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史記·資政>戰爭硝煙戰爭硝煙
一位“八百壯士”幸存者的傳奇
田際鈿所收藏的謝晉元紀念章
流放異國他鄉,荒島服苦役,期盼自由終圓夢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日寇占領了上海租界,孤軍營地也落入敵手。日軍將我們作為戰俘抓起來,先送到上海寶山縣一個集中營關了一個半月,后又押往郊區的龍華縣。當時,龍華至寧波有條鐵路,為了堵住附近地區的老百姓,不讓他們靠近孤軍營,日軍決定在離鐵路外10米處挖一條深溝,長2000米,寬深各三四米。每天天不亮,日軍就強迫我們起床,前去挖坑。深坑挖到兩三米就有水,泥濘不堪,稍一怠慢就要遭到日軍士兵的鞭抽毒打,午飯就在工地上吃些豆腐渣等粗劣的飯食。
孤軍營的行蹤一直為世人關注。一天,有個日本士兵在工地上發現了一封埋著的信,內容是告訴孤軍營的官兵,新四軍在打聽我們的下落,準備營救。原來,孤軍營里有個清潔工就是新四軍通過上海租界工部局打進來的。日軍獲悉此信后,大為震驚,急忙給孤軍營官兵們分發餅干、面包等食品,要我們收拾行李馬上轉移。隨后,我們被送往南京老虎橋江蘇第一監獄。不久,其中12名士兵越獄逃跑,但跑到南京中華門時被日軍抓住,日軍當即用刺刀將他們全部殘忍地刺死。
1942年秋,日軍將孤軍營一分為二:一部分押往浙江裕溪、杭州等地挖煤或筑路做苦工,另一部分送到西南太平洋上的一個荒島上服苦役。那天,連我在內一共36人被押上了日本的一艘大型軍艦。因為怕中國和盟軍的飛機轟炸,一般晚上航行,白天??看a頭。軍艦共9層,我們被趕到最底層,不見天日,里面熱死人,沒有床,不少人暈船、拉肚子,有一個來自通城縣的湖北老鄉就熱死在艦上。
軍艦在太平洋上共顛簸了48個晝夜,到達澳洲一個叫新不顛島的荒島上。這個島位于西南太平洋巴布亞新幾內亞與所羅門灣之間,四周都是上十米高的樹,荒無人煙,太平洋戰爭爆發后才被日本海軍占領,日軍在島上建了許多補給倉庫。
上島后,“孤軍營”的人被拆散,我等12人編入“中國軍人勤勞隊”,共有160名戰俘,其中包括新四軍、游擊隊戰士。在島上一起服苦役的,還有英國、美國、印度、馬來西亞等國戰俘。在“勤勞隊”服苦役的日子里,我們簡直是過著非人生活,勞動十分繁重,生活極其艱苦。一天要干十多個小時的笨重勞動,住的是巖洞,瓜薯當餐,有時還吃日本人丟下的豬牛內臟和骨頭。沒有醫療條件,如果患病拖不好就眼睜睜等死,經常看到殘忍的日本兵把死亡和重病的戰俘用卡車運到深山里去埋掉。當初160人的中國勞工隊,兩年多后只剩下38人。我的3位蒲圻老鄉向壽山、雷炳林、劉炳秋,連累帶病,于1943年前后死在島上。我與難友含著眼淚,秘密地掩埋了他們的尸體,日本投降后又把尸體移入國際公墓安葬。
日軍經常欺侮中國士兵。一次,有個塊頭較大的日軍上士,看到我身體較瘦弱,便上前叫板:“咱們摔跤,你贏了,這條煙給你米西米西;我贏了,打你兩個耳光。大大的,好不好?”我本不想理他,但看到對方氣焰囂張,著實想教訓一番,就點頭同意。日本上士猛撲上前,一把抓住我的肩膀,我就趁勢彎腰將手伸向對方襠部,用力一扳,將鬼子兵重重摔倒在地上。旁邊的中國難友都向我投以欽佩的目光。
1945年8月,曾經不可一世的日本終于無條件投降了。不久,麥克阿瑟統率的盟軍澳大利亞13師乘艦只駛近新不顛島海岸。島上的中國戰俘獲知后歡呼雀躍,我等二三十人下海一直游了500多米后爬到艦上。
1946年12月底,我等31人被國際紅十字會送回國。我們經香港回到上海,上海市政府組織人到港口迎接。在上海住了一些時日,國民政府對我們這些在抗日中九死一生的幸存者態度逐漸冷漠,既不安排工作,也沒有什么優待。這時我才感覺國民政府當時對八百壯士鼓噪一時的宣揚不過是為粉飾國民黨堅決抗日的門面而已,從此心灰意冷。不多久,國民黨當局又以升官為誘餌,誘使我們上東北戰場參加反共內戰,但我們好些人以“中國人不打中國人”為由,堅決要求解甲歸田,經過斗爭終于得以成行。上海市政府也就順水推舟給了我們一些路費,我孤身一人,回到了闊別十載的家鄉鄂南煙墩。
編輯:曾珂
關鍵詞:淞滬抗戰 八百壯士 八百壯士幸存者田際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