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滾動新聞 滾動新聞
李毅中:不能因為環境污染忽視放松對工業的投入
人民政協網快訊3月6日下午2時30分,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召開記者會,邀請全國政協常委厲以寧、李毅中、陳錫文、林毅夫以及全國政協委員楊凱生、常振明、賈康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并回答記者提問。
[中央電視臺記者]:請問李毅中委員,最近有一種議論或者論斷,說中國現在的工業發展正在面臨著邊緣化和空心化問題,應該說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境態。這對于中國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樣一個目標來講有什么樣的影響?
[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黨組書記李毅中]:說到工業,2020年基本實現工業化,這是全面建成小康的重要任務也是全面小康的支撐,改善民生的基礎。剛才你提到的這兩種現象確實是存在的。首先講講脫實向虛,由于我們受到一些西方經濟的影響和自身工作上的一些缺陷,一段時期確實出現問題,表現在資本轉移了,生產力要素也流出了,人才也有流失的現象,就業企業的效益也不是那么高。這種情況引起了中央的高度重視,前幾年就做出了要大力支持發展實體經濟的決策。
[李毅中]:這幾年無論是在財、稅、價,特別是金融、產業政策,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這個現象已經有所好轉,見到了成效。我注意到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里三個地方講到了實體經濟,特別強調金融要服務于實體經濟,我想這個問題會逐漸改善的。
[李毅中]:說到所謂邊緣化的問題,首先工業確實夠大,去年數字顯示,它的增加值是22.8萬億,但同時存在著結構性矛盾和深層次問題,這些問題非解決不可。因此,工業面臨著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問題。比如我們采取的措施,淘汰落后,化解過剩,產業轉移,以至于工業企業的退城進園等,這些措施都是工業自身結構的調整,并不能看成工業的弱化。另外我坦率地講,二產為三產的發展提供了優質的產品、商品,提供了服務對象。所以二產是三產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發展三產并不意味著二產的退出,所以這個關系要處理好。
[李毅中]:至于生態文明建設,工業上確實占了全社會能耗的70%,也是主要污染源,所以我們工業界要進一步節能減排,調整能源結構,保護生態環境,把欠的賬補上,把這個工作做好。但是不要因為這些事情忽視了或者放松了對工業的重視和投入,以至于它邊緣化,那就脫離了中國的國情。通過學習政府工作報告使我感到振奮的是,總理用了很長一段講制造業,特別是“中國制造2025”,這就體現了我們中央國務院對工業的重視,對制造業的重視。
[李毅中]:因此工業化是個歷史進程,美國、歐盟國家都經歷了上百年,甚至幾百年,在這個歷史進程中,我們2020年才基本實現工業化,我認為工業的主導作用要充分發揮。一、二、三產要協調發展,四化要同步發展。我覺得工業承擔著兩個百年重任,學習總理報告也加重了我們的緊迫感和任務感。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全國政協 記者會 經濟發展新常態 李毅中 工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