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今年超40名國企高管被查 一把手涉案金額令人咋舌

2014年07月04日 09:19 | 來源:上海證券報
分享到: 

  貪腐集體化窩案增多

  廣州市檢察院日前通報,廣州白云農工商系列窩案已有19人因卷入而被立案調查,廣州市國營聯合公司原總經理張新華等人涉嫌挪騰貪污國有資產2.84多億元,打破廣州貪腐窩案涉案金額紀錄。而在此之前的中石油腐敗系列案中,至少已有45人被調查;在古井集團腐敗窩案中,10多名高管被查處,受賄時間跨度長達17年,涉案金額從數十萬元到上千萬元不等;中國移動[微博]四川公司、河北公司接連曝出窩案……

  中共中央黨校政法部教授林喆說,“群蛀”案例增多是國企腐敗的又一大特點。國企高管通常可以“感召”班子成員和中層以上干部,形成內部人控制和攻守聯盟,發現時往往倒下一大批。

  國企窩案頻發的背后,不僅有國企管理體制漏洞的原因,也有監管體制缺位的因素。

  從管理體制來看,發生“群蛀”案件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形成內部人控制。雖然近年來一些國企通過建立董事會甚至引入外部董事等方式來防范內部人控制,但從預防腐敗來看,這一制度設計收效并不明顯。

  華潤集團一家二級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雖然公司成立了董事會,但包括董事長、董事都是集團任命的,有的董事還是集團高管兼任的,“這樣的董事會怎么可能實現監督和制衡?”

  而從監管體制來看,目前對國企的監督方式包括紀檢監督、監事會監督、審計監督等,也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國企腐敗的大案、要案往往卻是外部監督發現的。如廣州白云農工商系列窩案,案件跨度長達十余年,若不是一些退休職工持續多年上訪舉報,結果怎樣不好設想。

  手段多樣化隱蔽性增強

  記者根據公開信息梳理發現,當前國企腐敗通常有如下手段:源自權力的腐敗。即利用手中掌握的各種審批、審核、業務發包等權力,在決定業務承接方、聘用服務方中收受業務單位或個人的賄賂或為親友謀取“福利”,如三峽集團“有的領導人員親友插手工程建設,一些招投標暗箱操作”。

  業務流程中特別是財務環節的腐敗。通過虛增購銷環節和費用、虛構承租人等方法侵吞公款,如中遠集團原黨組成員、副總經理徐敏杰利用職務之便違規報銷個人費用,中冶科工副總工程師張哲英通過虛增工程量套取巨額工程款據為己有。

  內幕交易、利用未公開信息交易等。國有企業信息公開制度不完善,給違法違規撐起了“保護傘”。長期研究國企問題的山東財經大學副校長綦好東,通過對截止到2013年4月30日國務院國資委網站公布的115家非上市央企研究發現,8家集團公司尚未建立或無法進入官方網站,其余107家只有7家披露了企業年度報告,全部企業中沒有一家公開披露高管薪酬。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曙光認為,推進信息公開首先要做好財務報表、重大投資、薪酬制度等基礎摸底工作,為信息公開提供前提;二是整合內外部監督資源,構建由各級人大、審計機關、國資委、財政部門,以及外部董事等組成的國有企業監管體系,及時監管及時公布;三是將國有企業信息披露納入考核,明確考核獎勵,對報喜不報憂的企業給予處罰。國有企業的信息披露記錄還可納入企業信用建設體系,與銀行等金融機構共享。

編輯:羅韋

01 02

關鍵詞:國企高管 腐敗 涉案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台湾久久三级日本三级少妇 | 日韩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高清片 | 午夜宅男永久在线观看 | 天天一本大道久久 | 日韩呦呦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