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王嘯宇:為教育 不計小利

2014年12月10日 11:13 | 作者:解艷華 | 來源:人民政協報·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王嘯宇希望,在歐洲國家課程改革的基礎上提煉出一套結合國際化和本土化的國際選修課程及人才培養模式,這種教育模式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學術能力、解決問題的綜合素質,注重滿足學生差異培養,給予學生多元化的選擇,提升中國孩子的創新力。

 

B20141210003-zx11

2012年,新同文獲得真格基金投資,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成為新同文聯合創始人。圖為新同文總裁王嘯宇(左)和徐小平在一起。

 

  每一個孩子生來就與眾不同

 

  推廣集結國內教育專家、一線特級教師編撰的國際選修教材,是新同文總裁王嘯宇近十年來不遺余力在推動的一件事情。從事中外合作辦學十幾年,37歲的他仿佛找到了新的興奮點,逢人就要分享他的國際教育理念以及推廣課程體系的想法。

 

  “我并沒想著靠這套教材盈利。”王嘯宇自有他的“營生”,十年前,剛從大不列顛島歸來的他趕上了《中外合作辦學條例》的頒布,那時的中國,充滿了生命力,一切都在改變,一切都在滾滾向前,人們樂于把自己的孩子送出去嘗試新鮮事物;而當時適逢英國新一屆政府削減教育支出,英國很多高校招生率下降,轉而把目光轉向了發展中的中國,王嘯宇有幸成為第一批投身中英合作辦學的人。

 

  “太多的家長希望把孩子送出去接受國外教育,我積累了第一桶金。”1977年出生的王嘯宇,自認為在國內上學的時候并不是大人眼中傳統的“好學生”,“為了考試,很多知識點需要記憶,而我并不擅長。”上個世紀90年代末,王嘯宇選擇了留學英國。

 

  入學不久,老師布置了一篇論文“論英國是否應該加入歐元區”,王嘯宇封塵已久的探究欲望被激發了,他花了將近3周的時間組建了小組,并帶領組員去采訪專家、學者,蹲守圖書館,最終出爐了一份全班最高學術水平的論文。

 

  這件事情讓同學對他刮目相看,也讓他開始審視中國教育存在的一些弊端:“國外教育更注重培養孩子的理解力、分析力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則多注重單純的記憶知識點。如果問及美國南北戰爭爆發的時間,大多數中國學生都能對答如流,但是一旦有讓他們分析戰爭帶給這個國家的影響,或者假設戰爭沒有爆發結果會如何這樣的課題,沒有幾個人能答上來。這就是區別。”

 

  王嘯宇曾陪朋友參加過一次家長會,老師的一番話讓他思忖良久,老師說,你的孩子各方面都很好,如果上課的時候能把手背在身后,就更好了。

 

  “這件事值得探討,每一個孩子生來就與眾不同,每一個人的強項不同,每個人在問題上的看法也是不同的,我們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孩子。”

 

  作為一個4歲孩子的父親,王嘯宇對中國教育的改革非常著急,“我們天天喊改革,現在考試制度正在改,但是下一步怎么辦?任何教育改革如果不能突破課程體系,一切都是空談。”

 

  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

 

  2012年,王嘯宇和新東方聯合創始人徐小平、王強組成新一代“中國合伙人”,希望共同推進中國教育國際化事業的開展。王嘯宇認為,推進中國教育國際化,應以教材、課程改革為先。從那時起,他就開始謀劃開發一套高中國際綜合選修課程。此后,新同文國際課程研究中心聯合英國教育質量評估委員會、北京圣陶教育發展與創新研究院,經過兩年的論證、研討,首批課程體系開發出了3+2課程結構,包括三門基礎課(數學、物理、化學)和兩門延展類課程(商科和創新創業課程)。

 

  談起做這套教材的初衷,王嘯宇說,“我曾深度參與英國教改,他們以學生為中心,注重激發孩子的創新和創造力,這讓我經常冒冷汗,如果歐洲國家按照這個教學理念培養學生,那我相信,很快,英國又會回到一流世界強國之林,因為少年強,則國強。”他告訴記者,既然世界上已經有了這么出色的教育體系,我們為何不引進,進行二次開發,使其適應我國的人文氛圍以及教育理念,“按照這種體系來培養人才,孩子們對于學習以及知識的興趣將會得到充分的激發,會讓孩子們在自己擅長以及有興趣的領域深刻鉆研。”

 

