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正能量 正能量
Ta和互聯網的溫情故事(組圖)
故事一 90后通信博士:讓老人“觸”網不是夢
90后通信博士 張佳鑫
中國網信網報道( 潘子荻柴莎莎)幾乎每個有老年人的家庭都曾上演過這一幕:年輕人教老人玩手機、上網,一遍兩遍還可以,可當多次還沒學會,年輕人往往會變得不耐煩,老人也逐漸喪失了學習新鮮事物的信心。
張佳鑫,一個北京郵電大學的90后在讀博士生,卻將發生在自家父母身上的這一幕記在了心里,并在2011年5月發起成立了“夕陽再晨”科技助老項目,召集志愿者耐心地教老人們上網、玩微信等。
“不能讓老人因為科技的鴻溝造成他們與時代的鴻溝。”張佳鑫說道,“‘夕陽再晨’項目想幫助老人在信息化時代跟上科技,通過新的方式與親戚保持聯系,減少孤獨落寞感。”
教老人玩微信 網絡讓老人夕陽再晨
“夕陽再晨”項目已開展三年多時間,志愿者規模已經達到5000余人。每周固定的時間,會有志愿者走進北京、上海、南京、湖南等地的社區,教老人們用微信、美拍相機等新科技應用產品。
張佳鑫介紹,很多老人第一次參加“夕陽再晨”的活動,有一種且學且試探的心態,大多以體驗為主。隨著課程的慢慢深入,逐步產生強烈的興趣,發現自己也能學會新鮮事物,沒有在生活中落伍。
有的老人學會了用Flash制作PPT,制作翩翩飛舞的蝴蝶,并配上蝶戀花的詩詞,用課件的形式教孫子古詩詞;有的老人學會了使用美拍相機、制作電子相冊,將旅游的照片制成電子相冊,通過朋友圈展示給自己的子女;有的老人學會了用視頻聊天,通過視頻和遠在海外的家人聊天。
一位參加“夕陽再晨”項目的靳蘭珍老人說,電腦打開了她生命中一扇新的窗戶。以前過年過節,親人不在身邊,感到特別孤獨,現在用視頻聊天,有種天涯若比鄰的感覺。他們在一個班學電腦的老人都像同學,相互學習交流,生活中相互幫助。
“老人們學習了這些新技能,讓自己的生活更加便利,同時增加了與下一代交流的方式,拉近了他們之間的距離。與同班一起學習的老人成了要好的朋友,平時生活中互幫互助。”志愿者介紹道。
目前,“夕陽再晨”項目已經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了北京市夕陽再晨社會工作服務中心,以社工帶義工更加專業化的方式幫助更多的老人。
打破信息隔膜 讓互聯網行業走進老人生活
作為一名研究5G通信技術的博士生,張佳鑫介紹道,在他們眼里,通信與吃、穿等一樣,是人的一種最本質的訴求。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是區別于電話的一種新型溝通模式。新的溝通模式出現,特別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成為主要的手段的時代,不應該把老人這個群體忘記,也不能因此而將他們摒棄在這個時代之外,這是他們的基本需求。
“我們做的只是‘互聯網+養老’最基礎的一環。”張佳鑫說道,“想要智慧城市、智慧街道、居家養老,便捷的智能設備派上用場,首先要教會老人如何使用這些高科技,打消心里的顧慮,走出這一步,接受新鮮事物。”
他認為隨著養老市場進一步開放,老人消費能力提升,會有多樣化、為老人量身定做的互聯網產品應運而生,這是發展的趨勢,也是巨大市場的潛力。今后互聯網在整個行業的帶動下為老人帶來更多的幫助。
“我們所做的是以公益的初衷,來幫助這個行業介入到老年人的生活中去,成為一個互聯網改變老人生活的生態體系。”張佳鑫告訴。
堅持不懈 讓“夕陽再晨”持續發展不是夢
對張佳鑫而言,“夕陽再晨”項目是一個“驚喜”。張佳鑫說:“非常高興在年輕的時候,能幫助到一群人改變生活的方式,同時帶給他幸福的體會。從老人身上學到很多東西,寧靜、追求自然、健康的生活,理性看待周圍好的或者不好的事情,淡定從容的接受,堅持忍耐的拼搏。”
這個項目成為了他們這群90后最富有意義的一個時代烙印。“夕陽再晨”為載體,他和志愿者們接觸到了各行各業、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們會將這個項目堅持下去。”張佳鑫告訴。開始創始的時候他們開玩笑:十年后,無論他們這些人在什么地方,希望周末在北京聚會的時候,還能去做“夕陽再晨”這個項目。當時是一個美好的愿景,但是隨著項目的一步步深入,項目標準化不斷完善、團隊日益成熟、渠道更暢通、合作高校越來越多,機構的成功注冊使得團隊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大幅增強,“夕陽再晨”項目的持續發展將不再是玩笑和夢想。“桑榆雖晚,其霞漫天,夕陽再晨,灼灼其華”,這群90后們正在以自己的努力,讓另一種青春綻放。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互聯網 溫情故事 老人玩微信 互聯網+打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