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山東重慶探索藝術品收益權交易
原標題:37號文紅線突圍:山東重慶探索藝術品收益權交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程維
自2011年及2012年國務院兩次整頓各類交易所以來,國內文化、藝術品的實物拆分交易和非實物交易迅速降溫。不過,山東泰山文化藝術品交易所(下稱泰山文交所)和重慶文化產權交易中心(下稱重慶文交中心)推出的“收益權”交易方式,為沉寂2年多的藝術品市場帶來了一些新意。
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的調查發現,囿于此前的國務院“38號”和“37號”文件劃定的幾條“紅線”限制,山東的藝術品收益權交易“幾乎沒有什么流動性”;而重慶的藝術品收益權交易,則在交易軟件及規則上線后,可能會繼續“猶豫”,預計半年后才會展開正式交易。
渝魯兩地在藝術品收益權交易上探索出的路徑已經逐漸明晰,但“T+5”硬規則無法逾越,加上其它“繞行”規則時帶來的不便,國內藝術品收益權交易,短期內仍難有較大成長空間。
魯渝“闖關”
“我們的藝術品收益權上線交易的時間點可能在半年后了。”重慶文交中心董事長程鋒12月11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稱,延后推出的原因是,盡管該中心在國務院“37號”、“38號”文件下,創新性地設計了藝術品交易規則并完善了相應風控、交收、結算、會員等制度,建立了第三方保薦商、服務商體系,但基于各方因素考慮,為穩妥起見,決定延后。
此前,重慶當地的媒體報道稱,重慶文交中心的藝術品收益權交易于今年12月13日“上線”。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當地媒體所報道的“上線”,其實只是此業務的規則和交易詢價輔助客戶端的測試版軟件上線,而非已經展開該類交易。
據了解,重慶文交中心的藝術品交易分為兩類,也分兩步走,一是50萬元以下的單件藝術品實物交易,這是該中心目前的側重點,已經展開交易;二是藝術品(組合)收益權交易,這里的“組合”二字,是指多件藝術品打包成組的意思,該業務預計半年后才正式推出。
重慶文交中心目前在其官方網站上推出了十幾幅畫作實物交易,但更引人注目的是該網站上掛出了一個“重慶文化產權交易中心詢價輔助系統”軟件,下載該軟件后,在該中心網站上,通過填寫身份證號碼等信息,就可獲得一個注冊號,并可綁定指定的兩家銀行的銀行卡,用于交易保證金劃轉。
這套軟件系統與國內其它商品交易軟件類似,參與者甚至不受地域的限制。目前,該軟件中暫無交易品。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該軟件的交易類目上,分別有“代碼、名稱、全稱、買盤價、買入量、意向買盤價、意向賣盤價”,以及交易基數、發行日期、發行天數等類目信息、交易信息、數據和交易品信息等33個類目。
不過,重慶并非國內首創者。此前,泰山文交所也推出了類似交易。該所于2014年6月份推出了一款“優悅文化一號——戶外媒體資產收益權”的產品,其預期年化收益率為8%,期限2年,10萬元即可購買,資金將投向濟南市戶外媒體資產。
與藝術品的投資收益在理論上將會在正、零、負之間波動,而廣告牌的收益權則只在零和正收益之間波動,風險更低,且容易量化。
目前泰山文交所的收益權交易品主要有“黃果樹景區一號”、“優悅文化一號戶外媒體”、“蘭亭一號及二號藝術品”。“浩雅齋一號藝術品”等幾個交易品。
泰山文交所副總經理王寧12月17日稱,自今年6月份該所推出文化產品的權益交易以來,共成交藝術品400萬元至500萬元,另有大致200萬元至300萬元的藝術品實物成交。
交易模式
重慶文交中心是怎樣把一件藝術品變為可交易的收益權的?