  在王嘯宇的設想中,高中生的課堂應該是這樣的:老師教課的時候不再過多強調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而是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數學、物理、化學等知識,去研究如何抑制癌細胞的擴散或者克隆技術,即要去探索未知的領域,而非將知識固化在學生腦子里。

 

  “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前進源源不斷的動力。”王嘯宇說。

 

  10月27日,新同文在北師大附屬實驗學校召開了選修課程啟動儀式,首都教育媒體濟濟一堂,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長王本中受邀出席。王本中曾是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的書記、校長,他在實驗中學實施的高中課程改革實驗,曾為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國家課改提供了借鑒。

 

  “目前,中國的教育生態環境有待改善。一方面,公立學校管評辦一體都是政府,學校缺乏自主權;另一方面,高考制度用一把尺子衡量人才,用‘講練考’這種死板的形式追求高分,學生不太可能學會獨立思考,因為教育培養導向和剛性考試定式較少留給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也很少有讓學生學會獨立思考的信息引導。在這種教育生態環境下,影響了校長自主辦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校自主發展的平臺狹小。”多年前,王本中曾撰文發表《多一把尺子,多一批人才》的論斷,當天在會上他再次鄭重提出:將國內基礎教育的系統性和發達國家更重視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及創造性思維結合起來,才能更好地辦教育,這是個迫切的問題。

 

  “這套課程方案給予選修課更多空間,給與學校課程建設更大的自主權。它將中英高中課程有機融合,兼顧國際化和本土化的要求,注重學生各項能力的綜合發展,希望能讓更多的學生受益。”在發布會上,中國教育協會常務副會長戴家干給以充分肯定。

 

  兩位老教育專家的發言,讓王嘯宇吃了一顆定心丸,“這事可做,值得做。”

 

  緊接著,王嘯宇發動了對兩萬名家長的調查問卷。“一切計劃要基于市場需求。”

 

  每個人為國家推動一小步,最終就會匯積成一大步

 

  “教育上的改變牽動整個國家的改變,國際競爭如此激烈,我們的教育不得不改變,這個時候,我們有一點夢想和行動力的人都希望為這個國家做點貢獻。”王嘯宇頗具人文理想,他說這是70后的特質,出去轉悠了一圈,更讓他堅信,只有自己的國家在國際上有話語權,人才有創新能力,中國人才能在世界上受到更多的尊敬。

 

  他曾經看到這樣一幕場景,一位同伴看到一群小學生從身旁經過,搶先開門讓他們先行,但自始至終,這些帶著厚眼鏡片的小學生幾乎沒有一個人說謝謝。“這可能是一個極端個例,但給我觸動很大,如果我們教育出來的孩子,個個都能考高分,但基本的人際交往、道德品質卻極差,我們怎么在國際上贏得尊重。”在國外讀書的時候,王嘯宇反復通讀《資治通鑒》,他得出的結論是:“歷史車輪滾滾向前,但萬變不離其宗,只有國家昌盛,個人才有希望。”

 

  王嘯宇坦言,開發這套教材的投入,遠遠超出之前預期,大部分靠其他業務的收益填補,但他認為值得。“如果能觸動中國教育的變革,利國利民利未來何樂而不為?”

 

  在“入伙”徐小平和王強的合作時,三人曾發布了一則“星期日宣言”,王嘯宇拿出ipad,一字一句念給記者:“創新首先就是突破體制,且絕不是被誰所賦予的甚至授予的,一定是通過創業者的孜孜不倦以及甚至比政府更深刻的創新創業的思考與行動換來的。有理想的人,絕不是就這么幾個,而是千千萬萬,每個人為國家推動一小步,最終就會匯積成一大步。從時代的角度來說,個人的成敗榮辱早已不是事,為國家培養和積累人才,無論你做什么,怎么做,都是成功!”

 

  隨著越來越多的孩子奔赴海外留學,記者也表達了擔憂:“我們送出去的很多都是精英,到最后能有幾個回來呢?”王嘯宇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念了兩句宋詞:“空恁遐想笑摘蕊。斷回腸,思故里。漫彈綠綺。”他說這是他在留學期間最常念誦的幾句詞,“不用擔心,我們心里有‘根’。我相信,只要有中國心的人,只要是真正的精英遲早都會回來。”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教育 創新 培養 王嘯宇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洲日本精品专线 |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98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内妇视频 | 中文字幕免費無線觀看 | 亚洲电影手机在线五月 | 亚洲欧美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