妥善處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關系的良好途徑,引導社會各方面積極有效參與政府管理,也會促進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的建設。在16日舉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一次會議小組討論上,常委和委員們就百姓辦事難、政府權力使用不透明等議題開展了討論。
人一生要辦理多少證明和手續,由誰負責辦?具體怎么辦?辦不好誰擔責?似乎沒有部門來回答這個問題。
“行政作風存在不少問題,不是靠媒體曝光個別事件就能夠解決的。”俞金堯委員一反學者的儒雅和超脫,表示了對相關部門懶政、慵政和怠政的看法。作為北京市東城區特邀監察員,他常去政府部門明察暗訪,但感觸于要發現真問題,親自去辦一件事情就夠了。有做企業的朋友也跟他反映,一些政府部門效率低下,企業敢怒不敢言,只好一次次白白搭上時間和金錢。
常委會議之前,俞金堯在浙江和北京調研,體會到要治理懶政、慵政和怠政,不能與“四個全面”戰略的頂層設計相脫離。
“重職權輕責任,重管理輕服務”。在李冬玉常委看來,政府部門職責邊界不夠清晰,職責越位和缺位并存。有關部門已經習慣了將本該提供的責任和監管視作負擔,遇事繞道走,直至矛盾積累到一定程度,最后釀成事件。而因各部門不能各司其職,部門間不夠信任,也給前去辦事的民眾造成不少困擾。
在溫思美常委眼中,透明是國家治理體系里不可或缺的一環。他認為,透明不僅應存在于決策制定過程,還應體現于執行過程,透明能夠使公眾了解一件事情、一項政策的來龍去脈。
“很多事情原本是好事,就因制訂過程不透明,令公眾誤解,形成了社會事件。”他還列舉了社會撫養費的例子,每年兩會上都有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提,但遲遲未見政府公布。“政府也許正在公正處理中,但由于過程披露不透明,社會難免產生焦急和誤解。”
“當我跳出來以旁觀者的身份審視,也會時常感慨,建設單位要拿到審批項目實在是太難了。”傾聽了常委們提到的辦事難和政務透明,北京市規劃委主任黃艷委員贊同,但作為審批部門的領導,她也傾吐了建設領域行政審批的一些困惑。
難,首先在于涉及的工程審批部門太多。僅主線部門就有立項、用地、規劃、工程招標和施工等;而支線部門也有環保、交通等。“這個流程很長,但哪個不走也不行,因為都是被法律化的。”她說。
黃艷介紹,單位也曾花時間去更先進的國家調研,學習經驗。她發現治理水平高一點的國家行政審批確實高效,他們重心更多放在法規體系和公眾參與方面,尤其是后者,因為這些國家的法規和政策體系完全透明。“而我國花了大量時間進行行政體制改革成效甚微,是因為改來改去,一直是在政府內部不同部門之間改。” (司晉麗)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全國政協常委會 “十三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