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告別“黃金時代”的樓市將何去何從?
2014年,樓市一改往日高歌猛進的姿態,投資增速放緩、庫存居高不下、房價持續回落,市場分化明顯。與此同時,“去行政化”調控趨勢日益明朗。告別“黃金時代”的樓市將何去何從?
別了,“黃金時代”
2014年,樓市變化速度,顯然超出市場預期。國家統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可謂一個直觀的觀察窗口。
一季度,70個大中城市,有一半還處于環比溫和上漲,然而從5月份開始,房價環比下降的城市個數持續增加,5月35個、6月55個、7月64個、8月68個、9月、10月均為69個。
不僅新建商品房如此,二手房價格環比下降的城市也持續增加,特別是到9月份,70個大中城市的二手房價全部呈環比下降態勢。
房價的變化,直接影響購房者的心理。北京居民王勇一直想買西四環外的一套二手房。然而從年初的每平方米4萬元到如今每平方米3萬4千元,不斷變化的房價讓他一直處于觀望狀態。
一系列房地產市場的數據也在持續走低。開發投資增速放慢,1至10月份比1至9月份回落0.1個百分點。房屋新開工面積下降5.5%,作為傳統銷售旺季的“金九銀十”風光不再;庫存居高不下,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積比9月末增加1091萬平方米。
面對樓市種種變化,不少業內人士感慨,中國房地產行業輕松賺錢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邵挺表示,中國房地產市場和中國經濟一樣,都已經進入了一個新階段,即“供需總量基本平衡、區域結構差異擴大”。
政策風,將往哪兒吹?
從“政策很復雜,市場很簡單”到“政策很簡單,市場很復雜”,2014年,樓市與“行政化”調控方式漸行漸遠。
一個具有代表性的現象就是,行政色彩濃郁的限購政策逐步退出部分城市。限購的保留與取消,被業內人士視為對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分類調控”的落實。
住房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倪虹明確表示:“用市場的手段調控市場的問題,這將是下一步調控的主要方向和手段。”
部分受訪專家表示,經濟“新常態”要求中高速增長,這對于房地產而言是利好,可以讓市場慢慢去調節自己。
對于步入新常態的房地產市場,不做過度反應,并不意味著政府不作為。特別是在當前宏觀經濟面臨下行挑戰的背景下,在堅持抑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外,更要注重滿足居民的合理住房需求。
2014年下半年出臺的一系列政策對此均有所體現。比如房貸新政策要求“對擁有1套住房并已結清相應購房貸款的家庭,為改善居住條件再次申請貸款購買普通商品住房,執行首套房貸款政策。”住房公積金新規定中要求推進異地貸款業務,公積金貸款對象擴大至第二套改善型自住住房。
清華大學房地產研究所所長劉洪玉說:“在抑制住房投機需求的同時,支持和鼓勵使用需求,就能保持房地產業的經濟規模,對宏觀經濟穩定增長作出貢獻。”
專家還建議,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告別高速增長的“黃金期”,房地產投資量、竣工量和新開工量等各項重要指標的峰值已經到來的情況下,尤其要注重房地產泡沫的抑制和防范。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年終經濟十問 樓市 黃金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