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地域歧視引國人隔閡:河南人被指“全國騙子教練”“總部設在駐馬店”
是什么“箍緊”了地域歧視
——打破資源分配不均的格局,讓地區間發展更均衡
承認地域歧視是一種長期存在的社會現象的同時,專家認為,也應該防止地域歧視的擴大,特別是要正視經濟社會發展中一些不合理、不完善的制度,不讓其成為引發偏見、歧視的源頭。
幾年前,河南人李東照一紙訴狀,把懸掛“打擊河南籍敲詐勒索團伙”橫幅的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告上法庭。這起中國首例地域歧視案,最終以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向原告作出道歉結案。針對這類公然的地域歧視行為,一些法制專家呼吁,《反歧視法》的制定應該盡快納入議事日程。
除了從文化上增進了解并提倡包容、依靠法律法規進行約束,在顧俊看來,消解地域歧視最根本的途徑是“打破資源堆積,疏導大都市的功能。”
地域歧視源于一方對另一方的優越感。顧俊分析,其背后主要是各個地區資源、發展不均衡,形成了地區優越感,比如城市歧視農村、本地歧視外地。而且這種地域歧視針對較為發達的城市的中下層群體為多。
“地域歧視有時候也會來自于優越感消失后產生的失落感。”顧俊進一步分析,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有更多更好的就業機會,大量外地人涌入與本地人爭奪公共資源、工作崗位,這讓一些競爭力不夠強的本地居民生存空間被擠占,生活壓力增大,因此這部分本地人更容易產生地域歧視的情緒,并容易強化往昔的優越感,來彌補平衡如今競爭中失利所帶來的失落感。
如何打破資源分配不合理不均衡的局面,是一個大課題。顧俊表示,中央提出京津冀一體化,這是加強區域協同發展的重大舉措。但是顧俊也指出,在更加合理分配資源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大城市要能夠真正地讓渡一些利益。“比如北京為了控制人口,搬遷多個大型批發市場到河北,但仔細想想,這樣一來會造成北京部分物價上漲,最后仍然是老百姓來買單。打破資源分配不均的格局,不能只把低端的功能遷走,而是要真正增強高端功能的輻射帶動作用,推動高端功能在更大范圍的轉移擴張,比如教育資源等等。”
資源分配不均再加上戶籍制度,更強化了地域之間的區別。正逢大學生就業季,最近北京一些事業單位在招聘時要求“限北京戶籍”,就被指責存在地域歧視和就業歧視。多位專家指出,戶籍制度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改革推進的過程中不應再強化附著在戶籍上的特殊福利,否則就是在人為制造更多的地域差別,有可能引發更多的地域歧視。顧俊強調,“關鍵還是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區域協調發展。當不同區域不再存在巨大的發展差異,個別地區不再有高高在上的特殊利益,地域優越感和地域歧視都會隨之淡化。”記者 趙展慧
編輯:顧彩玉
關鍵詞:國人隔閡 河南人被指全國騙子教練 廣東人 上海人 鄉下人 北京人