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藏聞逸事藏聞逸事
曾侯乙墓曾出土173顆“蜻蜓眼”系玻璃飾品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侯瑞雯
“蜻蜓眼”是古代一種飾物的俗稱,為玻璃制成。
玻璃古稱琉璃,公元前2500年,人造玻璃首次出現于西亞及埃及,最早的用途是制造珠飾。先出現的是單色玻璃,1000年后,又出現了彩色玻璃。公元前15世紀,玻璃珠上開始有彩斑條紋或點狀圖案。公元前10世紀,地中海沿岸出現了在玻璃珠母體上鑲同心圓,制造出類似蜻蜓復眼效果的鑲嵌玻璃珠,這便是現在人們所說的“蜻蜓眼”。西亞的游牧民族相信,佩戴這種“蜻蜓眼”飾品可以避邪。
“蜻蜓眼”在春秋戰國時期傳入我國。我國中原地區與西亞雖然相隔數萬里,但在公元前二千年到一千年的青銅器時代,東西文明之間活躍著許多游牧民族,他們往來于漫漫中西亞沙漠地帶,給中國帶來了這份美麗。
1978年,湖北曾侯乙墓(即隨侯墓)出土了173顆“蜻蜓眼”,這便是世人所謂的兩大珍寶“隨珠和璧”中的“隨侯珠”。史料記載:“隨縣蟟水側,有斷蛇丘。隨侯出行,見大蛇,被傷中斷,疑其靈異,使人以藥封之。蛇乃能走。因號其處‘斷蛇丘’。歲馀,蛇銜明珠以報之。珠盈徑寸,純白,而夜有光明,如月之照,可以燭室。故謂之隨侯珠,亦曰靈蛇珠,又曰明月珠。”
西亞“蜻蜓眼”傳入中國后,中國工匠在學習制作的同時,亦進行了大膽改良,使這一舶來品更符合中國王公貴族的審美。除了西方常見的圓珠外,中國“蜻蜓眼”的形狀被拓展至方形、錐形、長管、圓片、長條形、彎月形等,并被鑲嵌于銅壺、銅鏡、玉器、金銅帶鉤、青銅車馬件、漆罐、陶罐等各式器物上。尤其是戰國時期的蜻蜓,其精湛的制作工藝,成為世界古琉璃史上最濃厚凝練的一筆,這一時期也因此成為中國在世界琉璃史上唯一領先的時期。
“蜻蜓眼”按胎質不同分為三類:費昂斯(燒結的玻砂)、陶胎及琉璃胎。三種胎質的成型工藝不同:費昂斯胎以浸釉為主;陶胎以彩繪為主;琉璃胎則結合使用了“纏芯法”與“鑲嵌法”,具體工藝尚待考證。
黃藍白是戰國“蜻蜓眼”最常見的用色,另有黑、綠、褐紅等色。當時掌握的琉璃呈色配方并不多,各地因原材料配比差異會有料色上的細微不同。
“蜻蜓眼”的眼紋,根據眼圈數量,可分雙眼圈、多層眼、復眼;根據形狀,可分平眼、凸眼、角錐眼、乳丁眼;根據排列,可分對稱、交錯、連續;輔助紋飾也有實線菱形、點狀菱形、點線疊合、三角紋、太陽紋、星形紋、閃電紋、蝌蚪紋、潑墨紋等多種。如此排列組合,便有了“蜻蜓眼”的千姿百態。
戰國“蜻蜓眼”在國內外不少博物館均有收藏,也有部分精品流散民間,其價不菲。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蜻蜓眼 玻璃 侯乙 乙墓 出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