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晉寧慘案背后生計之困:征地補償發放存巨大差額
失地村民成為“站工”
清晨5點半,天剛蒙蒙亮,52歲的阿正榮便收拾好了農具,出家門時,沒有驚醒身體不好的老伴。他扛著鋤頭走出村口,隨后向西,沿著土路一直來到213國道,此時這里已經聚集了20多人。人們站在路邊的一處土坡上,阿正榮也加入了進去。他們都在等,等每天可能出現的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
自2012年3月被征地后,此處便成為了富有村村民找工作的地方。他們每天一早聚集在這里,需要勞力的雇主會來挑人,工作內容是砂石廠搬運石料、清理牲口窩棚等各種雜活。
在富有村,來國道旁等待出賣勞力被稱為“站工”。每天早晨7點開始,偶爾會有雇主上門,如果等到上午9點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工作,便意味著這一天不會有收入了。“對我來說,‘站工’能找到最好的工作是干農活。”阿正榮說,“有時候會有其他村承包菜地的來這里找人幫忙收地里的菜、或是架大棚,我們之前都是種菜的,這種活兒特別熟,只是不好找。大家都等著接農活,去晚了就肯定輪不到你。”
在富有村每天一早出門“站工”的村民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擁有耕種以外的手藝。“這里木工跟電工比較吃香,會這兩門手藝的話,只要你不挑活,基本來了就會有工作。”阿正榮說。然而,隨著富有村與泛亞工業品市場間的征地矛盾愈演愈烈,直至演化到大打出手后,村民們“站工”也變得更加艱難。
“現在好多人一問是富有村的人,立刻就不要你來了。”村民惠天運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自今年6月3日富有村村民與泛亞工業品市場施工方人員間爆發大規模械斗后,他就再沒能找到一份零工。
而5公里外的晉城鎮勞動力市場更讓富有村村民望而卻步。“鎮里‘出力氣’的活兒都是招30歲以下的,而有文化水平要求的工作我們也做不了,都沒讀過幾天書。”村民李二芬說,像她一樣年近40歲的村民在擁有土地的時候都是家里的主要勞動力,一旦失去土地才發現,走出農田根本就沒有穩定的工作機會,家庭收入也幾乎斷絕。
耕地補償款用來翻新房屋
富有村臨近昆明市,緊靠滇池,氣候宜人,一直以出產優質蔬菜而聞名。據富有村書記李云祥稱,曾經本地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就在富有村,菜商與村民談好價錢后直接從地里摘菜,在村口裝車運走。臨近昆明的地理位置也讓村民們推車外出零售蔬菜能賣出好價錢,但征地之后,這種好價錢卻成了富有村失地村民們的難題。
“種地的時候我們從來不買菜的,種的菜自己都吃不完,日常在吃飯上的開銷就是一個月買100斤大米,買點肉。地被征了之后,越來越覺得連菜都快吃不起了。”村民李二芬說,她一家三口人,失地這幾年對比之前,每年僅吃菜一項就要多支出七八千元,“村里多數人家不只三口人,上有老下有小的,一年光買菜吃就要差不多15000元。家里40多歲的人都找不到工作,這是坐吃山空啊。”
“之前種地的時候每家大都有些積蓄,老人看病、小孩上學、全年吃穿都在地里,即便地少的人家,僅靠賣菜,一年到頭還能攢下些錢。現在地沒了,就什么都沒了。”阿正榮說,征地之前他承包著7畝菜地,靠著這7畝地,他為自己的父母養老送終,供大女兒讀到高中,為身體不好的老伴治病,從來沒有感覺到壓力。而失地僅兩年半,他已很難為讀中專的小女兒湊出學費。“找親戚借人家都不肯借你,都知道你家被征地了,借給你錢你也還不起。”
在高昂的生活開銷和謀生無門的雙重壓力下,富有村很多村民卻做了件讓外人覺得不可理解的事——他們用每人4.3萬元的征地補償款翻修了自家的房屋,單這一筆開銷就是以十萬元計的。
如今的富有村,街道兩旁家家戶戶已很難見到破舊房屋,采訪中不少村民告訴北青報記者,他們翻新房屋的錢基本都來自征地補償款。對于為何生計無著卻大筆花錢修房子的問題,富有村村民說出了自己的理由:“如果不趁著手里還有一點錢的時候把房子翻新,等到以后兒子長大了,住著破房子,連媳婦都說不著。”富有村幾位村民表示,村中很多家庭子女已接近婚嫁年齡,“討個媳婦”才是逼到眼前的問題。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晉寧慘案 征地補償 云南昆明市晉寧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