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體育夢 強國夢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 林德韌 周杰 何軍)他們,處在一個新的時代;他們,有著不一樣的夢想!
體育的無窮魅力,讓一代代中國人披荊斬棘前行追夢。從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的轉型,中國體育正在提速。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中,圍繞體育的維度,人們對“體育夢”也有了更多的詮釋。
體育,不僅僅是一場比賽,一塊金牌,一個進球,更是一種情感,一種信仰,一種生活方式。
夢想領航者,點燃星星之火
“這是一個很偉大的夢想!夢想真的是個擁有神奇魔力的魔法師,只要你敢想敢去做,就一定能夠實現。”
這是陳盆濱在“挑戰100一執跑”活動進行中寫下的一段日志。他有一個夢想,在100天跑完100個馬拉松。
恢弘的計劃意味著超高的難度,他4月2日從廣州的海心沙出發,全程4219.5公里,經過9個省市,計劃最終到達北京五棵松體育館。目前他正在家鄉浙江省境內長跑,接受英雄凱旋般的歡呼!
陳盆濱自己都難以想象,他能夠從一個小學畢業的普通漁民,成為挑戰人類極限的跑步英雄。體育改變了他的人生!幾年時間里,陳盆濱先后在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歐洲和南極洲完成過極限馬拉松賽,成為中國首位成功征服七大洲極限馬拉松的運動員。
陳盆濱說,他自己最初的夢想就是做一個漁船的股東,一輩子靠海吃海,過平凡的一生。但自從2000年涉足體育挑戰以來,他一步一個腳印,成為一個又一個紀錄的挑戰者。在2014年度CCTV“體壇風云人物”年度最佳非奧項目運動員評選中,他在與大紅大紫的丁俊暉、侯逸凡等名將競爭中脫穎而出。而這一次的“一執跑”,也是他對夢想的又一次追逐。
在逐夢的路上,陳盆濱并不孤獨。
在海上,郭川揚帆起航,在創造世界單人不間斷環球航行世界紀錄之后,又宣布了他雄心勃勃的二合一航海計劃:首先駕駛“中國·青島”號挑戰北冰洋創紀錄航行,然后完成“海上絲綢之路”經典航行。
在空中,張樹鵬身著翼裝,從海拔8150米的高度縱身一躍,平安著陸,刷新了瑞士人雷莫·朗2014年創造的8000米無氧翼裝飛行世界紀錄。
陳盆濱、郭川和張樹鵬都不是專業運動員,也沒有在奧運會上爭金奪銀,同屬“草根”。但他們用另一種方式影響著人們,用他們的體育夢想點燃了人們運動的熱情和對“超越”和“挑戰”的向往。
草根體育,迎來絢爛春天
陳盆濱、張樹鵬、郭川的夢想之旅,宛若孤膽英雄般的“千里走單騎”,而另一群中國體育人的夢想,則是通過辦比賽,讓身邊更多的人完成夢想。
最近十幾年,北京回龍觀地區足球愛好者們都在談論并參與著當地的一件大事,那就是“回龍觀地區足球超級聯賽”,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回超”。從足球愛好者“約球”的平臺,到聞名全國的草根聯賽,“回超”的模式成為中國草根體育的一抹亮色。
親手締造了“回超”的王玉宇對聯賽這樣形容:“回超最大的特點是參與者大部分是‘觀里人’。踢球的是業主,球童是自己的寶寶,場邊喊加油的就是自己的媳婦。這是多好的一幅畫面啊。通過足球,住在這里的人獲得了愉悅。大家接觸自然、接觸運動的同時,也在接觸著彼此。”
經過多年的發展,“回超”不僅有了成熟的賽制、裁判系統,而且有了足球寶貝、聯賽主題曲等“高端”配置。在足球的帶動下,“回超”羽毛球聯賽、“回超”籃球聯賽等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星火燎原,體育的火種播下之后,爆發出無窮的活力。
從個人出資、組織、跑贊助跑到一身汗,到全國聞名的“回超之父”,王玉宇的故事,也是中國草根體育人逐夢精神的最好旁注。
王玉宇的堅持讓“回超”的名字響徹華夏,而民營企業家喬元栩,則讓“中式八球”走向了世界。
說起“喬氏”,打臺球的人恐怕或多或少都有所耳聞,正是“喬氏杯”中八大師邀請賽,讓“中式八球”這個在中國街頭巷尾火爆異常的草根項目登堂入室,吹響了進軍世界體壇的號角。
20多年前,原籍東北的喬元栩舉家來到秦皇島。他修過自行車,賣過羊肉串,推銷過紅木藝術衣架,直到在街邊擺了6張簡易臺球桌、第一天收獲3塊5角錢后,他確定了臺球是他的奮斗目標。
夢想艱難啟航,他不斷地努力創新,不僅用自己的工藝讓“喬氏”成為國內知名的中八球桌生產企業,而且親手締造了中八項目的全國性比賽。喬元栩的努力沒白費,賽事讓喬氏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在2013年,單場比賽的網絡點擊率超過1300萬次,全年累計點擊率約2億次;比賽視頻在搜狐、優酷和中式八球網三家網站在線直播,累計約700萬人次收看。
“從40歲開始,臺球就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我把余生都融入到推廣中八的事業當中。當今社會人們都在談論‘中國夢’,我的‘中國夢’是讓中八成為世界第一大臺球運動!” 喬元栩動情地說。