據重慶文交中心相關人員的介紹:第一步,與單件作品相似,仍由重慶文交中心發行審核部門組織第三方獨立機構對藝術品進行鑒定、評估、確權、咨詢等;第二步,對藝術品的收益權進行量化,確定該項收益權發行規模、發行價格及發行時長;第三步,收益權交易期滿,該項收益權對應的藝術品通過市場化方式退出,出售價與收益權上市前的差價,就是購買收益權的人可分走的收益。
程鋒說,這實際上是一種帶“權證”性質的交易品種,只是交易所為控制投資人的風險,都會要求保薦機構在產品上市前簽署回購協議,以確保交易品對應的藝術品能順利“退市”。
不過,程鋒拒絕進一步透露該交易中心的收益權,究竟每個交易單位為多大數量或金額。
如一幅估價為100萬元的名畫的收益權,通常會確定為多少個交易單位?如預估年增值10%,則對應的收益權為10萬元,重慶文交所是按10萬元的價格單個發行,還是按更低的價格單個發行?因為畢竟這一收益權具有不確定因素。
程鋒說,有關交易細節,一是涉及商業秘密,不便多說;二是部分規則的細節仍在進一步完善和細化中,因此暫時無法對媒體公布。他表示,“收益權不拆分”。
“因為我們嚴格按照國務院辦公廳劃定的紅線執行,所以交易時間定為‘T+5’,也就是今日買進后,只能在5個交易日后,才能進行同一交易品的第二筆交易,這種沒有連續性的交易導致市場中的交易品幾乎沒有什么流動性,”王寧說,“所以近半年下來,實際成交金額并不高,因為交易規則限制了,市場沒法活躍起來。”
“現在監管每周都要與我們溝通一次。”王寧稱,在“37號”文件劃定的紅線下,其實國內的幾十家文交所或藝術品交易所基本沒有什么創新,“不管叫什么說法,其實實質都一樣,就是都在試圖通過連續交易或電子化交易活躍市場。”
這些交易所面臨一個兩難選擇:如果開展連續交易,則是“37號”文件所禁止的。如果不連續交易,在“T+5”模式下,交易清淡,市場根本不可能活起來。
兩道門檻
“37號文”只是國內文化及藝術品交易所面前的兩道門檻中的一個,另一個是2011年11月11日發布的《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切實防范金融風險的決定》(國發〔2011〕38 號),業界簡稱“38號文”。
“38號”文件并不只針對文化和藝術品交易市場,但該文件明確劃定了5道“紅線”,設置了“5個不得”:分別是任何交易場所均不得將任何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不得采取集中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不得將權益按照標準化交易單位持續掛牌交易,任何投資者買入后賣出或賣出后買入同一交易品種的時間間隔不得少于5個交易日;除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外,權益持有人累計不得超過200人。
“37號”文件是指,2012年7月12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清理整頓各類交易場所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2〕37號)。該文件中進一步細化了前述5個“不得”,并新增加了2個“不得”,分別是不得以集中交易方式進行標準化合約交易,以及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不得為違反上述規定的交易場所提供承銷、開戶等服務。
“37號”文件的殺傷力,還在于其對“集中交易方式”進一步細化并擴充到了“集合競價、連續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做市商等交易方式”。
目前重慶文交中心因其尚未正式開展收益權業務,關鍵環節的操作暫不明確。山東泰山文交所則采用了一個小技巧,即不違背“權益持有人累計不得超過200人”條款:譬如一項文化資產的預期收益權為1000萬元,則將其分成200份,這樣就可以使權益持有人累計不超過200人。
一位業內人士稱,如果一點不碰“37號”和“38號”文件紅線,國內任何一個文化或藝術品交易市場除做實物交易外,其它衍生品交易基本上完全無法展開。
從實際執行效果看,泰山文交所上線的“黃果樹景區一號”收益權產品,擬認購規模不超過兩億元,認購起點為5萬元,且限定認購人數不超過200人。這意味著泰山文交所采用的是對收益權進行“不均等拆分”方式,繞過了“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的紅線,且嚴格遵守了“權益持有人累計不超過200人”規則。
在業內人士看來,一些監管條款,如不得集合競價、連續競價、電子撮合、匿名交易在技術上很容易逾越:采用電子掛牌方式,參與者實名或代碼參與交易。
對“不得將權益按照標準化交易單位持續掛牌交易”紅線,交易所可以采取同一品種下,設置不同份額收益權所對應的數量,各自掛牌報價,就能做到“非標準化持續掛牌交易”。
當然,無論如何繞圈,“T+5”這一買賣時間限制,難以逾越。
一些業內人士則期待相關監管部門放松對交易方式的監管。目前,山東、重慶有關文化及藝術品收益權的交易已經獲得一些市場認同,但二者是否真能促進藝術品交易政策“解綁”,仍有待觀察。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藝術品 收益權 山東 重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