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吳為山:敬塑鄧小平像
▲《堅定的步伐——鄧小平像》
精彩閱讀:
■這是一個充滿感恩與崇仰之情的創作過程。我參照了數百張照片,深入刻畫與大膽造型,淋漓盡致,5月23日鄧林同志、鄧楠同志及中央文獻研究室相關領導和廣安市委領導來到工作室,對塑像予以肯定。旋即,開始翻模與鑄銅。一尊青銅塑像將于不久后屹立于紀念館大廳。以其不朽的精神氣質展示于世。
今年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
我于去年下半年應中央文獻研究室之邀為偉人鄧小平塑像,以立于廣安鄧小平故居紀念館主大廳。這是一個光榮而艱巨的任務,表現鄧小平同志,包括雕塑在內的美術作品非常之豐富。在他的故居紀念館大廳立像應當如何立意與塑造?選擇什么時期的形象、姿勢、動態、表情、尺度以及以什么樣的手法表現?
回憶近年來幾次為鄧小平塑像的經歷,我逐漸明晰了思路。
第一次是2009年為南京渡江勝利紀念館塑五前委像。即劉伯承、鄧小平、陳毅、粟裕、譚震林。這五前委各具個性,但作為群雕設計,首先考慮的是“整體”,既置五前委于一個和諧的整體,又各顯神采。創意上要避免概念化、符號化,強調妙合形神。這里牽涉到動態的把握。我反復琢磨五前委的合照,小平同志當時是雙手握在腹前,有人提議就按照這樣的造型還原歷史,但我還是感到這樣的造型不能充分反映小平同志機智果敢和自信的一面。我翻閱了他不同時期的若干張照片,發現他習慣將雙手插入口袋。經過比較我選定了這個造型。而這樣的細節正反映出小平同志的從容若定、睿智、果敢的精神狀態,也彰顯了其非凡的領導智慧和才能。由于這組雕塑重視了每個人物的動態和個性之間的關系的刻畫,所以,通過疏密有致的組合,塑造了一個緊密合作、心心相印的堅強堡壘,展現了一代革命前輩的精神和心靈。
第二次是應邀為小平同志的母校廣安中學塑造鄧小平銅像。那是2012年,正是鄧小平同志南方談話20周年,也是廣安中學建校100周年。我知道,小平同志自從15歲離開家鄉,去法國尋求真理,走上革命道路,直至去世,78年未回過家鄉。家鄉人民對這位為中國革命建設奮斗一生的卓越領導人無限懷念,他們是多么盼望偉人回家看看,與鄉親們敘敘啊。因此,我選取了平凡、樸素的鄧小平形象,他穿著短袖衫,漫步于田埂。雖然鄉音依稀,可早已換了人間!他老人家慈祥中飽含著深深的鄉情,仿佛說著: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深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這件作品在塑造手法上渾樸、厚重,恰如老人的品格,樸素無華、實事求是……
走進廣安中學,可以看到老人信步走來,滿園的鮮花和朝氣蓬勃的青少年,在春天里……
小平,您好!您回來了!
不久,我又以鄧小平留法期間的一張照片為原型創作了一尊銅像,現陳列于中國雕塑院展覽館。
而此次為小平塑像,則使我更著重于把鄧小平這樣一個偉人置于歷史的空間來塑造。我訪問了鄧小平生活20多年的北京故居,感受偉人生前所處的環境,傾聽家人對他的懷念和對生活細節的描述。
今年春節我再次去廣安,流連于鄧小平紀念館,在他生活過的土地上汲取創作靈感。我心潮起伏,我們成長于改革開放時期,受惠于偉大的時代,目睹在社會大變革中,人民物質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巨大變化,更感受到國家與民族前進的步伐。
習總書記曾說:“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指導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我們國家要取得今天的發展成就是不可想象的。”2012年12月習總書記在廣東考察工作時講話指出:“中國發展的實踐證明,當年鄧小平同志指導我們黨作出改革開放的決策是英明的、正確的,鄧小平同志不愧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不愧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今后我們要堅持走這條正確道路,這是強國之路,富民之路。”
終于我立意以“堅定的步伐”為題創作鄧小平同志像。
偉人鄧小平,其塑像不僅是本人形象的再現,他當體現一個偉大時代、一個偉大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從歷史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改革開放是中華民族進步、中國社會發展的里程碑。作為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表現其改革開放時期的形象,更能體現這位偉人的歷史地位與精神風貌。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塑像似一座巨峰,巍然聳立,他立于紀念館的序廳,以穩健的步伐不斷前行,是堅定不移改革開放的象征。
編輯:羅韋
關鍵詞:鄧小平 紀念館 改革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