在城市,大大小小的民營球館、健身沙龍如雨后春筍般崛起;在農村,“農民足球賽”、“農村籃球賽”等草根賽事也是你方唱罷我登場。草根賽事,就在你我的身邊。
體育改革,回應群眾呼聲
無論是陳盆濱這樣的“夢想挑戰者”的涌現,還是“回超”、“喬氏”中八大師邀請賽等草根賽事的誕生和壯大,都離不開中國體育改革的大背景。
體育,曾經是中國向世界展示形象、彰顯國力的重要途徑。
“乒乓外交”拉開了中美兩國的“融冰”之旅,這段被譽為“小球推動大球”的故事,至今被傳為佳話。1984年在洛杉磯奧運會上,許海峰為中國實現奧運金牌零的突破,中國女排世界大賽“五連冠”讓中國人揚眉吐氣。2008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北京奧運會上歷史性地奪得51枚金牌,中國競技體育攀上了一個頂峰。在那之后,中國體育的價值觀、內涵與結構都在發生變化。同以往奧運戰略時期強調的競技體育不同,職業體育、群眾體育在中國體育中所占的分量愈發增強,其內涵也得到了充實和延展。
生活條件的改善,讓人們不再滿足于坐在電視機、廣播匣子前充當觀眾、聽眾,而是更愿意到場上一試身手,親身參與體育活動。越來越多的“體育夢”帶來了爆炸性增長的運動人群,關于體育的消費活動也日益成為千家萬戶的必要開支。從一雙跑鞋到一張球票,從孩子的足球課到老人的廣場舞,體育產業,已經成為一個朝陽產業。
百姓對體育的各方面需求都在迅速增加,對運營模式、管理制度也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呼聲,而管理部門也對這些呼聲有了回應。
王玉宇的“回超”始于球友們自掏腰包辦賽,最終得到了回龍觀社區的鼎力支持,免掉了場地費;喬元栩獨自耕耘20載,“喬氏八球”一度面臨審批障礙,但最終等到了體育賽事審批制度改革的春風。
2014年末,國家體育總局宣布,除全國綜合性運動會和少數特殊項目賽事外,包括商業性和群眾性體育賽事在內的全國性體育賽事審批一律取消。政策出臺之后,喬元栩激動不已地說:“賽事審批取消的規定出來后,我太高興了,沒法形容這種心情,以前一直被‘繩索’捆綁卻始終奮勇向前。這是我們有心辦賽的企業最期盼的事情。我始終相信,隨著國家的發展,這一天遲早會到來,只是沒有想到這一天來得這么快。”
較早公開發出“取消審批”呼聲的,是全國政協委員姚明。他在2014年4月3日舉行的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上做了《取消賽事審批 激活體育市場》的發言。以姚明為代表,大眾的呼聲推動了體育改革政策的出臺。國務院在2014年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如一縷春風,引來百花競開。該文件指出,到2025年中國體育產業總規模要超過5萬億,經濟貢獻率上升到1.3%。由此觀之,不斷發展的體育產業,也將在未來中國經濟的騰飛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2015年3月,《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發布,推出了許多大幅度的改革措施。作為職業體育的代表項目,足球,在中國體育事業的發展中,再度扮演了先行者和探路者的角色,也將為人們的“體育夢”插上有力的翅膀。
前路光明,卻并非坦途
“體育夢”的方興未艾是“中國夢”的一個縮影,無論是哪一個行業,改革與發展的道路注定不會是一片坦途。
據統計,2012年美國體育產業總產值約為4350億美元,而中國2012年體育產業的總產值為3135億元人民幣(約為520億美元),體育產業的總產值僅為美國的11%。這個數據反映出來,中國的體育產業雖然近年來得到快速發展,但是總體規模不大依然是一個客觀現實。
群眾體育熱情高漲,但合格場地和優質賽事始終稀缺;職業體育雖然如火如荼,但中國職業俱樂部入不敷出、缺乏盈利模式、職業化程度不高等問題也長期存在;校園的體育設施越來越好,但孩子們的體質卻因為日益嚴重的課業負擔有下降的趨勢。
這些問題,都不是在奧運會上多拿一塊兩塊金牌能夠解決的。
對于體育改革,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劉鵬在2014年的全國體育局長會議上提出幾點要求,一是樹立科學發展的體育事業政績觀;二是狠剎圍繞賽事的行業不正之風;三是以運動項目管理中心和單項體育協會改革試點為突破口,深化體育管理體制改革。
披荊斬棘,中國體育在路上勇敢前行。
在挑戰的第35天,陳盆濱遇到了大雨,給他的挑戰之旅增加了許多難度,但他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并在這天馬拉松結束的時候迎來了燦爛的太陽。“就像人生,人一生當中總難免會遇到各種變故,唯有你去適應了,調整了,才會找到更真實、更適合自己的人和事,”他在日志中感慨道。
類比之下,中國的“體育夢”也仿佛在進行一場挑戰自我的馬拉松。在前行的路上,也會遇到風雨、遇到坎坷,但這些也都將成為過去,前面終究會找到一條康莊大道。
體育,是強身之本;體育,是強國之路!
編輯:水靈
關鍵詞:體育 中國 夢想 賽事 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