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李志軍:公路發展仍需政企共建模式
公路發展仍需政企共建模式
———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志軍
政府把部分一級公路和二級及以下公路建設的責任擔起來,同時,引入社會資本流向高速公路等路網建設。這條經驗現在看仍然沒有過時。
珍貴的東西,往往容易被人忽視。
一說起“鐵公基”,一些人總覺得不那么高大上。事實上,它們無論對中國經濟的支撐作用,還是對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其作用遠超我們的直觀感受。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公路工程咨詢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志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分析說,就像人離不開空氣一樣,路網是社會經濟發展必需的基礎條件。同全世界大多數國家一樣,囿于財政支出的有限性,我們現在面臨著人民群眾對路網建設日益增長的需求與供給水平相對滯后的矛盾。
李志軍建議,政府在保證基礎路網建設由財政主導外,一部分路網建設仍然需要政企共建模式。“還有個問題是,好修的路差不多都修完了,剩下的都是崇山峻嶺,成本高,收費難,模式創新已經勢在必行。”
政府責任:幸福的煩惱
“從全世界范圍來看,現代社會的一個基本特征,就是保證居民的基本通行條件,已經成為政府最起碼的責任。這就像水電氣的供給一樣。”李志軍委員長期從事公路建設、咨詢、管理工作,對公路等基礎設施的重要性、復雜性有深刻的理解。
“高速公路建設引起全世界學界的關注,是從美國二戰后大規模興建高速路開始的。”李志軍介紹說,為了抵消二戰時期大量軍工產能在戰后下滑給就業帶來的負面作用,美國政府被動選擇了加大投資高速路的政策。沒想到,這一舉措到了后期,逐漸在促進區域商貿流通、經濟結構調整等方面,發揮出巨大的作用,為美國經濟騰飛奠定了基礎。
李志軍認為,我國的路網建設,還有一些特殊性要注意。
“一是我們的歷史欠賬比較多。我國從上世紀50年代開始逐步進入計劃經濟時代,對路網發展的要求比較快。但自從改革開放后,隨著逐漸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渡,條塊分割的低層次路網越來越難以適應經濟發展的要求。全國市場、全球市場逐漸形成,一定要求路網也是全國、全球性的。”
另一個特殊性是,我國是工業后發展國家,經濟發展速度快、經濟規模體量大,再加上路網建設需要適度超前性,結果是一些路網建成不久,就面臨升級的問題。
“小平同志曾經講過,多搞一點電、多修一點路,是不會出太大問題的。我們現在的問題是,超前了,可能會被誤解為浪費;即使設計時超前了,由于經濟發展速度快,剛修完可能就不夠用了。”李志軍說,即使參考全球其他國家的經驗,有時也很苦惱,因為“像中國經濟發展這樣快、體量這么大、地域這么廣、持續時間這么長的國家,世界上獨此一份,想學也找不到對象。”
結構矛盾:路難修錢難籌
據交通運輸部披露,截至去年底,我國公路通車總里程已經突破434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超過10萬公里。
就此,李志軍指出,我國公路建設表面看上去量已經很大了,實際上仍然不能滿足發展需要。“現在不僅大城市堵車,中小城市也出現了堵車。不僅城市里邊堵,高速路上也堵。”李志軍委員說,國家最早提出的五縱七橫國道主干線,100萬以上人口大城市聯網的目標基本達到了,但是高速公路的運力也已經基本飽滿,有些路段即使建成了復線,也很擁堵。
除了總量,李志軍認為,結構上的問題更應該引起關注。
“不僅經濟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與西部欠發達地區存在明顯差異,即使在珠三角這樣發達的地區,內部差異也比較大。比如粵北地區還有國家級貧困縣,他們的路網建設就落后于深圳、廣州。”李志軍委員介紹說,結構不合理還表現在,原來有些高速路采用四車道模式,實際上,這些路最佳的通行模式是6車道。現在要改起來,困難就很大了。
在李志軍看來,最頭痛的結構問題,是需求與供給的不協調。“高鐵建設、投資是中央政府主導,地方政府配合。公路建設則是國家規劃,地方財政主導。現在出現了兩個明顯的問題,一是地方政府財力滿足不了發展需要,另一個是在一些省際之間出現了不少斷頭路,形不成路網,效果大打折扣。”
政企共建:好傳統不能扔
最近有一個好消息。
11月26日,國務院《關于創新重點領域投融資機制鼓勵社會投資的指導意見》要求,建立完善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多元籌資的公路投融資模式,完善收費公路政策,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多渠道籌措建設和維護資金。逐步建立高速公路與普通公路統籌發展機制,促進普通公路持續健康發展。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李志軍和其他委員聯合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議“國家高速公路事權屬于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承擔建設與管理職責和費用支出;由中央政府設立一個統一的機構來履行相應的建設與管理職責”。
上述提案針對的是高速路的管理運營體制。現有條件下,李志軍委員認為,有些好的經驗要堅持、完善。
“地方財政在社會保障支出壓力逐年增大的情況下,公路建設還能取得這么大的成就,有一條經驗就是采取了政企共建的模式。政府把部分一級公路和二級及以下公路建設的責任擔起來,同時,引入社會資本流向高速公路等路網建設。這條經驗現在看仍然沒有過時。”李志軍委員說,現在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遇到了這個問題,原來由政府投資的產品,比如高速路,由于成本和居民的要求都在快速提高,政府財力增長速度遠遠跟不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前些年出現了BOT模式、收費還貸模式,最近又出現了PPP模式,這些都是有益的經驗。
編輯:羅韋
關鍵詞:李志軍 模式 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