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好聲音 好聲音
致公黨中央:讓“黃金水道”發揮“黃金”作用
關于建設長江經濟帶的建議
2014年國務院《關于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指導意見》(簡稱《指導意見》)正式發布,長江經濟帶建設迎來了新的發展階段。
為深入研究發揮長江經濟帶的引領作用,促進我國新一輪科學發展和協調發展,致公黨中央于2014年10月在重慶主辦了以“建設長江經濟帶”為主題的中國發展論壇,就推進我國長江經濟帶提出良性發展建議:
一、 注重開放融合,發揮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的協同效應。一是突出各自的區位優勢形成各具特色的產業,發揮市場作用進行產業整合和實現規模效應,形成科學的區域產業分工,避免產業同質化。二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減少行政干預,在制定統一規劃、建設立體交通基礎設施、保護生態環境、制定完善制度、建立政策支持體系等方面發揮好政府作用。三是打破行政壁壘,成立綜合的跨區域聯合協調組織,由國務院直接領導,各行政區派專人任職,建立統一協調機制,制定一系列相關配套的法律法規或規章制度,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 合理布局長江經濟帶各地區產業,通過創新驅動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一是促進長江經濟帶內各區域產業,尤其是工業的合理布局與發展,發揮好各地產業發展的基礎優勢,推進沿線產業梯度轉移,加快形成層次分明、分工合理、集約高效、互動共贏的產業分工合作態勢。二是建立統一的長江自由市場,統一的金融體系、流通體系、生態補償體系。三是建立產業轉移支持基金,制定長江經濟帶產業發展鼓勵目錄,支持長江上游地區增強要素保障,進一步擴大長江上游地區對外開放等。四是區別對待不同區域的產業轉型升級重點。
三、 合理開發農業資源,完善農業基礎設施,推動長江經濟帶各地區農業融合發展。一是加強長江經濟帶內十一省市農業生產融合發展,從水利、物流、電子商務三方面加強長江經濟帶農業融合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二是積極支持產業聯盟建設,當前應大力扶持跨省市的生產融合型、生產服務融合型、科技研發和技術推廣融合型三種聯盟建設。三是加強耕地資源開發利用管理,開展長江經濟帶黃金水道萬頃良田建設工程,提升中低等耕地質量并劃入基本農田實現永久保護。四是推進農產品主產區特別是農業優勢產業帶和特色產業帶建設。五是區別對待上中下游地區的耕地資源利用,上游地區要實施以生態涵養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為前提的扶貧開發利用;中游地區要把國家糧食主產區核心區建設放在首位;下游地區要加強耕地資源保護,注重提高耕地資源的利用效率。
四、 建立生態重構機制,實施下游對中上游的資源與生態補償機制,做好地區生態環境的保育工作。一是嚴格設計長江經濟帶生態補償機制和相關配套政策,包括建立法制化的生態補償機制、推進生態補償雙方的溝通協作、探索多元化的生態補償途徑及方式、完善生態補償的標準制定、加強生態補償的績效評估等。二是科學合理開發長江水電資源,建立長江流域水電開發可持續評價體系,從管理、經濟、社會和環境四個方面,針對水電開發的規范、設計、施工和運行全過程展開評估,實現長江流域綜合效益最大化與可持續發展。
五、 以黃金水道建設為契機,打造立體交通大通道。一是加強長江流域黃金水道內河航運建設,開展長江航道治理工程,建設長江口深水航道、深水港和長江經濟帶干支流一體化水上交通安全監管和服務體系。二是加強鐵路和公路等陸上運輸的建設,盡快開展沿長江南北兩岸建造現代化鐵路系統和發展沿江高速公路系統建設。三是加緊建設以浦東國際航空港為橋頭堡,向外橫跨太平洋連接世界,對內連接我國各大中城市的長江經濟帶航空網絡。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致公黨中央 長江經濟帶建設 “一帶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