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話·數據話·數據
營改增累計減稅2679億元
專家建議消費稅歸地方補充其稅源
國家稅務總局24日通報了全國營改增試點情況,今年上半年因實施營改增減稅851億元,包括試點納稅人因稅制轉換減稅385億元,非試點納稅人因增加抵扣減稅466億元。至此,營改增試點以來減稅總規模已達2679億元。
稅務總局新聞發言人郭曉林表示,營改增試點效應明顯,稅制改革紅利不斷釋放,有效減輕了企業稅收負擔。營改增為行業分工不斷細化和現代服務業發展創造了良好稅收環境,促進了試點行業發展。
2679億的減稅規模固然有釋放改革紅利的效應,不過地方稅源短缺的隱憂也進一步浮現。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把消費稅劃歸地方,是應對“營改增”后可能出現的地方稅源不足的有效途徑。
“以2012年營業稅為基數看,營業稅不到16000億元。如果全部改為增值稅,按照25%歸地方的比例算,地方能得4000億元,比之前繳納營業稅還差12000億元。”高培勇認為,應該把消費稅改為地方稅。他告訴記者:“2012年消費稅收了9000多億元,如果劃歸地方,那地方就只差2000億至3000億元的稅收收入。”
財政部財科所所長賈康此前也表示,考慮到改革后地方需要穩定的稅收來源,深化財稅改革相關的配套方案會把消費稅改革作為重點。在征收上從生產環節后移到零售環節,并改由地方征收,同時也會對稅目進行調整。
編輯:羅韋
關鍵詞:減稅 營改 改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