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九三學社中央:統籌川甘青接合部藏區協調發展
■編者按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在農村。九三學社中央長期關注農村貧困地區的扶貧開發工作。韓啟德主席要求,社中央應特別重視深入貧困地區扎實開展調研,針對不同地區的貧困狀況、貧困原因,立足國家發展大局探求因地制宜的脫貧和發展之計。2014年,他們就先后赴太行山區、黃河下游灘區、川甘青接合部藏區進行了調研,就如何完善扶貧政策、創新扶貧方式、增加扶貧資金、加大扶貧力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報送中共中央、國務院供決策參考。
2014年8月,九三學社中央聯合九三學社四川、甘肅、青海省委,邀請國家民委、國家宗教局、交通運輸部、環保部、農業部和國家旅游局等部委,赴川甘青接合部藏區,就該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問題進行調研,9月,調研組又聯合川甘青三省十余個部門召開專題研討會。今天我們編發的報告就是這次調研的成果之一。
川甘青接合部藏區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戰略資源儲備基地、高原特色農牧產品基地、特色文化保護地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對整個藏區、長江和黃河流域的發展、穩定和生態,以及國家安全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然而,目前川甘青接合部藏區(以下簡稱“接合部藏區”)面臨經濟發展滯后、基礎設施薄弱、社會事業發展緩慢等一系列問題,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薄弱環節。
基本情況:具有重要戰略地位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接合部藏區位于川甘青三省交匯處,包括三省的5州26縣(市),面積2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77萬。2013年,經濟總量257億元,財政收入15.3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僅4525元,分別為全國平均水平的70.5%及50.9%。
接合部藏區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一是關系國家安全與穩定。接合部藏區教派多、寺廟多、僧侶多,民族與人口構成復雜、文化差異性大。接合部藏區經濟社會發展滯后,差距顯著,影響穩定。如壤塘縣2013年財政收入不足1500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僅5300余元,且收入的45%源于國家轉移支付。
二是重要的生態屏障。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發源于此,區內河流縱橫、湖泊繁多,擁有大面積的冰川、沼澤和濕地,是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其中,若爾蓋濕地譽為“青藏高原之腎”和“中華水塔”,被聯合國列為國際重要濕地,黃河流經此地后徑流量增加29%-45%。區內有植物1500余種、野生動物400余種、自然保護區100多個,瑪曲縣有“亞洲第一天然優質牧場”1400多萬畝,是長江和黃河源頭的“綠色生態屏障”。
三是戰略資源重要儲備基地。接合部藏區有多種礦產,已查明資源儲量潛在價值數萬億元,有大量的水能、風能和太陽能等清潔能源,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儲備基地。譬如果洛州有森林2.1萬公頃、活立木蓄積量達580萬立方米,玉樹州有各類礦產36種、金屬礦床200余處、中藥材900多種,瑪曲縣黃金儲量居全國前列。
四是高原特色農牧產品基地。接合部藏區擁有優勢突出和特色鮮明的青稞、牦牛、藏香豬等農牧產品,具備培育高原特色農牧業的良好基礎。例如,甘孜州建成優質糧油、綠色蔬菜、特色水果、生態食用菌、道地中藥材等農業基地80萬畝;阿壩州牦牛肉奶、藏綿羊、優質牧草等特色產品暢銷國內外;玉樹市培育了一批特色鮮明的農畜產品加工企業。
五是特色文化保護地。接合部藏區歷史悠久深厚,民族與宗教文化博大精深,民間藝術豐富多彩,是藏傳佛教、藏民族文化的發源地和聚集地,是康巴文化的核心區。其中,格薩爾藏劇具有唯一性和獨特性,五明佛學院尸陀林是藏族喪葬文化的典型代表,覺囊梵音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拉卜楞寺被譽為世界藏學府,接合部藏區是中華民族特色文化的重地。
六是世界旅游目的地。接合部藏區的自然和民族特色資源等極為豐富,有貢嘎山、巴顏喀拉山、若爾蓋大濕地、九寨溝-黃龍景區、夏河拉卜楞寺、碌曲郎木寺、新寨嘉納瑪尼石經城及唐蕃古道重鎮等,還有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隆寶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可可西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重要的世界旅游目的地。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九三學社 川甘青 藏區 協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