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廣東政協:基層醫務人員需“量身定制”晉升通道

2014年12月30日 10:36 | 作者:駱驍驊 | 來源:南方日報
分享到: 

  界別聲音

  省政協常委、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育處處長秦鑒:

  盡快放開多點執業 鼓勵在基層開診所

  問:你怎么看全科醫生招聘遭到冷遇這個現象?

  答:這個現象與全科醫生、家庭醫生的職業成就感很低有很大的聯系。現在我們的家庭醫生,就相當于是一個萬金油的醫生,內、外、婦、兒都懂點,但都業務不精,只能做一個中介人、健康顧問,在老百姓心中的信任度很低。這與國外是截然不同的。

  比如在德國,一般家庭醫生都曾經在知名的大醫院行醫5年以上,在各科室都已經輪崗,獲得了完整的醫療技能實踐訓練,具有主治醫師以上資格,并且大都具備一技之長,通常通過幾個人合營的方式,在基層社區開設私人診所。

  如此一來,第一是家庭醫生隊伍的專業能力得到了保障,第二是這些家庭醫生與原來出走的大醫院之間保持了很密切的聯系,一般而言,私人診所的醫生一半時間在診所看病,一半時間則會在大醫院做手術、參與培訓,繼續提高職業能力。更重要的是,他對大醫院的專業強弱乃至醫生都很熟悉,便于雙向轉診。

  問:你認為,確立雙向轉診的合理流動,關鍵節點在哪?

  答:我覺得關鍵節點有二。一是盡快放開多點執業,允許醫生自由流動。要鼓勵有經驗、優秀的醫生去基層開診所,事實上在大醫院發展是有天花板效應的,一個科室主任醫師就那么幾個,并不能很好地解決醫生的職業滿足感問題,允許醫生流動,就相當于給他們打開了另一片天,讓他們可以通過創業來提升職業榮譽,增強自我認同。

  現在政府對于基層醫療這一塊還有大包大攬的慣性思維。其實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站也不一定要姓公,在國外,承擔首診角色的大都是私營性質的個人診所。

  第二個節點是大醫院要收縮門診戰線。允許醫生自由執業將使得大醫院產生“擠出效應”,但如果大醫院不收縮門診,又去跟基層競爭,家庭醫生的發展還是會被扼殺在搖籃里。事實上,在國外大醫院并沒有門診,只能通過家庭醫生實現向上轉診,使得家庭醫生確實承擔起了看門人的角色。

  反觀國內,家庭醫生并不是看病的必由之路。患者還是可以直接去大醫院掛門診,家庭醫生有我沒我都一個樣,降低了家庭醫生的職業成就感。現在基層醫生有點不倫不類,可做的事情不多,所以要么往大醫院鉆,要么想辦法縣醫院做主治醫師。而大醫院也嚴重資源浪費,外科醫生又要出門診,又要做手術,有限的資源并不能真正投入到疑難雜癥的研究上。

  問:你提到的兩個建議實踐中可能會遇到不小的難度。

  答:確實是。比如自由執業,大醫院耗費心血,培養多年,對好醫生并不情愿放手。我覺得這有點像民航飛行員的“跳槽”,得首先明確好利益協調和補償的機制與流程,比如通過司法或者調解的方式來解決其中的問題。至于收縮門診,由于目前公立大醫院普遍是內科、兒科虧本,靠外科賺錢,砍掉門診這一塊,國家需要進行適當的補貼。

  另一個不能忽視的問題是,即便是允許醫生外流,醫生本身可能也會因畏難不愿走。因此政府要創造一個有利于民營醫療機構發展的政策環境。坦率地講,與公立醫院相比,目前我們在工商、稅務上仍然不公平,對于基層民營醫療,廣東乃至國家都要給予適當的補貼。

  省政協委員、省人民醫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長姚樺:

  應吸引貧困地區醫學生回鄉服務

  問:對于家庭醫生人才匱乏的問題,您怎么看?

  答:其實很多慢病都應該放到基層,比如高血壓管理,是很適宜放在社區醫院的,但關鍵在于基層的醫學人才是否足夠勝任。目前對于基層的工作有很多仍然浮在面上,比如專業人才匱乏的問題,其實對于社區醫療衛生站來說,許多大專畢業生可能也勝任,但是必須要經過住院醫師的規范化培訓,這在很多地方都做不到,甚至在一些二線城市的醫學院,也無法很完整地完成5+3的培訓。

  問:對基層醫學人才短缺的現象,您有什么好的建議?

  答:對這個群體的關注也顯得不夠,基層的醫生很辛苦,一些思想狀況并不一定能反映到決策層,比如現在對于家庭醫生的繼續再教育,盡管采取了很多措施,但仍然比較薄弱,需要加強。

  基層抱怨留不住人才的聲音一直都有,這也不是一時半會能夠轉換。我覺得應該要利用好既有的渠道,比如醫生晉升前也有下鄉扶貧的要求,以前可能流于形式比較多,接下來應該做實,要加強定向培養,加快出臺政策吸引本土本鄉的醫學畢業生回鄉扎根。

  此外,既有的醫療隊伍也要利用好,現在鄉村還有一支規模不小的村醫隊伍,還能發揮余熱,應該強化培訓、提高技能,以前的赤腳醫生在村民心中的技術、口碑還是不錯的,也不一定就是待遇的問題。

  問:目前廣東也出臺了一些促進分級診療建設的政策,但是效果還很有限,您認為癥結在哪?

  答:建立“基層首診、分級診療、雙向轉診”的診療體系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能夠大大緩解大醫院承受壓力過高的問題。現在面臨的難題是醫保政策的引導力度仍然不足。

  在醫衛體系比較完善的國家,“首診在基層”是一項相對固定的硬約束。但在我國,老百姓有更多的選擇自主權,因此更愿意去大醫院。目前,廣東各地在加強醫保引導基層就診力度上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東莞就規定首診必須要在社區醫院,廣州明年開始對于在社區診療的患者,醫保報銷額度也有所提升。但總體而言,轉診制度的強制性依然有限。

  從患者的角度來看,他們也很愿意去社區看病,一來近,二來便宜。但他們普遍有兩個擔憂:一是怕沒藥,藥品選擇性有限,一些療效好但稍貴的藥基層沒有;二怕原有的治療方案回到社區后無法保持,出現變數。這在轉診上就體現為“治不好往上推容易,治好了往下放困難”的現象。

  患者轉變既有的就醫習慣也需要有個過程,建立分級診療體系既是一項系統工程,也是一項長期工程,還需要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去加以完善。(駱驍驊)

 

編輯:楊雅婷

01 02

關鍵詞:基層 醫生 家庭醫生 服務 醫院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洲国产伦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精品精品在线 |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 亚洲国产精品va在线播放 | 三級亚洲人Av在线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